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祠堂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薌城忠簡公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8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胡铨 忠简公祠 祠堂修缮

    人必有氏,氏入有祖,而祖入分遠近,吾族鼻祖,遠溯滿公,近自忠簡,忠簡爲宋之始祖,籍居薌城,即舊譜所謂薌城一者也,謹按忠簡專祠,一在吉安,一在値夏,而値夏即古之薌城,爲忠簡故里,廟貌巍峨,英靈久奠,屢朝以來,俱有祀典,民國以後,致歎闕如,且値夏專祠,漸成荒陋,歲甲寅,廬陵王太史澤寰,以祖籍吉安,回吉主修邑志,便道往謁,且作記以致慨,並鳴琴而懷古,羨慕感慨久之,越明年乙卯,値夏大水,祠壁盡傾,公之雕像,及孝公所賜琴盾,皆漂流里許,幸我公在天有靈,雖久在驚濤駭...

  • 文章(貳、梅水淸芬)一、國父祖先,出自寧都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忠臣庙 孙氏祠堂 祖先 名墓

    见闻所及,补敍这一段故事。我国当五代时,天下大乱,为我汉民最大迁徙的一次。有孙誗(谦)将军,为平黄巢之乱,始来宁都(虔化),以功封东平侯,县人咸感其德,在县城南门口建「东平庙」以祀之。后来不知何故,改祀唐守睢阳的张巡许远,名为「忠臣庙」。但县人至今仍称「东平庙。此为宁都的始祖,也是 国父祖先在宁都的第一代。孙将军犹有坟墓在宁都南郊三里许之山上,堪舆家以其地形肖「将军勒马」,子孙必有贵显者。孙氏祠堂在宁都南门外,立有「孙氏五贤」碑,为宋书家赵子昂所书。赵书

  • 文章(肆、故鄉懷舊)城内裏憶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章立之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城内里 城墙 建筑物 祠堂 居民

    美景;俯瞰名胜风景「双江浸月」,捕鱼的鹭鸶排来往穿梭图,河水像银带似的滚滚飘动,美景尽收眼底。城门尙留存者为东、南、小南三座城门。二度陷匪又三十余年,这几座古物不知是否依然无恙?一般建筑物:城内里之建筑物,概可分为祠堂、住房、商店、庙四种。这些建筑大多以砖为墙,以杉木为梁架。㈠祠堂:为各姓宗族祭祖祀宗之场所。除西关杨府祠堂多建于上阳村外,其他各姓氏皆建有一个或数个祠堂在城内。祠堂的型式,大多是前、后两栋大厅堂,中间一口天井。较大型者是三栋厅堂,中间二口天井

  • 文章萬載牌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牌坊 《大祠堂 万载县 圣旨 封建礼教

    牌坊,是一种纪念、表彰性的建筑,多建在祠堂、街道口等引人注目的地方。我们观看的电视连续集《大祠堂》,就有在路口立著表彰谢氏先人的牌坊。牌坊大多用木头、砖块、石料等建筑物建成,碑上都刻有文字,一般都是歌功颂德的,意在垂之久远。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地处赣西偏北边陲的万载县,是一个具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县城,牌坊、旌表自然也多,就在明代的《袁州府志》中,受旌表的就有敖氏、鲁氏。敖氏她是张鼎实之妻。元代末年,敖氏之舅姑夫均死于战寇,当时敖氏只有

  • 文章(貳、人物典範)孝友人物選薦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世輝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赞词 孝友 同乡会 返乡探亲 捐款 祠堂 祖坟 对联

    凤山公祠若五千元人民币。民国82年第三次探亲修清溪开山祖里正公祠并修谱四千五佰元人民币。民国83年10月间第四次探亲筹建住宅,陆续汇寄参拾余万台币,若柒万元人民币,盖一层停工,现在等我再寄钱回去。今年开山祖里正公祠堂晋牌,要我寄五千元人民币赞助,给我上一块匾,只寄四千元人民币,并吿之纯捐晋牌经费,决不要给我挂匾,请他们尊重我的决定,我不作沽名钓誉之事。清溪松枫阁寺,曾唸初小的地方,捐得不多。新的清溪小学亦捐少许,参观了一下没有人理会,否则会给他们增点什么设备

