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5期  作者:韻石  出版时间:1975-04-10
    关键字: 武昌 诗词

    武昌!面临奔腾澎湃的长江东湖波泛绿;黄鹤胜蹟天下扬。西通巫峡;南极潇湘,气呑云梦;波撼岳阳,紧接着八里洞庭,无边无际,浩浩荡荡,是天造地设的鱼米之鄕,也是古战场和商战场。武昌!是孕育革命的温床;也是爆发革命的震央,在东西文明历史的纪录上;曾焕发出焜耀灼热的辉光。在人类专制的浊流中;它曾激扬起民主的巨浪,它是全国的心脏;它的动与静,关系着天下的兴亡。记否?那残民以逞的秦始皇,梦想二世,三世,万世为帝王,用万里长城;亘阻着塞外强梁,搜尽金戈铁马,迁徙富豪入

  • 文章東湖將比西湖好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东湖 武汉市 武昌

    世人都晓得有个西湖,却少知道有一个东湖,西湖在浙江的杭州,东湖在湖北的武昌,论地理形势来讲,东西恰恰相反。然两湖名称,并不因此隔省东西而同时命名。据载西湖是以越女西施而命名西子湖、简称西湖。东湖则因在武昌之东而命名东湖,其实两湖并无地缘关系,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两湖风光之美、不相伯仲。西湖因有西施历史的艳传故事,唐代白居易、北宋苏东坡两大文士、都在那里有了好的治绩与诗句的传诵,南宋又在那里建个都,近代的大都市上海南京都与之较近。交通又方便,而且历代兴建

  • 文章七十年前的武昌上(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武昌 名胜古迹 人物回忆

    我今年已八十有三,最近五年来,害了两次心脏病,要不是发觉得早,治疗得法,恐早已结束了生命。前年(六十)曾开了三次刀,装了一个心律调节器,因此对社会一切以及至亲好友完全脱节。再加眼光神散,两手颤抖,又常健忘,几乎成为废人。但闲静无事,总不无所思,因而囘忆起七十年前的湖北省会武昌城,依稀还能记得许多事物,特分别写出,以塡补湖北文献。惟时间过久,全凭个人记忆,遗漏之处难免,错误的地方更多,我想现在台湾中年以上的湖北人,知道的定也不少,在这里特别提出,请留心武昌

  • 文章無名英雄吳桂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7期  作者:盧業高 出版时间:1975-10-10
    关键字: 吴桂清 无名英雄 武昌起义

    辛亥武昌起义,各省各县,闻风响应,但彼时传递消息,全靠人传送,没有现在的迅速,所以响应的时间,有早有迟,天门得到消息最早的,要算知县,知县是满州人,姓荣名濬,两榜进士,上任只一个多月,就逢起义,被革命军队长吴桂淸部下曾成官,在北门外芦林中捉住,先交商会看管,刘英兵到城后,将荣知县丙师爷交给刘英兵,即在县衙内照墙前杀掉。最早得到武昌起义消息的原因,是所有满州人做官吏的,纷纷由武汉分水旱两路,逃奔襄阳,因为襄阳满州人很多,且住有旗兵,有的路过天门,即去县衙找

  • 文章談鄉俗懷故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胡正華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湖北武昌 甘蔗 洪山 宝通寺

    我鄕—武昌,每逢农历三月廿八日这天,人们大吃甘蔗(武昌通将蔗字唸做渣音)。儿童们吃着甘蔗,一面唸唱着歌谣:「三月廿八,有钱的吃甘蔗,无钱的吃蔴花」。谁去吃蔴花?这是大众化的食物,再贫穷的人家也能买一两根来应应景。是日不但吃甘蔗,并且更免不了游洪山这一项「节目」。农历三月廿八日吃甘蔗;游洪山这一习俗,起缘于何时,已不可考,想必此时是甘蔗的盛产期,且时値春暖花开,人们趁此春光明媚之时,暂时放下工作,郊游「踏靑」一番吧!在故鄕能吃到的甘蔗有三种:一、土产甘蔗

