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屈原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屈原与楚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2期  作者:張烈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屈原 楚辞 离骚

    民族文学的演进,最早产生的就是诗歌,翻开中国文学史的首篇,就是诗经和楚辞。所谓楚辞,就是指楚地歌辞而言。据传谓屈原诸骚,皆是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楚辞这个名称,在西汉武宣时代,便已流行。如汉书朱买臣传说:「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悦之。」在西汉时代,楚辞已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与六艺并列。因为帝王重视,而士大夫以此干禄先用。继诗经时代之后,便是所谓楚辞时代。昔日的学者,都误认楚辞的起源,是出于诗经。如刘勰即称其

  • 文章屈原·楚辞·端午节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1期  作者:李玉屛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屈原 楚辞 端午节

    一、屈原生平及其遭谤之屈辱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他自己在其「离骚」中则谓:「皇鉴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那末正则、灵均又是他的名号。他是楚王的同姓,约生于公元前三百四十三年,正是周显王二十六年,楚宣王二十七年戊寅那一年,他逝于公元前二七八年,享寿六十三岁,他的诞生之地是在今之湖北省秭归县。有关屈原的家世,至今所知有限,大家仅知他是楚的同姓,与楚王同姓自然是当时的贵族,他在靑年时代所过的生活是贵族应享有的豪华,在政治上他

  • 文章讀楚辭、懷洞庭奇、幻、波瀾壯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07-10
    关键字: 楚辞 屈原 文化

    编者注:屈原是湖北秭归县人,但他在湖南留下一些哀惋的遗迹,那是被放逐而披发行吟泽畔之年,郁郁不得志,终自沉汨罗而死。这篇记湖南事较多,但洞庭之波是两湖平分秋色的,爰采之以实文献,俾作硏究屈子者之参考。

  • 文章屈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7期  作者:劉炳彜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诗词 凭吊 屈原

    藍雲本名劉炳彜,監利縣人,現任國中敎員

  • 文章五月五話端午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7期  作者:余致堯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端午节 习俗 屈原

    一、弁言:监利文献刋出拙文「中秋赏月习俗谈」之后,有好几位热爱风土文物的鄕长,在聚首敍旧,或专电赐敎时,均说:「致尧:五月五端午节,是吾鄂先贤孝子,忠臣爱国优良事蹟,迄今仍为国人敬仰追念。据知监利伍子胥与秭归屈原之,均系楚国显臣,且又同为端午节掌故人物,彼等虽然先后不同朝代,但其故鄕,毗连接壤,同属楚国,吾辈与有荣焉。你何不写篇有关端节由来,载于文献上,藉以流转后世,并对在海外成长的新生代有所启廸。」当我听罢指点与鼓励未几,适逢湖北文献第七十六期,刋载鄕

  • 文章屈原英魂在 滩声似旧时——屈原祠采风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李恭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屈原 文化名人 楚辞 屈原祠

    我面前横著一条河,一条不起眼的河,可就是这条河,哺育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汉才女王昭君和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屈原。这条河就是香溪河,它发源于湖北省的大神农架群峰中的酒壶岭,它从大神农架流出以后,经兴山县、秭归县入长江,全长六十公里。最近我有幸拜谒了两位古人的故里和祠堂。我们先是溯香溪河北去寻访了位于兴山县宝坪村的王昭君故里,而后又沿香溪河返回至秭归县,去拜谒了屈原祠堂。秭归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大国楚国的发祥地。早期的楚国曾经在秭归境内

  • 文章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3期  作者:張烈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屈原 楚辞 离骚 爱国主义

    屈原是楚辞的创造者,是我国第一位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先驱,早在二千多年以前,他就以悲壮的诗篇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放射著不灭的光辉。屈原名平,为楚武王子瑕之后。于公元前三百四十三年(楚宣王二十七年)诞生在楚国的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秉性忠耿,志行高洁,学识渊博,才能卓越;且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政治上的长才;所以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被楚怀王选为左徒,深得怀王的信任。凡是国家大事,怀王都要和他商议;楚国的政令,都由他起草;接待宾客

  • 文章端午节与屈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石孝岑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历史典故

    续命缕」,儿女并带香袋,用以辟邪,以蒲艾洗沐袪瘟,又飮雄黄酒解毒,用龙舟竞渡以拯屈原,竹筒(初用竹筒,后改以大竹叶包扎。」盛粽以作祭品,在我国一年三节中,有端午节好些花样,几乎是专为纪念屈原而设。相传五月初五日,是屈原投汨罗江之日,由此五月称为「恶月」,禁忌亦多,中国人用多采多姿的方式,来追悼屈原,这种纯粹出于民间自动自发的同情和爱戴,历两千三百多年而不衰,公道自在人心,确属至论。相信世界上,能享有屈原这种殁后殊荣的人,实在不多。屈原又叫屈平,号灵均,生长

  • 文章端阳竞渡与伍子胥及屈原之关系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6期  作者:曹文錫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伍子胥 竞渡 端午节 屈原

    春秋至战国时代之楚国,奄有鄂湘两省区域,其后复并呑吴越。楚之国都凡数迁,初封地为丹阳,即今日湖北省,秭归县东,后徙于今日湖北枝江县西,亦名其地为丹阳,最后乃徙至郢都,即今日江陵县北十里之纪南城,大约都郢之时期较久。古代楚国多出类拔萃之士,但史传均称曰楚人,而未有详细籍贯,余以为彼等于西北方,盖其地与中原接壤,故文化水准较高,且国都所在地,亦人材孕育之区也。伍子胥与屈原,虽非同时,但历世均为楚国显宦,子胥乃伍参之后,而屈原实为楚王同族,故司马子长所著之屈原

  • 文章端阳佳节忆屈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2期  作者:魏大任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凭吊诗歌

    文◎大悟县老兵 魏大任时于公元前三百余年之屈原,名平,名原,又名正则,别号灵均,系战国时之楚人。与楚王同族,年甫二十五岁,即任楚王左徒,入则与王议论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原造为宪令,属草未定,上官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而遭谗言被疏。其后任三闾大夫,出使齐国。但亦两度遭放逐,先至汉北,后至江南。因怀才不遇,忧国伤时,在极度悲愤中,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怀石沉汨罗江而死。乃相传于日龙舟竞渡,表示纪念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