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言的奥妙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方言 方言 闽方言 客家方言 语言研究

    在家居生活,我一周有二次到台中郊区某大学,无围墙的大学,进修英、法、日三种语文;因为过去在职场上有进修的机会,而且我蒐集到三种语文的工具书和小说,需要从学习中,得到帮助,再来阅读手边的藏书。最近,刊出拙作「江西方言探索」一文,正好内子就读夜间某大学,她有的课本,翻阅之余,感觉到有补充说明相关方言,介绍给乡贤长者,敬请指导!以下方言略为绍:吴方言:也称江南话或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巿、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

  • 文章江西諺語乙朿(續廿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谚语 方言土语 江西

    八三三、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八三四、看事容易做事難。八三五、人死如燈滅。八三六、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八三七、痴心女子負心郞。八三八、皇天不負苦心人。八三九、苦盡甜來。八四〇、吃桐油,嘔生漆。八四一、先苦後甜,富貴萬年。八四二、爲誰辛苦爲誰甜。八四三、餓不死臭虫,苦不死老牛。八四四、世間沒十全,觀音菩薩赤脚坐蓮。八四五、閒來無事話神仙。八四六、嫁鷄跟鷄,嫁狗跟狗。八四七、做一行厭一行。八四八、想得開過得來。八四九、好吃懶做老來苦。八五〇、鏡子裡的錢,看...

  • 文章(貳、民情風尙:)瑞金農諺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繩逵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农谚 方言 节气 季节 耕种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缺。淸明種芋,穀雨種薑。春社無雨莫耕田,秋社無雨莫種園。春霧茫茫旱燥田,夏霧茫茫穩吊船,秋霧茫茫旱死荔,冬霧茫茫雪滿天。穀雨前,蒔半田;蒔夏禾,餵雞婆。(夏指夏至)茄種花,茉種芽。淸明要明(天晴),穀雨要雨。懶人傍社(指到春社以前必須播穀種。案吾邑在驚蟄播種者爲最早)。三月種薯四月生,四月種薯四月生。芒種火燒天,夏至雨綿綿。芒種芒花開,夏至禾包胎。小滿唔滿,大暑唔管。雨滴殘燈碗,早禾僅把稈。烏雲攔東,無雨有風。懵懵懂懂,三年換...

  • 文章萍鄉方言中的“時空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0期  作者:李遠實 出版时间:2015-08-25
    关键字: 江西萍乡 方言 时空观

    到该餐夜饭,肚子还不早就饿扁哩”,这句方言相当幽默:“猴子长绿毛”,因为民间早有“千年王八万年龟”之说,并误认为长绿毛的龟最长寿,其实龟背上的所谓“绿毛”是一种寄生绿色丝状藻类植物,形似毛发,猴子寿命远不如乌龟长,由此“猴子长绿毛”正和“鸡公子生桼桼”一样是人们对那种荒诞不经之事的一种戏谑之词。再论“空间”“空间”包括“大小(粗细)”、“长短(高矮、深浅)”、“多少”。一,“大小(粗细)”:灰尘、针嘴仔、一发发仔、头发丝、蚂蚁子、一眼(鼻、耳)屎仔、芝麻

  • 文章九江話中的疊音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1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5-11-25
    关键字: 九江话 叠音词 方言 民间文学

    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字叠在一起,又叫「重言词」或「叠字」。九江人讲话中夹带的叠音词,源于民间,方言成分,多用作形容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运用上往往随口而出,只为加重语气,让对方听得会意,达到交流的目的。九江话中单音节的叠音词,表示物状的有「胖乎乎」、「圆滚滚」、「硬邦邦」、「毛茸茸」、「密麻麻」、「矮墩墩」、「薄肖肖」、「孤零零」、「光秃秃」、「干巴巴」、「湿漉漉」、「脏兮兮」等。表示色状的有「红通通」、「绿油油」、「金灿灿」、「灰蒙蒙」、「黑糊糊

