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庙会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枣阳传统的庙会、市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传统庙会 市会 城乡经济

    枣阳自明朝以来,群众为拜佛、朝爷进香,自发到有名望的庙宇,寺观(庵堂)去祈求“神灵”,久之,形成庙会。商贾们便乘机推销货物,组织交易;农民也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利用赶庙会来购买必需品。年复一年,形成了庙会的固定时间,一般在春节后农忙前,即从农历正月到四月进行,也有是金秋八月举行的。一九四九年后,国营合作商业也利用庙会形式,组织物资交流会。十五年前,我受聘撰写〈枣阳财贸志〉,有幸去考察采访枣阳各地的庙(市)会,踏遍了枣阳的“七十二镇店”,访问了数以百计的当

  • 文章大悟縣東新店《洛王寺》建廟軼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8期  作者:徐代楚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大悟县洛王寺 洛王寺的由来 庙会盛况

    了白银五千两,将庙中神像全部饰上金身。这就是「洛王寺」的由来。「洛王寺」始建于乾隆六年(一七四二)桂花月。这是佛爷殿中梁上的历史记录,至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这位洛阳王一直在洛王寺传经授道,静坐坛门,直到西方而去,享年八十五岁,大庙后面有一块墓地,在古松翠柏的掩映下,那第一个坟冡便埋著洛阳王的遗骨。二、庙会盛况自从洛王寺建成之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为庙会日,也是洛阳王的祭祀日。因此每年的三月,庙内香烟缥缈,灯火辉煌。善男信女们不断地来敬香叩拜,钟声宏亮委婉。庙外

  • 文章追忆故鄕的庙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农业社会 地方戏剧 办故事 庙会

    故鄕盛行庙会,俗称「过会」。好像是农业社会农忙前后,农民休闲聚会及添置农业生产工具,再加上迷信色彩的一种自然产物;几乎在家鄕的每一鄕、鎭或大寺庙,都会有定期擧办的,热閙非凡。庙会办理的时期,大都是在农历年过后的开春时节,小麦待收获之前擧办之。各地庙会各有特定时间,像我家附近的:如老爷官,每年固定是农历三月三日,该寺的庙会,以放大炮盛名;每年庙会必有一特制的大炮,其大约直径超过水桶,而且放起来危险性很强,常有伤人的纪录,但每年都得有,好像这是神意吧!我曾

  • 文章白水庙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楊林凡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白水 庙会 白水寺 诗歌

    一、白水庙会文化搭台,迎宾客,疏渠道,引资创业,猛促帝乡早致富。经贸唱戏,招贾商,架桥梁,学艺取经,狠抓科技奔小康。二、白水碑廊诗联奇特,奇显白水春色。书艺争妍,争超羲之笔风。帝业总落空,唯遗史迹荣胜地。后人当务实,高吟骚词壮豪情。三、白水寺白水重光,光成画卷。帝业中兴,策动诗篇。四、赞吴店李寨茶七绝帝乡李寨产名茶,雀舌银针陆羽夸。浓郁淸香飘百里,琼浆玉液更升华。五、白水寺五绝胜迹重新展,山岚永静幽。滚河流日夜,大阜写春秋。六、赞吴店庙会七律大放晴光

  • 文章姑嫂橋與無樑祖師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馬現炳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建造传说 坚固完美 不用支撑 祖师店庙会 怀念故乡

    定是庙不在大,有那座神奇的堡楼则名吧?堡楼高约五丈,宽长各一丈五,成正方型,其巧妙处,就是墙壁与楼顶全用砖块堆砌,不用半根木头去支撑就成了。眞是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庙会无梁祖师店,白水寺,土桥铺这三个地方,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庙会。祖师店的庙会日期是农历三月初三日,白水寺是四月初八日,土桥铺三月十六日,每处庙会都是三天。届时,庙前搭起两座戏台(有时还更多)对唱着,另有拉洋片的,说书的,庙的四周摆放很多摊位,卖雨具的,农具的,吃的喝的,应有尽有。附近三五十

  • 文章白水寺庙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謝倫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白水寺 古刹庙会 人声鼎沸 戏曲演唱 茶馆休闲 吴店

    媳妇贪睡。好在戏场多,百十米的间隔,只要是个平地儿,不管是山垭儿、山漥、山包儿都支有台子,扯有棚子,棚子是用红蓝格子的塑料布搭就的。台子费事些,先用圆木打桩,再用牛绳捆牢,上面铺了木板,木板与圆木的交合处皆用爪钉抓着。但看看大大小小的戏台,铺木板的少,铺门板的多。演员在台上跺脚,台下面的门鼻儿门链儿就当啷啷直响,更有小孩儿骑在他爹的脖子上得意地指著某一处说:那是我家的门板儿!爹就笑骂:狗日的,就你眼尖。今年到庙会的剧种也杂,有曲剧、豫剧、越调、花鼓,还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