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氏族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一、氏族简介)北刘氏族简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劉惟佐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北刘氏族 铁墓记 上龙坊 宗祠 望族

    溯我劉氏祖宗爲陶唐之後,自累公封於劉,姓劉氏以來,支分派衍,流於全國。本族系出漢中山靖王之後,至唐玄宗時,宗臣公以功勲晋封爲金紫光祿大夫,出掌南京通判,嗣調贛州通判,後率妻子移居於雩都縣之五百口,歿後葬於寧都之安福鄕,有鐵墓記。復分居於上老,(亦稱上牢)一帶地方。至道祥公(卽本族始祖)生子二,長尙續,次尙紹。道祥公歿後,尙續公隨子慶正遷居於瑞金之智鄕丁陂村,尙紹公則留居上老。尙續公生子三,長鵬公,次鶚公,三鴻公。尙續公歿後,其子鵬公等遷居瑞金北門外之上龍...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一、氏族简介)瑞金黄姓世族槪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黄姓氏族 绵江书院 宾兴祠 务农 族谱

    瑞金黃姓,共有三族。其中北關族人口較多,居黃埠頭,岡下、黃荆垇、勝潭、銅鑼塘、上陽等處。係與石城族同修譜牃;上田族次之,居渡頭、新坡、上田等處;再爲水南族,居謝坊水南及萊子坑一帶。黃姓各族,曾建宗祠於縣城西門內,與原綿江書院,今改建賓興祠之參議會,以及謝洞口毗鄰。堂名「類本」,祠宇深邃,除上下享堂外,尙有左右進祠舍。前、左、右三面,均爲池塘。每年淸明前後,均有祭祀集會。右側池塘,本緊接城垣,民國二十五年後,城垣拆除我黃姓父老,曾於新闢之建國路塘岸,籌建商...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二、各姓氏族宗派世系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氏族宗派 钟氏 朱氏 黄氏 张氏 胡氏 周氏 陈氏 李氏 田氏 刘氏

    大應背鍾氏:振守文明顯。崇仁本大宗。士期登榮日。克趙應昌隆。石湖茶鍾氏:五文天明普。伯仲智顯京。鍾子朝勝尙。(最近)嘉啓萬象萃。光輝景運彰。祖德本淳厚。蘭桂衍慶祥。恭敬昭士品。禮義植倫常。紹接勤書裔。科名自傳芳。西關鍾氏:伯廷翁振敬。本隱光舜朝。承良才鳴秉。啓泰文章遙。國運同天久。宗支與日高。源泉盈科進。實至名自昭。從斯膺上錫。歷世樂唐堯。東關鍾氏:應景善遠虔。禮叔永世華。仲子定懋吉。宏敷盛道觀。光騰文蔚起。先德益鴻章。衍慶家聲振。祥開運會長。興隆承國泰...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一、氏族简介)瑞金黄柏谢氏简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謝丹崖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氏族 黄柏谢氏 历史沿革 祖坟 清明节 春节 祭拜

    謝氏子孫,原是炎帝後裔,直到周宣王時,始得姓。周宣主,姜后兄弟申伯公,因其是國舅關係,封於河南謝城地方。後來子孫失去爵位,就當時習慣,以地爲姓,所以子孫,統姓謝。謝城在今洛陽之南,陳留附近,河南塘河縣,此天下謝姓,發源之地,故謝姓號爲陳留郡。自得姓後,仍固居於中原,而中國南方,尙未有其姓者;自唐朝始,才漸擴展於長江南岸,而我瑞金,黃柏謝家,在北宋末年,由興國竹壩遷入。黃柏村之前身爲老村里,最先一代祖宗,由興國移居於此者從事開基至第七世祖止,約有人口百餘,...

  • 文章(貳、序跋類)瑞金葉坪謝氏九修族譜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謝子清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叶坪谢氏 历史沿革 华夏氏族 修撰族谱 云龙桥

    国之有史,地方有志,氏族有谱,此乃吾中华立国,传统之民族伦理文献也。藉以构成「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一脉血缘相承特有之民族种性;自然凝合为国家,韧而不折之向心力。数千年来,「尊王攘夷」,雄踞东亚,屹立无撼,奠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硕果之仅存者。论其因果,当首推以此全球罕有之,独特伦理文化而有以致之;更有甚於氏姓族谱为开其端也。故历代政枢,迭遵此为「开万世太平」之圭臬者,则其由来有自矣!顾我叶坪谢氏,溯始为炎帝之胤,其根源久且远哉!迨西周建国,论爵分封,以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一、氏族简介)略谈叶坪谢氏源流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謝子清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氏族 叶坪谢氏 民族文化 诗经 姓氏学 联修族谱 地方文献

    一 從詩經中找出根源中國的血緣姓氏,是構成民族大團結的原動力;也是民族優良文化的傳統。所以每一個中國人,都很重視他自己的姓氏源流,藉此可以結成巨大的互助力量;並能以自己祖先的光榮史蹟,作爲自己立身處事的榜樣;進而形成孝友忠信的倫理風尙。可是中國的姓氏,多是從周代封建制度開始蔓延分佈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要想把一姓的根源,繼續不斷有系統的弄淸楚,當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我們謝姓也不例外。這種史料,唯有詩經的紀載,是爲可靠;也最爲原始,今從詩經大雅崧高一篇...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