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鄱阳湖 乡土回忆 湖草 农业 乡土文学

    都昌 邵天柱「鄱陽湖的草,南昌佬的寶」,這草指的藜蒿。藜蒿究竟怎麼生、怎麼長的,我慚愧,不很清楚,只知它的嫩莖可以作菜。早春,用來炒臘肉,別有一番風味,入口咯崩脆,且帶一絲芫荽的異香。打小住鄱陽湖邊,卻因家鄕沒吃藜蒿的習慣,對它熟視無睹。及成人後,多次借調省城,方在南昌的餐桌上經常吃到它。初吃亦不大習慣,久而久之,受南昌朋友影響,竟然也喜歡上了。近年,藜蒿被美食家們吹神了,說它有防癌的功效,於是不僅成了省城的名菜,而且躋身於國宴,甚至飄洋過海了。因此,它...

  • 文章江西的水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謝永濱 出版时间:1968-09-02
    关键字: 水碓 农业工具 风俗习惯 往事回忆

    江西地方多山,河流縱橫,水力豐富,故水碓很多。水碓不獨江西有,大凡有水的地方都有。所謂水碓,是利用水力發動的一種木製的自動化的舂輾工具。它除少許部份用鐵外,其餘係由松木及各種硬材、石頭等所組成。它大槪是人類最早利用水力發動的機械。水碓的大小和設置的地點多隨村莊的大小、人口之多寡及河流的利便來決定。通常是先建壩攔水及設立水庫,其次是興築碓房。碓房的建立,須取適當的低窪地區。在房內沿直線埋設若干碓臼(用靑石鑿成的),然後在高於平地三四十公方之適當距離,與碓臼...

  • 文章蓮花縣新風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莲花县 故乡风貌 农业培养 农村建设 医疗发展

    本来就是农业县份,发展农业培养工业,是必经的道路。故很多鄕村,都在做大面积的、开发果园。笔者去参观过的—良方果园、橘子、柑桔等树苗,发育完好长得很高,有的已经开始采收果实,不过颗粒非常小,而且缺少光泽,听说还不到生长果子的时期,当大量成长,大量收采时,莲花人就有便宜的水果吃了!听说:像良方这样三四千亩以上面积果园,莲花还有很多。如此笔者认为,莲花农政当局,现在就该着手筹建水果采收计画,以及加工制造业了,免得将来大量水果,无法消化,果贱伤农,堆积滞销腐烂的情况

  • 文章(肆:傳記)先考妣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楊世寬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先考 义学 农业社会 经商 往事回忆 追思故人

    祖父杨公会柱府君,世君江西省瑞金县象湖鎭,擧五子,秩序为家芬伯、家琅叔、家兰叔、家纳叔、家耀叔等,惟家纳叔未传,诸伯叔均建家立业,儿女成行,各有成就,闾里敬仰。先考家芬香廷公,生于民国前三十年壬午仲冬,自幼聪颖,五岁入「义学」读书,诗歌郞诵比赛夺魁,髫龄崭露头角。年十二岁,辛卯季春,跷家出游,弃学谋生,徒手到慕天冈当牧童,放牛三年,自力营生,开户佃耕,对农业发生浓厚兴趣,精硏稼穑,善育菽蔬,更擅长葺缮,家具农具,俱为模仿自制。皇天疼爱,一帆风顺,农事如意

  • 文章(陸:懷念故鄕)「燈芯糕」嚼飯餵嬰兒之營養探討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章立之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灯芯糕 奶粉 农业社会 母乳 地区风俗 营养

    现代科学进步,自由中国宝岛——台湾,工业发达,经济突飞猛进,民生富足,物质充裕。育婴之食品,有牛奶粉代替母乳。牛奶粉中有的调配有适应婴儿发育营养之各种维生素,添加于乳粉中之麦片、米粉等辅助食品,可说应有尽有。故现在家庭主妇、职业妇女,为工作关系,一般育婴,都使用牛奶代替。以前我国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一般家庭,经济收入有限,生活中物质享受有限。尤其在我们小时候,国家处于内乱外患,战争不断之中,民生凋蔽,物质缺乏,生活困苦。一般母亲育婴,乃沿用古传喂食母乳

