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教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道教与九江风俗民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道教思想 九江 风俗民情 地方文化底蕴

    风俗民情是考察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伦理观念、民间信仰等文化事象的“活化石”,民俗受到经济、政治、语言、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发展。道教是民间宗教、因民间信仰而兴起,一开始便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史载,东汉永元年间,九江境内有组织的道教开始发端。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的信仰对九江风俗民情的影响深远,又像种子一样播撒到民间社会,成为民众的信仰习俗。阴阳为我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代思想家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消长的物质势力

  • 文章應如何消除輕侮江西人的老表稱呼和自強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江西老表 称呼 历史渊源 道教 地方英才 地方志

    其间还涉及晋惠帝时期之司空(现代院长级)张华故事。至于后来为何出现在江西?论者谓因道教植基于江西龙虎山,道教以炼丹符咒谓为长生不老延年益寿,深合历代帝王权贵之意,乃对道教天师屡加封赏,传扬发展甚速。而宋徽宗迷信尤甚,令全省广建庙宇。庙宇门前表柱林立,成为江西独特景观,外来之人见状,而以老表称之,衍为江西人之诨号。详细情形,请参阅八十八年江西文献第一七八期拙文考证。三、江西人是否亦如浅薄者之所言?是乏历史认知?抑为健忘?文献二〇三期周志文之文中,谓清人笔记对

  • 文章閣皀山與歷代名人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阁皂山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道教圣地 诗词作品 风景名胜

    阁皂山座落在江西樟树市境东南二十八里的地方,周围绵亘二百余里,史称「清江王嶂」因山形如阁,色如皂,故称阁皂山。宋陶弼诗云:「万仞天然闺阁行,阴阳不似众山青」。隋以前,阁皂山称作「神仙之馆」,唐仪凤年间,赐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据《环宇记》称:阁皂山与南京的茅山,贵溪的龙虎山并称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汉葛玄在卧云庵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后,阁皂山不但成了历代道教圣地(据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和晋丁令威相继炼丹制药于此)也成了历代名人必游之地

  • 文章許遜與九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閔正國 歐陽衛軍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东晋许逊 修道成果 根除水患 道教神仙 万寿宫 武宁遗迹 试剑石 卓剑泉 龙潭石 铁炉故址 飞来峰 文人推崇 赣鄱文化 社会正能量

    徽宗政和二年(1112)诏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在道教神仙系谱中的地位仅次于东汉之张道陵。世称许真君、许旌阳,为道教神仙系谱中的地位仅次于东汉之张道陵。世称许真君、许旌阳,为道教净明派所尊奉,江西南昌城中,新建西山等地所建万寿宫中均供奉他为神主。著有《灵剑子》、《灵剑子引导子午记》等,许多炼养之法如胎息服气、按摩异行、内视存思、叩齿咽津以及房中术,少食说等对后世影响很大,于内丹功法上有所贡献。《辞源》、《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江西历代名人传》等均有专门记载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