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童年跟母親赴喜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喜宴 牵娘子 听房 儿时回忆

    很是愉快的经过和见闻,也是美好的回忆。故鄕啊!亲友啊!改革开放以来,枣阳传统的喜庆习俗一定变了样,进步了吧?谢芬德写于二〇〇〇年十月

  • 文章請問老鄉:您那裡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本道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 故土回忆 诗词

    請問老鄉:您那裡人?「家住山西陜山西,來到河南做生意。作了三年沒回去,生了兩小一個閨女,都得感謝我那好鄰居!」左也恨來右也恨,洪桐縣裡沒有好人。論文兩篇一、「上兵伐謀」論〈三軍大學參謀指揮學院考題〉:上者上也,兵者兵也,上兵者,上等兵也。伐者打也,謀者參謀也,「上兵伐謀」者,即上等兵打參謀也!以下犯上,應交軍法審判也。二、「論項羽拿破崙」〈早年四川大學入學題〉:「項羽能舉鼎,豈不能拿破崙乎?」註:杜本道祖籍洪桐,民國十五年出生於湖北棗陽。「肚子裡沒有文化...

  • 文章从拜年习俗谈起由何成濬上将的回忆到彭孟缉上将的命令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吳漢仁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何成濬 彭孟缉 拜年习俗 人物回忆

    一般商家,只好遵从政府命令,依照会计年度于每年六月月终及十二月月终结算账目。直到「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政府积极抗日,对于废除使用农历的工作,稍事松懈。到了民国卅四年,国民政府为顺应民情,决定将春节列为正式假日,各机关在农历正月初一放假一天。民国卅四年二月十三日为正月初一,当时担任军法执行总监的何成濬上将(随县)回忆:以前农历元旦,向不放假,此次殊属特例。闻当局者云:即不放假,亦绝不能照常办公,故决定明令放假。此举本无甚关系,数千年之习惯,欲一朝废除,自觉不易

  • 文章囘憶我家「六乃元糟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姜法洋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糟坊 酿酒技艺 回忆往事

    鄉親朱國政公子結婚,我去參加喜宴。同桌鄉親談論台灣高粱酒、二鍋頭之名,我向鄉親李發強兄講,我知道一點,因我家是開糟坊做高粱酒的,發強兄指示要我報告一點家鄉製酒的過程。由於時隔五十多年,多已失憶,只有就記憶所及,儘量報導出來,如有遺忘的地方希望鄉親多多指正。加以每行有每行的行話,也就是土語,我現在所講的是口語念法,至於怎麼寫,我就不知道。高粱酒在我們家鄉叫大麯酒。在家鄉有大麯和小麯酒之分,小麯酒是用只能做酒的小米作成,作酒的小米是黃紅色,麯是白色,有雞蛋大...

  • 文章「抗日得勝」讀後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吳光朝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回忆往事 读后感

    拜读校友通讯第三十期,高庆辰学长大作「抗日得胜」鸿文,畅谈抗战时期,驻守恩施机场,指挥空军作战,屡创奇绩,劳苦功高。加以大笔酣畅,描述生动雄壮,扬眉吐气,文情并茂。令人读来不胜神往,旧梦重温,击节欣赏敬佩不已。当年我亦在役同时同地,有同甘共苦之感,引起我的回忆。但因陆空军连络不够,竟失之交臂,今日海外纸上重逢,恍如老友,足以偿愿。兹凭老脑秃笔,狗尾续貂,补充一二,以供同学之参考与消遣。我于民国三十二年,奉令接任恩施警备司令,在宜昌三斗坪登同德轮,溯长江

  • 文章棗北年俗雜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衛光立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地方民俗 节日民俗 年俗回忆

    俗話說:「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一年之中,農村孩子能無憂無慮、盡情玩耍的時間,大概就是過年、過節了。那時候的農村儘管很窮,但年卻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一過『臘八』節,就能聞到過年的味道。「臘八」這天,不管貧富,「臘八粥」是必吃的。記得每年的這天中午,母親總要先用五穀糧煮上大半鍋粥,半熟時再下適量麵條或麵葉,佐以菜蔬和佐料,說不定哪一年年成好了,還會放一點肉湯之類,供全家享用。「臘八節」一過,殺豬宰羊就開始了——那肉可不是一家人單獨享用的,除了頭、蹄...

  • 文章棗陽風物續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社会风俗 故乡 枣阳回忆

    观王常传,常等破荆州牧兵于寺庄。以地考之,则寺庄即宜秋。又《金史》章宗本纪泰和五年八月([2]),戊戍,宋兵三百攻比阳寺庄,副巡检司阿里根寺家奴死之。按寺庄在当时乃宋金二国交界处,故金于此设巡检焉。……邑人卫瞻淇寺庄怀古诗:落日宜秋聚,停鞭问古风,几家连部伍,一见得英雄。地静烽烟息,年深壁叠空,丹枫林外树,犹似战旗红」([3])。《后汉书》王常传是这样记载的:「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4])。刘我山「以地考之,则寺庄即宜秋」,他又引卫

  • 文章風木啣悲懷雙親 尋根溯源修族譜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寻根 人生回忆 修家谱

    于今忽忽人间,已逾古稀。回忆人生,百味杂陈。可谓四海飘泊,天涯为家,学惭窥豹,业愧囊萤,学书未就,习剑无成。岁月蹉跎,羞对双亲,无时不以风木啣悲怀双亲,寻根溯源修族谱为念。亦不胜心在枣阳,人老台湾,桑榆晚景,惆怅曷甚;难掩「壮志未酬人已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之慨。尤其每当午夜梦回,忆往思将,想到「百行孝为先」之古训,而今竟「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不禁悲从中来,心如火焚。若非亲历,谁知我苦!二、返乡扫墓 亲骸无觅先父讳大运,生于民前廿七(西元一八八五

  • 文章重返湖北訪親友的經過(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火车旅程 回忆往事 游览景点 探亲访友

    二千〇二年七月十六日下午六點多鐘,我和孫子乘火車先到荊門大女兒家。因臥舖票需提前一周買,我來不及,只好買了硬座票,行程廿一小時。是鍛鍊,也是考驗,看看我們奶孫倆的耐心和體力經不經得起考驗。火車徐徐開動,我感到特別高興:因爲我的回歸夢很快就要成眞了。時間和火車賽跑,不久夜幕降臨,窗外一片漆黑,看不到野外景色,只見點點燈光,閃閃而過。車箱內倒很精彩,人們的姿勢各種各樣,有背靠著閉著眼的、有趴在桌上打盹兒的、有頭一點一點冲瞌睡的、有看書的、有吃東西的。還有小伙...

  • 文章苦難的童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农村生活 土匪抢劫 战乱生活 回忆往事

    小時候,我在故鄉——棗陽農村,雖然過過無憂無慮的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但也過過苦難的日子。那就是逃土匪,躲日本鬼子的飛機。非常惱火可恨;永遠不忘,難忘。記得小時候,家鄉常鬧土匪,土匪到處亂寧,人們的生命財產無保障,地方上不安寧,我們四處避難,夜間不敢在家裡睡覺。常到陳家灣四叔家、汙泥沖大伯母家,有時到北堰沖大媽家睡覺。有一次,我和母親在四叔家睡得好好的,忽然,半夜三更土匪來了,用手電筒從窗戶裡照到我們床上。並大喊大叫要開門,我和嬸嬸、母親三人,駭得魂飛魄散...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