  • 文章家乡谚语(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8期  作者:陳達民 出版时间:1982-04-02
    关键字: 故乡谚语 方言 生活教育

    左眼跳財,右眼跳禍。吃着碗裏,看着鍋裏。吃一囘虧,學一囘乖。吃慣了嘴,懶慣了身。遇粥吃粥,遇飯吃飯。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有你不多,無你不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行要好伴,居要好鄰。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冷水要人挑,熱水要人燒。年年防歉,夜夜防盜。行行出狀元,類類有高低。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相打沒有好拳,相駡沒好言。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家有千株棕,子字永不窮。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城上一根草,風吹兩面倒。官不怕民窮,閻王不嫌鬼瘦...

  • 文章(貳、民情風尙:)邑人來源及其生活習尙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繩逵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邑人 仕宦巨族 中原义人 迁徙 标准国语 方言 特产

    实为绾合这三个地区的情感的天然条件。前面说过,我们的祖先来自中原,然则我们的语言正是当时的标准国语。这里且擧二位古音学家的意见,以为证明。淸儒陈澧(学海堂学长——犹今之系主任)云:「嘉应之话,多隋唐以前古音。」章太炎新方言云:「广东惠、嘉应二州……言语敦古。」古音即汉族本来的语言。北方自五胡乱华,以及辽、金、元、淸先后入主中国,致今之北方话,混杂大量的胡语,与纯粹的汉语已大有出入。因此我们用现在的北方话读诗经或唐诗,往往不叶韵。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

  • 文章(拾貳、附錄)編輯後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地方志 方言 史料 征稿

    撰写「新瑞金县志稿序」;今承刘云僧先生钞寄,十分珍贵。四、刘秀钰云僧先生为吾邑诗文硕彦,承寄「悔迟楼诗稿集评」,「悔迟楼近诗」暨「登泰山记」等稿,谨此遥谢。五、罗肇锦先生硏究「瑞金方言」稿,系阅及我文献「鄕谚」发生兴趣,进而对瑞金语音结构作详细的系统分析,并迭次商询于杨镜如玉明先生,为其国立台湾师大国文硏究所硕士论文。兹谨将其目录、前言与结论,转载本辑。六、本刋发行人周庆光先生「平生漫述」一篇,原为应 国父实业计划硏究学会「复兴关怀念集」而作。其刻苦上达,争

  • 文章客家的語言風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賴世源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客家人 方言 地方风俗 历史沿革 山歌

    尋鄔賴世源客家又稱客家人,外人俗稱「崖佬」。祖先原居中原江淮一帶,歷經變亂,相率南移,披荆斬棘,聚族而居。大部定居閩、贛、粵、桂等省邊區。湘、川等省亦有之。浮海來台定居者,達數百萬人,擴展至五大洲,南洋尤衆。語言風俗,與福州福佬、廣州等地人迴異。堅毅耐勞,勇於進取,是其特點。由於客家人衆又團結,在復興基地,台灣台北,曾成立世界客屬總會,公推薛岳將軍爲會長,每屆大會,世界客家僑胞齊集共商協助政府復國大計,熱愛中華,唾棄匪共,深得世人稱贊。客家的語言風俗特點...

  • 文章(雜記)杞人之憂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2期  作者:謝遠明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台湾地区大选 对联 高龄化社会 人生观 经济发展 方言

    一九九六年三月,台灣辦大選,選前選後。世局有些紛亂,個人心中興起了無限感慨!有了杞人之憂,曾經書懷述志,藉以舒暢心中鬱結。事隔四年,選情變易,而世事仍舊,憂思更甚,翻讀舊文,禁不住又惹新愁。閒居,空對天花板,想的盡是舊事。有幅名對聯是這樣寫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道盡了書生關懷國是與讀書報國的職志,世代傳承的「匹夫有責」與「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襟懷,認爲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但是,我們這一代人,經過了這麼多的風雨...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