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沿革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冈县历史沿革及名胜品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沈儀珏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湖北黄冈 历史沿革 名声品题

    甲、历史沿革湖北省黄冈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历史悠久,据禹贡山川地图记载;在唐、虞、夏、商较早的四个朝代,属于古荆州,周武王灭商,大封功臣,号称八百诸侯,此地区封为弦子国,春秋时楚国强盛,被楚并呑,另一与黄冈有关诸侯邾子国,是古颛顼高阳氏后代,其国土本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初附庸于鲁国,战国时楚宣王灭鲁,迁邾子国亡主至黄冈县禹王城,并将其改为邾城,邾子国后代去邑旁以朱为姓,黄冈县黄梅调剧团来台公演,台湾朱氏宗亲协助最多,即基于此种原因。秦始皇并呑

  • 文章荆州古城滄桑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2期  作者:羅森林  出版时间:1977-01-10
    关键字: 湖北荆州 荆州历史沿革 荆州与沙市

    (筆者啓:諸位鄕長如珍藏有荆州城垣或荆沙名勝古蹟照片者,盼能函湖北文獻社轉知森林,俾得拜訪託請複製照片刋出。)

  • 文章沮漳江漢——荊楚文化的搖籃(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荆楚文化 沮漳江汉 历史沿革

    《左傳·哀公六年》楚昭王說:「江漢沮漳,楚之望也」。楚昭王有病禱之,卜者言:「河爲崇」;當祭之而解。昭王認爲河在北方非楚望祭之地,指出江漢沮漳才是楚國望祭的水道。《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說:「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荆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明白無誤地吿訴我們:「荆山沮漳是楚國的發祥地,江漢是楚國後來強大發展的基礎,它們都是楚文化的中心。特別是荆山之陽,沮漳河的兩岸,是自有楚至項襄王東遷於陳以前七百年間楚文化誕生的搖...

  • 文章羅田竹枝詞十二首並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期  作者:王家鴻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湖北罗田 历史沿革 竹枝词

    重重绕县城。义川淸漪旧知名。劝君莫发囘车痛。不似朝歌道上行。(罗田一名义川)。2.无复徐君拓覇图。(谓天完徐氏)惟敎皖豫唤通衢。三分鄕国多平奉。恰似当年蜀魏吴。3.山势形形费品题。牛头狗耳自高低。难忘太守惊人句。万点桃花衬马蹄。(罗城东北七十里有马面山,山下有桃花坞,郡守卢公濬有三句云,桃花衬马蹄,盖指此也。)4.闲煞溪头野渡横。每从云路问阴晴。莫嫌一夜山溪水。也似江湖巨浪声。(罗人以云入山主雨,出山主晴。)5.立春事事卜休征。春酒家家乐事仍。野老不关新旧

  • 文章被遺忘的山城昔日卞和的故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4期  作者:周光斗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湖北保康 历史沿革 文化名人

    保康,是湖北省西北邊陲最偏遠的一個縣,崇山峻嶺,非常落後的山區,與鄂北的谷城,房縣、興山、宜昌、遠安、南漳等縣接界,且與神祕的保護區神農架相毗鄰,總面積三、二二五平方公里,是荆山山脈的一部分,海拔平均一、五〇〇—二、〇〇〇公尺。這個山地縣,歷史悠久,春秋時屬麋國的「防堵」;戰國時隸楚國;三國時魏國在此設沶(祁)鄕縣;東晉到唐代,縣治名稱互異,先後在此設沮陽郡,大洪,重陽,永清,受陽,土門、歸義縣;宋置房陵縣,到明朝弘治十一年才設保康縣以迄於今,雖有三千餘...

  • 文章黃鶴樓的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6期  作者:詩隱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黄鹤楼 黄鹤楼的由来 黄鹤楼历史沿革

    四川有個峨嵋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湖北有座黃鶴樓,半截插在天裏頭。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