  • 文章武昌首义一佳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克南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 李淑卿

    不是为张二姑写志,为要谈的是武昌首义中另一位亦少为人知而关系甚大的女革命前辈李淑卿,故亦顺便谈及那位同盟会的革命女菩萨张竹友二姑而巳。何以见得同样芳名不见经传的李淑卿与武昌首义有很大关系?在笔者是如此觉得:假使当时没有李淑卿其人,恐怕起义的时间还会拖延一阵子。祇为有了李淑卿,革命运动的经费才有着落。她等于是双十革命的催生婆。我们知道:组织革命政党是要花大钱的事;尤其临近擧事为尤甚。擧凡纵的组织,横的布置,租机关,购武器,包括人员的生活费,办公交通费,运动费

  • 文章辛亥首義成功的主要原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1期  作者:王世杰  出版时间:1976-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起义成功的原因 孙中山

    辛亥武昌首义之迅速成功,愚见以为有次列主要原因:一、为民气之高昻。满淸内政之腐败,外患之严重,经国父及同盟会同人与其他志士之呼吁,已造成全国政治革命之思想与要求,此为成功之第一个主因。二、为湖北新军之发动。八月十九日之发难,参加者虽为各方之文武同志,而湖北新军实为主力。新军士兵极多靑年学子,富于政治革命思想,对此次发难之功为独多,曾未假手会党或旧日绿营军队。故发难之后秩序井然,实为前此若干次革命发难时所缺乏之军事条件。三、为汉口外国领事团之迅速承认

  • 文章艱苦多變的亂世學生生活(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劉王生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求学武昌 借读襄阳 流亡生活

    一、求学武昌:民国二十二年夏,五兄由上海回家结了婚。他暂不出外求学,建议我到武昌去住中学。他托在省一中的同乡王廷藩(王霞宙的四弟)照顾我。并送我到乌金店王家。结伴同行的还有三叔的外孙李诲谷。那年粮价贱款不易筹,只带了三十元。到武昌省立中学己招生过了。只考上私立群化中学。学杂费较贵。来武昌路费用去一半所余不够交费。向族叔伯康借了十五元还不够,由诲谷垫交才得入学。中学的课程比小学多。我因有些基础,学习没困难。伯康叔视我如亲生,要我每星期日到他家汇报学习情况

  • 文章双十忆武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成惕軒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双十节 周年纪念 诗词 武昌起义

    武昌据要冲。灵秀天所钟。十月方及旬。楚弓一为张。五族号共和。戈甲既匪全。竟能弱胜强。为国争自由。惟其身可牺。鹄矶清且涟。缔构历多艰。收京洗虏尘。浮海不共天。久客逢令辰。我生鼎革初。盾墨差能磨。泮林徙恶枭。寜食武昌鱼。山川信雄美。豪杰人并起。胡运突将改。清社于以圯。朱旗焕新彩。刍粮亦罔济。嗟尔果何恃。人各拼一死。所以当者靡。蛇峯高独峙。康庄企同轨。百年雪奇耻。巖廊誓更始。西瞻念枌梓。与国同休否。燕许那敢拟。荐食绝封豕。不乞彭泽米。滔滔江与汉。去今五五秋

  • 文章武漢形勝面面觀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刁抱石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古今武汉 亡国纪念会 孙章论武汉 赤壁之战 武昌黄鹤楼 中心必争

    国父孙中山先生,于民元前十年(一九〇二)三月十九日(四月二十六日)参加章炳麟(太炎)等在日本举行支那(一作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后,曾与章氏论定都。以为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犂。其论武昌曰:「定鼎者,南方诚莫武昌若。尙宾海之建都者,必逷远武昌。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目而极,足以转输矣。外鉴诸邻国,柏林无海,江户则曰海堧尔,内海虽咸,亦犹大江也。是故其守在赤间天草,而日本桥特以为津济。江沔之在上游,其通达等是矣,何必傅海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