  • 文章(肆、民間風尚:)中元節追思報親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遠爊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中元节 追思故人 农业社会 拜祭 民间风俗

    吾县是农业社会,每年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正値秋收冬种时期,家家户户在百忙之中,筹备祭祀祀祖先之三牲仪物,早在农历六月三十日每家户应先磨糯米,做咸水米果,作为迎神接祖祭品。是日把家中灯架、香炉、烛台、神桌、小酒杯、小茶杯等洗净,摆设于厅堂神桌之上,然后将祖宗历代遗像或画像,悬挂厅堂左右墙壁,并摆设香案。自七月一日起至十六日早晨送神为止,家人每日早起换洗茶酒杯,捧神饭,烧香拜祭;晚上㸃灯,烧香烛纸钱拜祭,放边爆,尤其是从小孩起,家长谆谆告诫要飮水思源

  • 文章(捌、氏族、世系 一、氏族簡介)上三壩朱氏簡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朱恒藩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上三坝 朱氏祠堂 族谱 婺源 社会福利 农业耕种 祭奠仪式

    的输送,用以灌溉,使上三坝成为流水坝,一年可种二次水稻,有勤奋的,在二季收成后,再种一次油菜或菜花,这是水资源能够充分利用的结果。想当年要是全县各处的水资源,都能充分利用的话,在农业经济开展上,自是另有一番景况。族人对于祭祀祖先非常重视,各大小房都有祭祀田产设置。各大小房都有厅堂建筑,以供奉祖先的牌位,同时也是大众活动的场所。平日各户自由奉祀,集体的奉祀,则分春、夏、秋、冬四季,尤以春季最为隆重,与淸明扫墓同时擧行。凡是人丁多或是祭产多,大都要擧行隆重祭典仪式

  • 文章(肆、雜記類)瑞金縣中旅台校友捐贈電腦祝七十校慶始末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謝遠明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旅台同乡 校庆 周年纪念 农业社会 教育资源 出版业 捐款

    久挥不去。傥能汇集涓滴之水,必也能成为江海。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固不必在意人征言轻。遂毅然决定发起捐资购置电脑教室,助母校发展科技教育,诱发青年学子学习科技兴趣。傥因此而开创科学教育风气,作育科技人材,我乡早日由农业转型工业,增加县民就业机会,改善全县经济,增进全民福祉,庆祝始有意义。对设置电脑教室的构想,原先只是直觉感到要提倡科技教育,必须增添科技方面的教学资源,才能提升科技教育水准。而近年来电脑之兴起,正是发展尖端科技的时候。促进发展教学也正是时候。而

  • 文章(肆、雜記類)談秋冬喜慶之美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章立之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文化历史 中华民族 农业社会 结婚生子 育婴 喜庆

    我国是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民情淳情。地形西北多高原峻岭,中部及东北多平原,东南多兵陵、盆地。虽交通不发达,各地居民在辽阔的地域里彼此往来稀少,但风俗习惯,自古流传大致相同。我五族共和的中华民族同胞,都喜欢在秋冬节办理结婚、庆寿、建屋喜庆。其原因探讨如后:㈠有秋收冬藏物力财力富足之美:我国系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除西北部边疆居民因地处高原多山,气候干燥,冷热不一,雨水稀少,多靠畜牧为业外,多系务农。循序为春耕播种

  • 文章(貳、民情風尙:)故鄉年俗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祥輝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故乡年俗 农业社会 年关 祭祖 年夜饭 龙灯

    我们的家鄕——瑞金,是农业社会,对于旧历过年,十分隆重。兹将春节期间主要习俗,追忆于后,以慰鄕思。一、立年关:每年腊月廿三晚上,便进入年关,从这一天起,做生意的不再赊欠了;债主们逐步催收全年旧账,有些债台高筑的人,总是躱躱藏藏,直到大年初才敢露面。在这年关期间,家家都准备新装、年货。尤其晒腊味、灌香肠,挂得满院子琳瑯满目。年老多病的人,这时候特别担心,传说在年关内寿终正寝的话,下一辈子便变为「年鸡」,如果能延到年初离世,便算是阎王爷的新春客,准是受人欢迎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