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皆知,江西人的绰号叫「老表」,湖南人的绰号叫「骡子」,尤其在军中,老表、骡子之称,随处可闻,如此响亮的名字,定有颇饶趣味的由来,否则不会传闻如此之广,但知其来由者,却寥寥无几。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在群雄中势力最大者,首推陈友谅,当陈友谅在江西起兵时,为争取江西人的拥护,乃利用其江西籍的妻子,向江西士绅大拉裙带关系,自称是江西人的女婿,果然获得良好的反应,友谅乃得寸进尺,下令所有士卒,称江西人为「老表」,于是「老表」的称呼,随着分驻的军队而响遍全境
-
湖口 王鼎湖口各地,原有许多牌坊,简称坊,也叫牌楼。先且「讲古」,牌坊古称「绰楔」。《新五代史》李自伦传:「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左右建台,高一丈二尺,广狭正方称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义者见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此可看作牌坊的规格与功能,同时或可说明牌坊的由来。李自伦者,深州人,(今河北省)六世同居,孝悌可风。上「以所居为孝义厅仁和里,准式旌表门闾。」李氏当五代十国之世,社会纷扰,风气败坏可知。其能信守中华文化不移,岂祇一时一地之荣焉
-
在遠離南昌巿中心之南十餘里處,有一繁華地段。三道水泥路面的公路貫穿南北。路旁,巍巍高樓櫛次鱗比;路上,來往車輛川流不息;商店,時新貨色招來顧客;校園,琅琅書聲融入雲際……可是,誰能想到,在民國十八年,這裡才始有三家茅屋小店呢。民國十八年前,此地荒丘滿眼,墳塚遍地。離此地幾十里路,有一個張家村。張家村裡有叔伯兄弟三人,老大叫福根,老二叫祿根,老三叫壽根。三兄弟都是財主張紹發家的短工。別看三兄弟有的是力氣,人又勤快,仍然過著「半年糧,半年籀 ,身上沒件完衣裳...
-
壹、樟树的由来江西樟树巿境的先民文化,目前已调查发现商周遗址百余处,特别是吴城遗址属于商代中晚期的都邑遗址。牛头成(原樟树巿)已有分封一邑之主的「大夫」。3500年前已有国家掌握的祭祀和军队以及供交换的陶器商品生产,陶文的发现标志著樟树巿境当时已进入人类文明时代,这是樟树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秦始皇二十六年(221BC)新淦县,治城设在淦阳(今樟树镇)。县治之所以称淦阳,据明朝《隆庆府志》记载:「新淦,亦以水得名。」「淦水,源出茂才乡经清江紫淦入江,而淦阳
-
一、江西省——「中國鎢都」:地處長江中游南岸。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黑鎢儲量、鎢精礦產量和鎢出口量,長期居全國首位,故有「中國鎢都」之稱。二、南昌市:⒈「洪都」——位在江西北部,贛江下游。歷史上,隋、唐、宋曾爲洪州治所,又爲東南都會,故有「洪都」之稱。⒉「第三十九福地」——東白源:位在南昌市。「雲笈七簽」卷二十七列爲「第三十九福地」,故稱。三、逍遙山——「第三十八福地」:位在新建縣西南。「雲笈七簽」卷二十七列爲「第三十八福地」,故稱。四、景德鎭市——「瓷都...
-
的称呼。直到有一天,居然在阅读一则历史典故的时候,意外看到了「江西老表」这个称呼的由来,这才发现根本就不是原先以为的那么一回事。一番考证之后,不但发现只有台湾这么错误解释,而且所有的历史资料都指向同一个解释: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湖南的人口大量流失,加上朱元璋统率的大军又在此地与陈友谅的军队陷入血战,双方拉锯多年,因此到了明朝初年,湖南终于十室九空。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湖南的人口,于是特别号召了邻近省份的居民搬到湖南来落脚,由于地理之便,来自左邻江西的移民占了
-
南城 欧阳勉民国三十六年,笔者担任江西「民国日报」与「力行日报」驻长沙特约记者,兼江西旅长沙同鄕创办的私立昭武小学敎导主任,因职务和工作关系,平日接触旅居那边的鄕长的机会特别多,有形无形也就常常与他们谈起「江西老表」这一外号的由来,据他们吿诉我说,这一外号的由来是这样的:江西因地处内陆,境内多山,交通不便,人民大多以农为生,生活十分困苦。西部地区因邻近湖南,那边的人,稍有办法的,便纷纷远离家鄕,前往湖南谋生。有钱或有亲戚朋友帮忙的,便至那边经商做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