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乡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從故鄕來道出故鄉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墨人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思乡 乡情 刘思汉

    完成反攻復國使命!

  • 文章故鄉景物雜詠十六首自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作者:陳兆驊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诗词 故乡 思乡

    吾邑通山县城原有八景,曾忘其二,又初稿时山名亦有误称,感谢管高淸兄来函指正,特再补写,以竟其全。又予故里横石潭鎭附近景物,亦有可采之处,惜前人尙无题咏,爰缀成八景,以附风雅。远羁海外,年复一年,家山何处是,吟咏可追寻、若问其中意,依依故国情。聊赘数语,尙希鄕友指敎是幸。㈠县城八景⒈翠屛塔影:六里通衢拥翠屛,崇峯立塔接苍冥,当年雷殛留遗址,形影空茫地不灵。[1]⒉石航积雪:峻岭皑皑耸雪峦,风高月黑傲云端,晚钟响自霜林里,寂寞山城夜又寒。[2]⒊犀港晨耕:鸡

  • 文章不近情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2期  作者:鄧繼封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思乡 婚俗 风俗

    晴芳社長吾兄道席:「湖北文獻」五十一期曹之冠先生宏文「婚姻禮俗話蘄春」,對鄧繼封先生前撰「江陵民初的婚禮」,持有異見。茲奉上鄧先生說明稿「不近情乎」,請惠予刋登。舊時婚姻禮俗,各地大同,但因時空相殊,並爲適應當地人文環境,容有小異。此乃民俗學家硏究興趣之所在。鄧先生家族,爲敝縣三大家之一(沙市鄧家,草市朱家,郝穴黃家),朱黃兩家來台者,各僅女士一人;鄧家來台者,竟有鄧士萍(已故)、鄧述微、鄧述詩(已故)、鄧述謇、鄧述魯等先生數十人,現已繁衍至百餘人。繼封...

  • 文章懷襄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7期  作者:郝樹本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襄阳 故乡 思乡 襄河曲

    「我愛花蓮,毓秀鍾靈,水接天,山連雲…………」這是台省花蓮縣歌的起首詞,從這簡單的十四字中間,不難看出花蓮背山面水風光之勝。筆者客居花蓮倏忽卅餘年,日常憑窗讀山頌海,已成了生活之一部份。每當風晨、雨夕、朝陽、黃昏,移步海岸,引領凝望,望那山海銜接處,望那水天蒼茫處,雲吻海天,霧撫波光,雲波幻化,景物確是夠美了。美得最美時,山與水都朦朧了。我的雙眼也朦朧了——淚水浸潤睫毛,然後衝頰瀉下:因爲,風光雖使我入醉,但淚眼裏的美景,卻已不是花蓮:我的雙脚彷彿正佇立...

  • 文章漢陽過年的俗習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7期  作者:尹駿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汉阳 习俗 年俗 思乡

    來台三十多年,年輕的一代,均已長大成人,但對其故鄕一切,完全陌生,實在是令人遺憾的事。爲了敎育我們的下一代,義不容辭地應將自己家鄕的風俗人情,撰述出來,以供靑年閱讀。亡羊補牢,爲時尙不算晚。我家住在長江和漢水會流之處,地勢較低,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除了一些無際良田平原,一年兩季收穫之外,冬閒時尙有柴山湖水中的額外收入,所以這兒是典型的農業社會田園生活,由於年年風調雨順,家家豐收,故有「魚米之鄕」的美譽。遠遠望去,堤外一片金黃色的蘆葦柴林,眞是好看。冬天一...

