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人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科舉制度在民間的生動演繹——義寧陳氏故里的舉人石、進士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劉經富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丰鐄 石旗杆 陈光祖 进士墩 客家人

    陈寅恪先生的讲授推知的。他的上代是从福建上杭过来的,属客家系统。这些从闽粤迁去的客家人,多数以耕读为业。因为生性耐劳,勤于读书,所以考秀的时候本地人往往以学额被客家学子多分了去,便出而纷争,甚至阻挡客家学子入学考试,后来由封彊大吏请准朝廷,另设「怀远」学额,专给客家人应考,与原有学无关,这才把分争平息。虽然到陈宝箴应考时代,这个规早已打破,土客学子可以一体考试。土客士绅文人在一个共同文化圈子里陶溶煦育但「怀远人」的称谓却从此流传下来。修水现在的旗杆石到底有多少

  • 文章贛南客家山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張如漢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赣南 客家人 山歌 民间风俗 返乡探亲

    个石头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十、注重貌美人品的山歌:「南风唔当北风凉,兰花唔当桂花香,老妹好比桂花树,大风一吹满村香。」十一、思念的山歌:「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把你画在眼珠上,看在那里都有你。」十二、表白生死相依的山歌:「崖系山中长年树,你系山中百年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也要缠。」常言道:「唱戏一半假,民歌句句真。」就这样真实的伴随着客家人的生息繁衍发展,成为客家人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粮。资料来源:新华网站。

  • 文章我和酒有不解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蔡榮宗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客家人 酿酒工艺 喜宴 返乡探亲 长寿保健

    在我出生那年,家里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故,我们蔡家屋后的山脚下,有一棵风水树(大枫树),无缘无故,被街上钟姓的人,强行砍掉。大伯父在激怒的气愤下,失手用剪刀,伤了对方一条人命,因此,我们所有的蔡家大小,被迫逃离家园,东躲西藏,母亲受此刺激,没有奶水,只得用甜酒酿,冲淡,代替母奶。在江西赣南,分布有许多客家族,客家人大部分的家庭,都会用糯米酿酒。我们不是客家人,但长年也会用糯米酿酒,叫「水酒」,也就是一般的「米酒」。我家早、中、晚三餐都吃白米饭。而且每餐都用

  • 文章中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中秋 返乡探亲 家人 筵席 诗词作品

    内侄女杨美华夫妇回国省亲,正値中秋节来临,我趁此机会,特邀请他们去宾馆与家人一起餐叙,欢度佳节,席间欢欣笑语不断,亲情水乳交融,溶为一体,令我享尽天伦之乐,因心情舒畅,即兴吟诗一首以抒胸臆。今夜月色分外明,华厅盛宴迎佳宾;举杯频频相祝福;共庆佳节度良辰。

  • 文章客家的語言·風俗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1期  作者:賴世源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古音 崖话 两汉风俗 天足

    客家又称客家人,祖先原居中原、江淮一带,历经变乱,相率南移,披荆斩棘,聚族而居。大部定居闽、赣、粤、桂等省边区。湘川等省亦有之。浮海来台定居者达数百万人。扩展至五大洲、南洋尤众。语言风俗与福州、福佬、广州等地人迥异,坚苦耐劳,勇于进取,是其特点。由于客家人众又团结,在复兴基地—台北曾成立客属总会,公推薛岳将军为会长,每届大会,世界客家侨胞齐集,热爱中华,唾弃匪伪,深得世人称赞。客家特点,略述如下:⒈语言不同:一般人以为无字可记的若干口语,居然是有字

  • 文章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地区分布 历史迁徙 民俗风情

    台湾、海南,其后更达南洋,北美及世界各地。这些南迁的中原汉人和他们的后裔,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自称为「客家人」,客居地居民也称他们为「客家人」。客家人有丰富多彩、博大根深、独俱魅力、特色卓然的客家文化。它体现在客家人的衣、食、住、行、生产、语言、风俗、交际、文艺、道德、观念、情操等方面。人们较为习见的有展现客家聚族而居特点,集生活、保卫与其他社会职能于一身的客家土楼围屋;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并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方言体系的客家话;既承袭了远古遗风,又适应

  • 文章客家的語言風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賴世源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客家人 方言 地方风俗 历史沿革 山歌

    寻邬赖世源客家又称客家人,外人俗称「崖佬」。祖先原居中原江淮一带,历经变乱,相率南移,披荆斩棘,聚族而居。大部定居闽、赣、粤、桂等省边区。湘、川等省亦有之。浮海来台定居者,达数百万人,扩展至五大洲,南洋尤众。语言风俗,与福州福佬、广州等地人回异。坚毅耐劳,勇于进取,是其特点。由于客家人众又团结,在复兴基地,台湾台北,曾成立世界客属总会,公推薛岳将军为会长,每届大会,世界客家侨胞齐集共商协助政府复国大计,热爱中华,唾弃匪共,深得世人称赞。客家的语言风俗特点

  • 文章紀念壇前溯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 建筑面积 客家人 永嘉之乱 大迁徙 史料文献

    二〇〇六年八月中旬,我携小女杨淇来到我国著名的「宋城博物馆」——赣州探亲访友,得程到八境台下瞻仰新建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纪念坛」建在八境台城墙外北面的赣江原始码头上,占地面积约有一〇〇〇多平方米。坛高四层,中心立著一座铜质巨鼎,三脚鼎立,象征著客家人的大本营立号于闽粤赣三省。鼎身上有二一九字铭文,介绍了客家先民筚路褴缕、跋山涉水、辗转南迁,客居南国的故事。建坛之地江岸宽阔,地势平坦,客家先民在此弃舟登岸,进而走上落地生根、创业发展之路。坛前有一块

  • 文章杰出的客家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迁徙 文化中心 汉族 历史名人 政治家

    在中国的十亿人口中,有一支被称为「客家人」,他们属汉族,祖籍中原。客家人的祖先,当年(1800年前)由于异族人入侵和战乱频仍,向大陆的南部迁徙(总计大迁移五次),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叫做「外来人」或「客人」,不知不觉中被冠以「客家」之名了。赣南与闽西、粤东共为客家大本营。据考证,赣闽粤三省有38个纯客家县市,赣州、汀州、梅州均属客家文化中心,赣南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之一。在目前已布迁到我国南岭十多个省20多个县市,和世界70多个国家地区的,有近一亿客家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