  • 文章建祠修墓崇祖德,千里奔波親鄉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黃邦、宿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祠堂 修坟 同乡会 研讨会

    族人,其热忱与孝心表达肯定与感谢。在台族人未克亲与十分抱歉。在台时,返鄕后推展建祠之工作中,感受到两岸少数族人,怀抱不满,态度冷漠。不必在意,可予原谅。但热心孝心如邦信,邦傅兄弟,听到建祠信息,即称要捐钱,且不分房祠族祠,这种观念十分难能可贵。他们既非富亦非贵,有此胸襟,远胜达官巨贾,应予表扬,~~大家鼓掌。九华事前要求预撰:祠门、拜庭、神龛柱联暂拟印发请参考。略予解释史实典故。最后四言相祝勉:闻道家鄕建祠堂,贤孙孝子慨输将,不分房派与贫富,滩上声华名永扬

  • 文章雩韶袁氏與朱袁一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2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雩韶 丰城 姓氏谐音 历史沿革 袁渡四十八袁 祠堂

    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五一年),才告竣工,落成后,并由当朝宰相严嵩亲笔,题写《袁氏家庙》,入本三分,悬嵌中栋门楣,多个故老还亲目睹过这块名匾,记得写「袁」是开口袁,不是「袁」形。这座祠堂,为并排三栋,每栋两进半,形如「山」字,其摆布之雅致,设计之完善,造型之宏伟,制工之精美,可谓别具心裁。内设房间四十八间,恰为每支宗各具一房,专为自己族房办事,所以,这个庞大的建筑,实为当时罕奇稀见、可称上乘之厦。袁氏先贤,清雍正丙午举人,官至礼部主事,有「袁青天」美称的袁守定

  • 文章(叁、敎育:)省立瑞金師範槪要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瑞金师范 教育界 杨氏祠堂 招生 日寇

    民國廿九年夏,爲縣敎育界有一重要好消息,傳遍整個山城,那就是「江西省立瑞金簡易師範學校」奉准成立。在首任校長楊繩武的苦心創建以及政府大力支持與邑中父老的熱心贊助下,選定城區的上陽五棟楊氏大宗祠爲校址,並於八月底招考新生,十月初正式開學上課。日寇侵贛,武寧陷落,武寧師範南遷來縣,學生三班併入瑞師,原「武師」有三年級的學生一班,二年級的學生二班。瑞師在創立初僅招收一年制簡師科一班,四年制簡師二班,全校師生約三百人,完全公費,食宿均由學校負責辦理。隨着日寇的瘋...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三、祠堂联额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郭建平錄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杨氏祠堂 楹联 宗庙礼乐 绵江 祖宗神位 汾阳

    杨氏大祠堂后栋柱联瑞金上阳杨氏大祠堂堂名「睦堂」后栋柱联:圣贤之道德,仁义而已矣,忠恕而已矣;宗庙之礼乐,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杨以任惟节公遗作)杨氏大祠堂中大门联:祠宇启夏坊,绵水江流,笔架凌霄,蔚起人文承先泽;堂构开象鎭,云龙桥跨,狮峯耸翠,仰酬祖德佑后贤。杨氏叔庄公祠堂堂名「鳣堂」中大门联:东里相公门第,诚斋老子宗风。杨氏叔庄公祠堂上厅天井墈献柱联:雀舘流徽,氏族著西关之美;鳣堂永瑞,图书生东壁之光。西关郭氏祖宗神位柱联世系溯汾阳,想当年八子

  • 文章(捌、氏族、世系 二、宗派世系)上龍園北劉氏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上龙坊 刘氏 祠堂 诗词作品

    应尙昌继受。政钦光恩仁。汝用嘉芳元。良起大秀德。克绳惟立志。定以衍宗祥。景显永长威。名声振万邦。远传曰多士。积善度余常。(上龙坊刘氏宗祠堂为继述堂)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