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台·紀·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成惕軒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两岸交流 访台交流

    神州未許付蒿萊。世運端憑國士開。塡海移山俱可證。誰云無地起樓臺。己未首夏。同劉院長張副院長曁試院同人。參觀台中港。其地舊名梧棲鎭。一濱海荒窳漁村耳。自政府定議建港後。夷榛莽。庀器材。數年之間。百廢具舉。今則沉箱礎固。拍岸波平。四周棟宇。翬飛競高。萬里艨艟。魚貫相屬。滋膏腴於斥鹵。化僻隘爲康莊。洵足與鄭國鑿渠、李冰築堰之開剏精神。後先輝映。而規模之偉。影響之遠,且或過之。魏野有詩美萊公曰。無地起樓臺。余特反用其意。以爲有志事竟成。啓山之功。正可乞靈於藍篳也...

  • 文章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彼此认识了解——兼谈两岸交换学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1期  作者:聞達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两岸交流 交换学生

    >編按:聞達,現年七十八歲,湖北漢陽蔡甸興隆集周灣人,民國卅八年元月於漢口江岸入伍,來臺後入政戰學校,久歷戎行四十年,少將職退役。現為臺中市湖北同鄉會理事長。

  • 文章孔依平:丹青绘出两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朱新繁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孔依平 艺术 人物介绍 两岸交流

    孔依平先生原名孔祥玉,是孔子第七十五代裔孙,今年六十六岁,现任台湾江汉画会会长,台北市中国画学会理事长,中华书道学会前理事长。在台湾,孔依平大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成为传奇人物,以事亲至孝和书画名家誉满宝岛。七月流火的季节,孔依平先生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又一次回到了生养他的荆楚大地。自从一九八六年两岸开放探亲以来,这是孔依平先生第六十次回大陆,仅去年一年,他就回鄕六次,在与他同去台湾的老鄕中,这是空前甚至绝后的记录。这次回鄕,除探视年近百旬的老母亲外,更重

  • 文章大陸武漢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汪亦慈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两岸互通交流 武汉纪行 风景名胜

    这次的两岸青年交流之旅之所以能成行,要感谢大陆官方的招待,让我们能到武汉欣赏难得一见的日全食,并对武汉的风俗文化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及体验,眞的很荣幸能参加此盛会!西元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日我们一抵达武汉,立刻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热情如火的城市」,不但当地气温高达摄氏三十九度,还伴随着美丽动人的方处长亲切的招呼声,让我们一扫因舟车劳顿所产生的疲惫,重振精神准备开启了武汉探索之旅。在我们前往第一站—黄鹤楼的途中,有几位可爱的武汉当地小朋友加入我们,他们说黄鹤楼在他

  • 文章有是齋閒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有是齋主人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吴昌明 带动两岸交流 交游往来

    吴昌明带动交流乡贤吴昌明兄,湖北大冶人,平日落拓不羁,恃才傲物。早岁讲学上庠,辄携红粉佳人同进教室,昌明高踞讲台,口沫横飞,佳人在台下支颐静听。学生不知者以为系隔壁班学生跨班选课,其风流潇洒,诚不输前贤袁枚、黄侃辈,文人本色,固如是也。两岸初通,昌明开风气之先,驰赴北京投资,经营圆山饭店。时値大陆经济甫开放,市面繁荣,未若今日,圆山饭店俨成高级社交场所,冠盖云集,誉满京华。昌明因此而获膺为北京市首任台资协会会长,泽被台商,以是深获高层领导青睐。铁娘子吴仪

  • 文章湖北九九去上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抒情诗 中国当代

    湖北枣阳去何处,生命时代真实在,两岸情势有诚信,社会多元人格同;英雄儿女心事蹟,台湾有建台北城,故乡山水感动美,天下星移吴店镇。

  • 文章讚佩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加拿大 李銘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李发强 中华复兴 两岸统一 诗词

    (一)讚李發強學長宏論篇篇立論著說牘篇篇,上下求索探古今。欲窮極目三千界,飽學不倦萬卷書。豪情曾立青春誓,有我中國長巍峨。老驥伏櫪今許願,更倡王道興社稷。註:李學長學生時代曾立誓曰:「有我在不許中國亡!有我在誰敢亡中國!」(二)讚李學長發強 陳女士玲美 伉儷志昭日月為復興併肩奮鬥,倡和平一對璧人。為國事熱心無限,鄉梓情一片摰誠。促統一獻赤子心,搖旗提燈照前程。夫唱婦隨排頭兵,志昭日月天地神。

  • 文章九十歲生日柔懷感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楊宗聰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 两岸互通 往事回忆 怀念故土

    公元一九九八年七月廿二日,我和黃玉萍姪及兩位小朋友一起回故鄉棗陽探親,在家鄉住了一個月常時去田野崗上,尋找兒時景象,有水堰,堰梗有很多樹,稱梨園,觀望遠處,當年祖先墓園,每年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族人聚會的地方,現已夷為平地,一條灌溉溝渠經過,回顧現在村庄,花園不在,林蔭全光,當年有果樹、花園、荷池魚漾的粧點景物,隨時代改變不見,正所謂「滄海桑田,物煥星移」,時代改變,環境亦隨之改變,一切都不復舊面貌,尋夢園之旅,往日的夢實在難再圓。八月廿四日返台,想起幾句...

  • 文章享誉海峡两岸的王氏书法之家——访著名书法家王庆云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桂植斌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书法 王庆云 文化交流 两岸交流

    其父王遐举、其叔父王轶猛,皆当代著名书法家,享誉海峡两岸。㈠交谈伊始,王先生向我介绍了他的家庭身世。「我出生在湖北监利县毛市鎭卸甲河王家门村。监利人杰地灵,自古是书画之鄕。因监利地当古华容道上,故自号为『华容道人』,别无深意。我的父亲王遐举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大,叔父王轶猛排行最小,中间是四个姑妈。六人之中,除父亲于一九九五年冬逝世以外,其他五人均健在。叔父现旅居台湾,为台湾大顺公司董事长、台湾书法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文艺界联谊会召集人,现在七十多岁。四位

  • 文章书画生辉——台北国父纪念馆,两岸书画联展隆重豋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1期  作者:鄭蘭琪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国父纪念馆 两岸书画家作品联展 活动纪实 两岸交流

    開幕典禮:民國一百年八月廿一日上午十時書畫展覽地點:臺北·國父紀念館展期:八月廿一日至廿五日,共五天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