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1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鵝湖書院」巡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鄭瑞應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鹅湖书院 历史先哲 鹅湖之会 历史发展

    上饒 鄭瑞應距江西省鉛山縣城,東行十五華里,攀山越嶺,抵達鵝湖鄕,是爲鵝湖書院所在地。鵝湖書院爲古代江南四大書院之一,它與廬山白鹿洞書院,吉安白鷺洲書院、南昌豫章書院齊名。南宋淳熙二年,(公元一一七五年),東南三賢之一的哲學家呂祖謙,邀請理學家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會講於鵝湖寺,辯論朱陸兩派,在學術觀點上的分歧,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哲學辯論會—鵝湖之會,辯論異同。爲了紀念呂祖謙、朱熹、和陸家兄弟,在此聚會,乃有「四賢祠」之設立,淳佑十年(公元一二五〇...

  • 文章江西省神許真君追殺孼龍精的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鄧達字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许逊 神话传说 历史资料

    化為大海了。」十三、豫章城郊一個籮口大窟洞噴射出冲天水柱,周圍百姓幾百人運土搬石,想堵塞洞口,誰知沙石一入洞穴,便隨水柱崩上雲天,不但沒有堵住,反而被崩出來的石頭砸傷許多人。許遜命衆人散開,取出寳葫蘆放在地上,用手一指,裏面冒出一陣青烟,刹那間烟霧中一塊萬斤巨石騰空而起,又從半空中跌落下去,不偏不倚正好塞住洞口,水柱消失了。人們歡聲雷動,圍攏過來看那塊石頭。周廣站在上面踩了踩,剛踩幾脚,石頭動了一下,不等他明白過來,已被甩出老遠。巨石掀開,從洞中伸出一個...

  • 文章張氏墳雷擊誌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曾子南 出版时间:1976-04-02
    关键字: 乡土轶闻 雷神 历史奇闻

    宋朝時候,有朱文公者,後人稱其爲朱夫子,朱氏在浙江台州地方爲官,淸廉明察,治獄平允,百姓的是非曲直,剖斷明白,無一被寃者,其時黃嚴縣有張李兩姓,爭一塊葬地,訴訟累年,吿到文公台下,文公於堪輿之學,系殊精通,宋理宗朝,爲建陵寢,廷議紛紛不一,文公出議狀,折盡風水諸家僞說獨標眞詮,今接得張李爭地狀詞,知爲風水起爭,兩造各具呈子,各爭爲己業,是張是李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云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明白,係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文公遂吩咐兩造道:張...

  • 文章憶贛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王述調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赣州 故乡回忆 历史区划 历史古迹 商业文化

    興國 王述調贛州,是江西省南部一個重鎭,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它雄踞在章貢兩水合流點,是軍事要衝,也是商業集散地。在贛南地區人民心目中,是他們心嚮往之的大都市。南宋末年信國公文天祥曾在此毀家紓難,號召百姓勤王抗元,惜未成功。明代王守仁先生更在此宏揚教化,卓然有成。據說現在的贛州官話(它與當地的客家話是截然不同的),就是陽明先生所發明的。抗戰時期我奉調貴陽工作,才發現貴州話和贛州話是那麼相近,原來都是陽明先生先後在兩地做官所統一的。贛州又可說是我的故鄕,原來興...

  • 文章萬載文明塔的來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胡學正 汪志斌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万载县 文明塔 历史来历 历史人文

    比作建塔,只有把基础打实打牢,才能振兴万载的文事。当然,他又说:「若徒谓为风气所关,文明有塔,而邑之隽春秋榜者,骈肩接踵,则非予之所敢之已。」即如果光认为万载的文事之风只因为建了塔就可以兴盛起来的话,那他也不敢这样说了。文明塔迄今经历二百多年,其间易琼后裔先后于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和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重修。几百年风雨沧桑,文明塔巍然屹立,它见证了万载的历史变迁,目睹了万载的兴衰起伏。如今,它又由政府拨款装修,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 文章德興的橋漫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孫以剛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德兴市 桥梁建筑 古桥历史 历史变迁

    代后,城区洎水河上相继建起了洎水、银城、铜都和天门等四座现代化钢筋水泥、石拱大桥。从此,洎水两岸变通途,结束了几千年银城洎水河没有桥梁的历史。目前竣工的洎水河钢梁结构的彩虹大桥雄姿毕露,这又将是远非昔者可及的。桥梁系交通,有昔无而今有者,有已圮而重建者。它不只便利了人车交通,同时又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今天,桥的作用有了延伸,它与山水园林风光、城巿布局、街道设施融合了。桥,作为神州大地的镶嵌和点缀,俨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 文章從「沉鄡陽、浮都昌」説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鄱阳湖 鄥阳 历史传说 历史缘起 历史名称

    的形象和幻想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众所周知,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只是由于古代生产力的低下,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借助幼稚的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因而,这个「沉鄡阳、浮都昌」的神话,尽管是那般的活灵活现,多姿多彩,驰聘着人类非凡的想像力,却终究只是一个由千百万芸芸众生编织的绮丽的困惑……但是,淳朴憨厚的都昌人,却祖祖辈辈笃信这是一个眞眞实实的故事,不肯有丝毫亵渎。当拉开一道道深沉的历史帷幕,人们惊奇地发现,「沉鄡

  • 文章不忍之心話故鄕之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湘赣差异 胡文忠 湘军 历史文化 历史资料

    各省人物之中,而江西人独留空白?(因自己不宣传不标榜,人家不会为你标榜,详如后述)十一、周某百万之言的呼唤对于这几个问题,我以高龄的人生体验,和足迹遍及国内外的所见所闻,以及从历史资料中搜集考证所得,深深感到百余年来江西是个最不幸的省份!数十年中,为唤起赣人共识醒觉,先后写了百篇相关文字,如:百年来江西战祸的苦难、江西人的优点与缺点、同鄕爱与荣誉感的共识、论江西人才偏枯与共同依存关系、论赣人的发展与就业的艰辛问题、赣人如何出头天?江西落后四邻的原因和省思。愿

  • 文章興遊白馬寨 閑筆寫古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白马寨 古村文化 历史文化 民间艺人 历史先贤

    丰城 王文丰城市的白马寨,自南宋咸淳年间建村以来,距今已有七〇〇多年。在这历史的长河演变中,由于繁衍昌盛,人口稠密,民房聚集,逐步形成了赣中腹地一个望族村庄,加上人文荟萃,代有贤能。史不绝书,渊源深厚。所以,素来就负有「江山余秀色,人物尙风流」的誉称。喜今日,好一个「千年古村今无恙,阡陌沃地蕴明珠」,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这一奇迹的发现,省、市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屛幕上,也放露了它的民居风俗。自然、历史悠久的人文积淀,重向世人展示昔日的辉煌

  • 文章厚板塘名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高學江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厚板唐名村 地理历史 建筑群 建筑历史 道家文化

    是:规模宏大、巷道平整、砖墙坚固、木雕精美绝伦、花草虫鱼、宫殿舟车及人物栩栩如生,以及名村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背靠土丘、三面环水、视野开阔。厚板塘村是古丰城甘棠十八涂姓中的一支。甚称中国古建筑艺术与风水思想高度统一的典范,为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2003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厚板塘名村开基并不太久远,仅建于明代宣德年间(西元1426—1435年)。兴盛于清朝中期。这名村的繁荣与兴盛,应是始于涂氏十二世祖涂士良。清嘉庆年间,涂士良以读书

共140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