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涂氏一门——四博士求学经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故事 求学

    交通巡察处同少将主任秘书,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主任秘书等职。其夫人胡懿芳女士,乃同里农家女,生活极俭朴勤劳,对诸子之督课亦严而得法,每日放学归来,必令小孩在庭园休息游乐,然后温习当日的功课,并准备次日的功课,闲常携至附近农场散步,使均知稼穑之艰难,月考期考,成绩优者,家中亦给予奖品,久之,小孩均养成自动读书习惯,咸知勤奋上进。故其公子等自小学以至中学大学及硏究院,成绩均列前茅。兹将其四公子求学之经过分述于次:㈠长公子涂砚诒,性和易恬静。小学阶段,因对日抗战,由

  • 文章成功的動力在自己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成功 动力 吴店小学 求学 良伴

    成功的动力在自己,必须勤学、勤劳和勤奋,方可望有成。努力的方向或阶段可分以下三方面。一、专心一致的求学:有人说:「人生有几何,有何苦与乐,得者莫骄傲,失志须勤学」。从表面看来,苦与乐,得志与失志可以以平常心看待,但是主轴仍在勤学。这里有一问题,「勤学」的目的何在呢?当然是去苦求乐,去失志求得志。如何求法呢?诗只言「须勤学」,未明白表示「学以致用」。「致用具实践义,能用实践方望成功,以求得乐,求得志。否则只是为学而学,便成为浪漫主义之诗了。求学追求知识

  • 文章我是武漢大學的臺籍博士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2期  作者:馮宏維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武汉大学 求学经历 风俗人情

    文◎馮宏維你一定覺得奇怪,我為何跑到大陸來讀書?而且年紀也不小了(今年卅九歲)。理由有三,第一,學無止境,讀完了碩士就想讀博士。第二,因為想要轉換跑道,往學術單位服務。第三,武漢大學提供學雜費,自己只要負擔生活費就好,何樂不為?就這樣,我來了。我是嘉義縣水上鄉人,後來全家搬到高雄,家境小康,從小功課雖不是頂尖,但也算好學。我先後畢業於台北工專電子科、雲林科技大學電子系,換句話說「電子」是我的專業,以後也就進了新寶科技、澎湖尖山發電廠等公司擔任工程師,不再...

  • 文章艱苦多變的亂世學生生活(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劉王生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求学武昌 借读襄阳 流亡生活

    一、求学武昌:民国二十二年夏,五兄由上海回家结了婚。他暂不出外求学,建议我到武昌去住中学。他托在省一中的同乡王廷藩(王霞宙的四弟)照顾我。并送我到乌金店王家。结伴同行的还有三叔的外孙李诲谷。那年粮价贱款不易筹,只带了三十元。到武昌省立中学己招生过了。只考上私立群化中学。学杂费较贵。来武昌路费用去一半所余不够交费。向族叔伯康借了十五元还不够,由诲谷垫交才得入学。中学的课程比小学多。我因有些基础,学习没困难。伯康叔视我如亲生,要我每星期日到他家汇报学习情况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