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上海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光复上海之经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張承槱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光复上海 革命党

    人心思汉,天与人归,辛亥之秋,余梦想不到上海在旬日之内,有各色各样人等,踊跃参加光复运动。直接愿受余指挥者达三千余人。初余抵上海,因北火车站一带甚为熟悉,故在一同鄕张姓裁缝店楼上租前房半间居住,月租三元,自进住此屋后,即认识楼下另一湖北黄陂同鄕,名田鑫山,做工为生,是上海在帮的弟兄,因他的介绍,我便认识了刘福标、孙绍武、王老九等,共约三千余人,都愿意同到武汉前线参加革命以御伪满军队,要我介绍或率领前去。余将此事转告于右任先生,于先生初尙不信,及余将详情

  • 文章辛亥光复上海之经过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張承槱 出版时间:1963-02-25
    关键字: 江南制造局 陈其美 上海起义 上海光复

    这篇文章是前春计长张蓬生先生于去年十一月五日在江苏文献资料征集第一次座谈会上的报吿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他就在上海秘密活动。他原是日本留学生,因日政府帮助淸廷取缔留学生革命言行发生学潮,一时归国者达数千人之多。那些留日学生囘到上海,就创设了中国公学,那时张先生就在该校读书,于右任王云五诸先生是时都在中国公学授课,所以他还是于王诸先生的学生。后来他潜往南京做兵运,武昌起义后,他又囘到上海上海的工人中有湖北帮,不少是帮会中人,他们因为张先生是湖北人,认为

  • 文章張承槱先生百歲誕辰紀念集(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5期  作者:殷張蘭熙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张承槱 诞辰 辛亥革命 上海起义

    汉口,就在上海动手亦无不可。」当时有陕西同学刘百泉在座,亦然其说。于先生云:「等等陈英士来此,再与他商量商量。」此时黄克强先生,宋遯初先生先后赴鄂,主持大政,余每送他们上船时均约数日内在汉口相见,不料事态变迁,始终未能至武汉参战也。当晚未能与陈英士相晤,因为他来过报馆一次,已经囘去了。余囘栈后,与田鑫山作长夜之谈,到紧张时声泪俱下,慷慨不能自己,以后他能为余效死用命者,皆此时感情结合之所致也。次日即由田鑫山引余到各处答拜各团体代表,见面后即分定地点时间与此

  • 文章辛亥光复上海经过——纪念张承槱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71-01-10
    关键字: 人物纪念 张承槱 革命 光复上海

    今年四月份出版之「文艺」月刊第十期中,有张凤崎先生「黄浦江风云」小说一篇,描绘张承(蓬生)先生,于淸末辛亥年光复上海经过甚详。惟该文系用「小说」体裁写成,读者或认系「传奇」,有欠眞实,笔者乃于五月间,草拟「注脚」一文,寄文艺月刊社,证明确有其事。盖以张先生领导革命志士光复上海情形,渠曾应江苏文献资料征集社之请,在该社举行之第一次座谈会上(五十一年十一月五日),有详尽之报吿。笔者担任纪录,故知其详。惜该「注脚」文字(并附张蓬生先生报吿原词)。「文艺」月刊既

  • 文章滬上聞人朱葆三與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9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11-08-10
    关键字: 沪上闻人 朱葆三 辛亥革命 上海武装起义 贡献

    朱葆三,名佩珍、字葆三,祖籍宁波定海。一八四八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生于平湖乍浦,一九二六年病逝上海后葬于家乡定海,享年七十八岁。曾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沪军都督府财政总长、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华商业银行董事长等职,为清末民初上海滩上显赫一时的工商界领袖。◆沪上闻人朱葆三提起朱葆三,在清末民初的上海滩上无人不晓,曾有「沪上闻人」之称。据史料记载,一八九〇年前后,是宁波帮从迅速发展期进入鼎盛期的关键时刻,也是朱葆三在上海商界和宁波帮中最为活跃