  • 文章詩之頁詩旅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0期  作者:操穉青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诗歌 思乡 探亲 返乡

    七月中旬、由港飛武昌轉道新洲探親。舊友遠由瀋陽、鄂西、武漢;妻兒四代二十九人亦由各縣市趕來相聚。旋因氣溫不適(攝氏四十三度)返台。此次之行,除悲歡之事暫不記述,意外的走入一條詩路。縣、區、鄕如黃州、新洲、舊街、道觀,均有詩社。觀其出版詩刊,均爲古體詩或詞,創作者多爲陋巷遺老,無政治色彩。我非詩人,在舊友和陋巷詩人唱和之下,也襄助其變沙漠爲綠洲盛擧。謹檢蕪稿數則,敬請鄕賢教正。一、抵家晤妻兒誌感四首高飛萬里到鄕關,放眼猶難識故山。逝者已拱生者壯,幾回悲泣幾...

  • 文章閑話家園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期  作者:石孝岑  出版时间:1971-01-10
    关键字: 家乡 艺文 思乡

    故國沉淪二十秋,情懷王粲幾登樓,風塵潦倒人間世,纔是童年忽白頭。我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當中,眞感覺光陰迅速,轉眼海外流亡二十年了,這首感懷絕句,觸動我的鄕思,也促成我來寫這篇「閑話家園」的動機呢。我的家園,位於鄂南,在漢置縣曰雉水,下雉故城,在縣東南,漢伍被謂淮南王安曰,守下雉之城,絕豫章之口是也。時縣東昌平鄕,有雉潭在焉,東晉就呌陽新縣,晉安帝義興中,以吳頭楚尾之交,廢下雉入陽新縣,迄隋改置富川縣,在宋仍改爲陽新縣,復更名永興縣,(永興在縣東南一百四十...

  • 文章憶巴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譚紹琦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巴东县 思乡 三峡

    今天又收到了「湖北文獻」,首先閱讀目錄,看看有沒有吾邑—巴東縣的報導。每次收到這份季刋,有一份親切感,可以神遊故鄕,重溫兒情。我是本刋忠實讀者,自第一期迄七十三期,保存一全套,每期每篇都細談過,除見有記述長江三峽的數篇文章外,未見吾邑專文報導,一時興起,想彌補這份失望的心情,僅記述數端如后:巴東位於長江三峽中部,東是三峽中最長的西陵峽,西是巫峽、瞿塘峽,長江將行政區域劃分成兩部,南部稱爲後鄕與建始接壤,北部稱爲前鄕與興山接界。抗戰時期,日本兵力最西達西陵...

  • 文章思乡谈鱼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3期  作者:葉濃蔭  出版时间:1982-04-10
    关键字: 饮食文化 思乡 趣闻

    貪婪好吃的人,由於食髓知味,不顧貪得無厭,常常檢句現成的話兒:「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事實上熊掌到底好吃到什麽程度,絕大多數未嘗過的人,料想是說不出所以然的;惟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魚,乃衆所週知的上品。產魚的溫床,首稱海洋,次是江湖,筆者出生在湖北省最東端的小縣——英山,與安徽接壤,居大別山的西南角,旣不濱海,又遠江湖,局外人可能誤認那兒吃魚會和熊掌一樣地稀奇珍貴,實則不然,若指海鮮而言,到是千眞萬確地珍貴。顧名思義稱英山,當然見不著平原曠野,但也...

  • 文章桑梓憶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7期  作者:蔣尊一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随县 孙家潭

    一、前言時光如輪又逢春,同鄕聚首齊賀新,流觴浮白不辭醉,欣見洋溢鄕土情,際此吾邑旅台同鄕歡聚一堂,舉行春節團拜盛會及籌辦「隨縣鄕情」創刋雜誌甫告發行之時,謹致蕪詞數語爲祝賀之餘,追昔思今,不禁感觸良多,其追昔者,當溯及民國三十九年初春,那時整個大陸經已變色,**的地方基層僞組織尙未能及時建立,各地避秦的流民,四出逃散,社會形成一片混亂,我是出身擁有祖遺田產之家,抗戰勝利後,又在**認爲罪大惡極的地方靑年救國團部門工作,自爲**加罪被戮的對象,深感斯時,身陷鐵幕...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