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熹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弃疾与陈亮“鹅湖之会”始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辛弃疾 陈亮 鹅湖之会 朱熹 斩马盟誓

    提要:南宋淳熙十五年冬(一一八八)辛弃疾、陈亮鹅湖之会是中国文学史上、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朱熹失约,他们相聚十日,同游鹅湖、共饮飘泉、长歌相答、极论世事,为后世留下了光辉壮烈的词章。值得后世敬仰。今年是辛弃疾与陈亮“鹅湖之会”八百二十周年纪念,在八百二十周年前的今天陈亮到信州铅山访辛弃疾留住十日,谈论世事,同游鹅湖,共饮飘泉,约朱熹在铅山县紫溪的观音寺相会。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朱熹、陆九渊在鹅湖相会论辨,各抒理学之见,在历史上成为美谈,时隔十三年后的淳

  • 文章陆九渊与朱熹鹅湖之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陆九渊 朱熹 鹅湖书院 治学讲学 历史趣闻

    座落在鹅湖山北麓盆地。这里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声名早著、古老的传说至今还流传民间。唐代诗人王驾一首社日诗「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道出了鹅湖山下人们的恬静安逸富有快乐的田园生活。吕祖谦选中鹅湖寺这一古刹名胜风景点,作为邀约陆、朱两派哲学名家来此聚论,是不无道理的。南宋孝宗王朝面临着民族战事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各派哲学家为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安定,纷纷提出各自的学术观点。朱熹就是一个率先提出「存天理、去人欲」格物穷理

  • 文章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胡一帆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白鹿洞书院 朱熹 白鹿洞学规

    书院之名始于唐,白鹿书院是宋初的四大书院之一,其他为石鼓、应天、岳麓,也有人加上嵩阳、茅山为六书院,因曾先后受朝廷褒奖:白鹿洞书院:在我们江西庐山麓,民国八十六年夏我同泰和县台办主任袁尚渭兄游完庐山后下山,特地购票进去参观,看到照片当年中共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去参观过。回台后很想写点游记,苦无资料,九十年十二月底赴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购置人人文库张正藩编著「教育论衡」上下册,有「中国之书院」、「书院沿革考」、「清代的书院」等有介绍白鹿洞书院及朱熹

  • 文章朱熹德被都昌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朱熹 生平简介 人生政绩 治理都江县

    朱熹(一一三〇—一二〇〇)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江西婺源人。年十八时,登进士第。初授泉州同安主簿,后历任编修、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提点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光宗时,任江东转运副使、知漳州、知潭州。宁宗时,为焕辛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党禁」起,他被弹劾并降两官,到六年(一二〇〇)忧愤病死。理宗朝,赠太师,谥号「文」,追封信国公,后改徽国公,从祀孔庙。朱熹一生任外官五处,做京官仅四十多天共计九年。其余时间致力于书院教育和学术研究,注释儒家经典

  • 文章朱熹 一生以清贫著称于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石鵬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朱熹 人物事略 清洁廉政 谋利为民

    石鹏(朱协棠提供)劝农桑 救灾荒 关心民间疾苦访民隐 惩豪强 为百姓谋福祉作为一位儒学家、理学家,从政的朱熹具有清正廉洁、疾恶如仇的性格。他一生从政时间不过短短九年,但在任期内,他勤政廉洁,对腐败黑恶势力疾恶如仇,以主人公的资态积极为国家建言献策,时刻关心民间疾苦。朱子“固穷”传世以廉洁自律著称的宋朝大儒朱熹称:「自古兴俭以劝天下,必以身先之。」朱熹(1130年~1200年),字无晦,一字仲晦,号庵、晦翁,别号紫阳,晚年自称「茶仙」,今江西婺源人,一生以

  • 文章关于朱熹世系的查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0期  作者:朱協棠 出版时间:2013-02-15
    关键字: 朱熹 世系考证 人物史略 家世谱牒

    100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人物50名。本族先祖文公朱熹名列第四十二。对朱熹的世系,我看了福建、海南、江西、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沈阳、江苏等十省市十多个县(市)的谱系,各地称呼不一,经过查考,现分别如下:始祖——朱熹,系福建考亭朱氏。七世——系海南省十九个县市朱氏,人口达六万余人。九世——有江西省婺源厥里茶院朱氏;婺源茶院朱氏谱序——系茶院九世孙熹序。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紫阳家谱》第一卷;沈阳朱氏,详见《奥桂朱氏源流》第一卷;福建省东山县宅山村《朱氏志谱

  • 文章朱熹两上阁皂山讲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朱熹 阁皂山讲学 诗词 儒家学说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历代儒家和当政者都尊称他为朱夫子,并为他立了祠堂。据载,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乃江西婺源人。生于1130年,殁于1200年,享年七十岁。在他年少时,曾侨寓建阳(今属福建),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6年)中进士。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历任南康军转运副使,秘阁修撰,宝文阁待制,死后諡文。理宗朝赠大师,追封微国公。他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朱文公集》等。《四书章句集注》为历代儒家

  • 文章朱熹在江西的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朱協棠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朱熹 白鹿洞书院 江西任官 《四书集注》

    修水 朱协棠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子学」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被视为东方文化的象征。朱熹祖籍江西省婺源县人,是江西十大名人之一。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称晦庵,别称紫阳,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因他在朱氏宗族的同辈中排行第五十二,故又称五二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〇年)九月十五日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定居建阳(今属福建),宋宁宗庆元六年(一二〇〇年)三月初九日逝世,享年

  • 文章集理学(新儒学)大成的一代宗师朱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朱熹 家世背景 仕途经历 学术成就 宋明理学

    视为科学,固不可以当年「五四」部份激情份子断章取义所抹黑。凡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政治因素,有着不同褒贬,如过去以打倒孔家店孔老九等偏激之词,以辱儒家,今则无论两岸乃至海外,无不以儒家为修齐治平之本。即今美伊之战,且以孙子兵法为其典则,此即时代对人对事的最佳考验。我国理学历千年而不衰,义即在此。谈到朱熹先生,论者谓孔子集群儒之大成,朱子集宋儒之大成。即或退一步言,亦当为集理学之大成,兹将朱子家世、厄运、事功、西人看法等分述于后:二、家世朱子名熹字元晦,江西

  • 文章從文化觀點探索朱子學術思想的影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朱茹辛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朱熹 朱子学术思想 文化 儒家思想 固有文化

    本届联合会议,有来自中、日、韩、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德国、香港、台湾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七个朱氏宗亲组织和学术社团代表参加盛况空前。㈣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九日—廿一日为纪念朱熹八六五周年诞辰,曁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参加者有海内外,两岸学者专家,以及朱子后裔代表记者共八十多人参加在武夷山典大酒店举行,极盛一时。㈤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廿三日,海南省成立朱熹硏究会曁首届朱子学术思想报吿,在海南大学邵逸夫学术中心隆重举行。有中外专家学者及地方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