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景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雩陽十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高嵐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雩阳十景 民间传说 故乡风景 志书记载 古诗

    东门外有座寺院,旧名清华道院,为隋代创建,唐景云年间(公元七一〇至七一一年)改名为紫阳观。相传寺内有一清泉,常年不涸,泉水清澈如玉,冬温夏凉。用来酿酒烹茶,不但色鲜味美,芳香可口,而且便于贮存,隔日不馊。因此,人们称它为紫阳甘泉,又叫隔日灵泉。平时大家都争相取用,以先飮为快。家洪迈写有《紫阳甘泉》古体赞道:毖彼甘泉,出自东方;发源雩山,钟于紫阳。冰清玉洁,源深流长;君子至止,鉴亦有光。但民间却传说,紫阳甘泉的井水时涨时落,是因为井内有一头潜伏的仙牛经常在这里洗澡

  • 文章(参、绵江苑)慈恩亭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慈恩亭 中国文化 孝道 关西杨氏 风景名胜 诗词作品

    灯。家山白云常入梦,世上沧桑变幻中。犹忆每在横逆之中,蒙祖德荫庇,得以化险为夷。乃思积德修身,广植福田,曾在邑之罗汉岩名山胜景中,先建「望龟亭」一座,气势宏伟,典雅美观,屹立于山明水秀之间,散发肃穆庄严之气氛,确为观景憩息之最佳场所。佳誉频传,颇慰平生。为永怀亲恩,特选在陈石山巅,续建「慈恩亭」,飮水思源,倘能启发人子之孝道,端正社会之风气,或亦聊报慈恩于万一之道也。其庶几乎!特为序,并赋志胜。梅园居士杨世焕敬撰于台湾梅园别墅时维公元二〇〇二年岁次壬午

  • 文章偶感五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71-01-02
    关键字: 河山风景 西征 中秋 月圆 重阳 诗词作品

    六十年前赴北闱。保和景物尙依稀。庄严殿陛规模广,想肃衣冠翎顶辉。大卷墨书新舘阁,羣经文释古希微。分曹学习为从政,官味初尝啼笑非。(殿试六十周年。)河山风景感新亭。逝水韶华去不停。江左苍生咸寄望,中原豪杰几凋零。休闲岂是延年术,忧患忽增耄耋龄。廿载浮槎犹作客,祗栽桃李掩门庭。(八五生日)每愧亲朋以老呼。从心已过矩恒踰。居非君子陋常有,分守贫儿謟自无。蛇足多添累赘,蝇头难得字糊涂。偶寻易义参来注,消息盈虚几画图。(仝上)何日西征跨海边。中秋好赏夜凉天。湖山

  • 文章阁皀山与历代名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阁皂山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道教圣地 诗词作品 风景名胜

    阁皂山座落在江西樟树市境东南二十八里的地方,周围绵亘二百余里,史称「清江王嶂」因山形如阁,色如皂,故称阁皂山。宋陶弼云:「万仞天然闺阁行,阴阳不似众山青」。隋以前,阁皂山称作「神仙之馆」,唐仪凤年间,赐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据《环宇记》称:阁皂山与南京的茅山,贵溪的龙虎山并称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汉葛玄在卧云庵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后,阁皂山不但成了历代道教圣地(据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和晋丁令威相继炼丹制药于此)也成了历代名人必游之地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