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泰和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曾繁志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泰和 养殖历史 体态特征 药用价值 养殖发展

    泰和鸡,又名武山鸡。俗称乌骨鸡,从唐代开始,牠就以「名鸡」出现在典籍上,引起了历代医家的注目。清代乾隆皇帝得到这一贡品后喜不自胜,赐名为「武山鸡」。一九一五年,武山鸡被送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因外形美观而评为「观赏鸡」,随即享誉全球。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和发展的今天,泰和鸡的性能和价値又有新的发现,牠的药肉多用功能更使之成了「特殊经济类型」的鸡种,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泰和鸡的发祥地在江西省泰和县武山西麓汪陂村,俗称老汪陂。牠在当地最早的名字叫「阳毛鸡

  • 文章我的故乡——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作者:曾如南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泰和 乡音乡情 故乡风貌 人物回忆

    的人才。到了民国二十八九年的时候,政府为实施国民义务教育,遂将各中心小学改为国民学校,如城区原属县府的「萃和书院」和「千秋书院」,已改为「泰和县西昌鎭第一国民学校」和「第二国民学校」。在城区除了这两所公立小学之外,还有一所私立的三德小学(属于天主教的),其规模与一切教学设施,不亚于其他两校。后来对日抗战军兴,江西省政府及各厅处迁驻泰和,许多学校也纷纷疏迁来泰,而且中正大学亦在我县的萧遽博士苦心筹谋下,及时成立。一时学校林立,人才济济,学风鼎盛,为国家社会

  • 文章泰和之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天成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泰和县 改革开放 发展建设 地方特色 经济发展

    泰和 天成我多年旅居在外,但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总想找机会回故鄕看看,最近,终于如愿以偿。看到泰和各方面变化发展之快,实在使人感到振奋。解放后新建的工农兵大道,从梁家村到陈家坪,这几年又从陈家坪延伸到上田鎭,形成十里长街。横贯南北的井冈山大道,经新辟的农民一条街,跟文田新区相连接,又是一条十里长街。文田新区原是一座红土园,如今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由上田向东过赣江公路桥,与塘州鎭相接,于是城区澄江鎭、新区文田鎭、永昌塘州鎭形成了县城小武汉三鎭的格局。改革开放

  • 文章白下古有翰墨香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白下 泰和县 民间文化 对联书法 山水人物书画

    泰和 聂志刚泰和古称白下,看了县博物馆珍藏的书画名作,闻到了一股翰墨香味。泰和民间的文化品味,向来较高。许多家庭都用书画装饰,点缀生活。民间至今,仍保存有宋元明清时期名人字画。见博物馆收藏的名人字画、碑刻,正是从民间征集到的。黄庭坚是宋代江西诗派首领,元祐年间,在泰和任县宰三年,其手迹流传极少。今幸存御制戒石铭一幅,文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戒石铭》原为蜀王孟昶所作,宋太宗摘其四句,颁庭坚书,令天下皆摹刻石,置公署为座右铭。今天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