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谣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臨川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台湾电视台,播演碧云秋梦小说,特别指出那是江西临川的眞实故事,于是闲谈中常常会谈到临川的情形。不履家园,二十余载,鄕愁客恨,肠断中宵,因作临川杂忆,聊抒故土之思。临川是江西旧抚州府的首县。抚州共辖六县:临川、金谿、宜黄、乐安、崇仁、东鄕。民谣有云:「临川才子金谿书,宜黄子弟乐安猪,崇仁小官家家有,东鄕芋头萝卜薯。」这是说临川出「才子」,而故事流传最广的「才子」,是明朝的汤显祖,著有玉茗堂集和临川四种曲,由于淸朝的蒋士铨,做了一部临川梦,描写汤氏在玉茗堂

  • 文章蕭仙美嶺鳳凰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李錦心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萧仙宫殿 美岭仙亭 半神仙 美狮岭 民谣传说

    盘坐于青石板上,俯问所好;对答如流。详其字,姓萧名史。孟:命车马载入秦宫,斋弁沐浴,穆公召而试之,鸾凤求凰;双箫合奏。皆大欢喜!是日:正遇中秋佳节,缔结良缘。穆公封萧为中大夫,不与朝政。辞曰:「史本山僻野人。」遂云游四海,跨凤双箫……悠然而升。美狮岭东侧,土名叫「骑马堎」,相传是萧史「上马处」。民谣曰:「青石板,乘龙婿,仙子乐配秦娥玉。」萧子放牧地曰:「牛眠岩」,即今美狮岭老林厂苗圃地。再向西百米处呼「仙人掌」。因此,清溪一脉仙源,易俗移风,尚可新民。农家

  • 文章丰城民谣童谣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丰城市 民谣 童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谣选集

    我们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地方民间创作的民谣、童谣,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大众文化的组成内容,具有其民族性。我在参与编写丰城巿志,参与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撰稿时,跟随主编老师收集了许多民间创作的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已列入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选部分上刊存档,以向读者。(甲)民谣(一)邓子龙,是英雄,头白须白去征东。脑袋留在日本国,中朝人民颂丰功①。注①:明朝爱国将领邓子龙,六十七岁奉皇命援朝抗日,牺牲在朝鲜南海战舰中,赢得了抗日

  • 文章陳坊萬壽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陈坊 老街 万寿宫 许真君 民谣 寿星 修复工程

    蜀地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人无盗窃,吏无欺奸,我君活人,病无能为。」人们尊称他为「旌阳先生」。公元二九〇年晋武帝死后,酿酿已久的西晋统治危机开始爆发,许逊遂弃官回归故里。返居西山后,许逊又偕吴猛同往丹阳(今安徽当涂)向谌母学道。那时,豫章各地经常遭受水灾,许逊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工程,与水患作斗争,成效显著。此后,许逊治水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并经过不断加工,使之神化。其中关于许逊仗剑追杀纵水为患的孽蛟,直至鎭锁孽蛟于豫章城内井底的神话故事,就是人们在对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