  • 文章張承槱先生百歲誕辰紀念集(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6期  作者:殷張蘭熙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张承槱 百年诞辰 辛亥革命 上海起义

    余之家中,同时他也可以代为解释余之光明磊落,为国家牺牲性命是有价値有意识之举动也。其函大意如下:「满奴祸国殃民,若不即起革命,推翻专制,吾子孙将永无遗类矣。武汉义旗一举,全国震动。余现已加入革命党,决定即日在上海发难,还我河山,以尽天职,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顷刻之间或身首异处亦难逆料,倘有不测亦是意中之事,尙请对于国家民族之责代余继起而负之也;并盼转告家中勿过忧虑。丹心贯日,虽死犹生。」等语。不多时,刘福标等二十余人短装前来,其状颇异。随即雇车数辆在外等候

  • 文章辛亥蘇浙兩都督的馬電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通甫  出版时间:1963-01-25
    关键字: 苏浙光复 程德全 沈寿潜 上海临时议事机关 马电

    辛亥苏浙两省相继光复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联名致电沪军都督陈其美,提议在上海组织临时议事机关,兹将马电原文录载如左: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已为全国舆论所公认。然事必有所取,则功乃易于观成。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度,当为吾国他日之模范。美之建国,其初各部颇起争端,外揭合众之帜,内伏涣散之机,其所以苦战八年,卒收最后之成功者,赖十三州会议总机关有统一进行维特秩序之力也。考其第一次第二次会议,均仅以襄助各州议会为宗旨。至第三次会议,始能确定国会

  • 文章辛亥革命江蘇光復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上海光复 苏州光复 松江光复 清江浦光复 镇江光复 南京光复

    上海之光复上海之光复,以陈其美同志奔走为最力。其美字英士,浙江湖州人,留学日本东京警监学校,丙午冬加入同盟会,运动革命。归国奔走于沪、杭间。迄武汉首义,同志谋光复上海,由李征五、虞洽卿等商借宁波同鄕会所存湖州水灾捐款四千元;又由孙泉标等在江南制造局总办张葆初家,取得公款十万两,交李平书同志,付与英士,为上海起事之需。申江向为革命根据地,及中部同盟会成立,长江革命运动,尤多以申江为策源地。辛亥武昌首义后,淸廷以重兵南下征讨,鄂军政府催促各省同志急起响应

  • 文章辛亥上海光复经过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眭雲章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上海光复 起义经过 人员名单

    上海为当时革命运动根据地,中国革命同盟会中部总会设于上海。该会成立于民元前一年夏。长江一带之革命运动,多在此策源。淸江南制造局设在上海,为革命军必争之地。辛亥上海光复以陈其美居首功。其美字英士,浙江湖州(吴兴)人,留学东京警监学核。民元前五年冬,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宣传革命,奔走沪杭间,出力最多。辛亥武昌起义,淸廷遣重兵由京汉路南下,声势甚锐。武昌革命军政府以基础未固,形势危急,亟促各省同志响应声援。陈其美赴南京筹擧义,以铁良、张勋拥重兵,仓卒不易发动

  • 文章辛亥革命時的民心士氣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9期  作者:吳必先 出版时间:1982-10-08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民心士气 武昌起义 红十字会 上海租界

    这么一来,「红十字会」中的北洋伤患便宣告绝迹。上海悬旗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出,全国民众以上海人获讯最早,这是因为上海报纸多,又有租界,没有满淸官吏封锁新闻,所以上海对于武昌首义的反应最为热烈,一日之间,全上海租界内的中国同胞,家家悬旗,户户欢庆。可是当时没有人晓得中华民国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唯有自家揣测,自家杜撰,挂出来的国旗因而便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有人从楼窗伸出一根竹杆,挂上一方白布,有人在白布中间画一幅太极图,四周加几颗蓝色的小星星,也有旗上画十八颗蓝星代表中国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