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景德镇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吉州古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景德镇 古窑 瓷器产品 陶瓷史

    泰和 聶志剛景德鎭的老窯工有句溯宗的話:「我們的師祖是永和人。」永和鎭今屬吉安縣,是古代有名的吉州窯所在地。它地處贛江中游,特產豐富,交通方便,同朱仙鎭、景德鎭並稱「天下三鎭」。這個鎭始建於晩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六街三巿,七十二條花街」,就是當年繁榮景象的寫照。至元朝末年,才逐漸衰落。不久前的一天,我有緣走訪古窯城。張目環顧,雖然難尋舊時風光,但從一條條用匣鉢和窯磚砌成的縱橫交錯的街巷,還可窺見瓷城當年的規模。在那裡,如山似的窯包,櫛次鱗比...

  • 文章景德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2期  作者:李會華 出版时间:1980-10-02
    关键字: 景德镇 安乐繁荣 烧窑 重忆故地

    景德鎭,唐初其名爲昌南,宋眞宗景德年間改爲此名。位於贛省北部,昌江上游,卽爲浮梁縣治所在地。因生產瓷器聞名中外,也是我國四大鎭之一。鎭上原有二條長街,名前街,後街,上自觀音閣,李三保廟,下至小港嘴,全長十數華里。前街、後街間,有無數巷衖,如:財神衖、戴家衖、綉球衖、麻石衖、獅子衖、老衖、畢家衖、豆腐衖、猪屎衖、褲襠衖、程家衖、丁家衖、王家衖、金家衖、江家衖、郭家衖、彭家衖、曹家衖……等。將近百條巷衖所貫通;各巷衖內又是窰囱林立,也有數以百計的窰廠,並以廠...

  • 文章景德镇瓷器甲全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劉孟瀛 出版时间:1969-12-02
    关键字: 景德镇瓷器 中国瓷都 太白园 陶业学堂

    我國的陶瓷,歷史悠久,約在三、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有彩陶與黑陶。彩陶以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者爲著,史稱爲彩陶文化,亦稱仰韶文化。黑陶以山東、歷城、龍山鎭發現者爲代表,稱爲黑陶文化,又稱龍山文化。河南發現殷、商銅器時,陶器亦隨之出土。其光采,足以說明中華文化與人民文明生活源遠流長。中國陶瓷有優良傳統,經無數祖先血汗累積起來,逐漸蛻變發展,直至隋代方成熟爲眞正瓷器。唐代大量製造,輸出達到美索不達米亞。宋代大放光彩,源源不斷外銷至韓國、日本、南洋、土耳其...

  • 文章至精至美·莫出景德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景德镇 瓷都 青花玲珑瓷 三阳开泰 祭红

    景德镇以「瓷都」之名著称于世,它由汉代起生产瓷器,到明、清时,「至精至美的瓷器,莫出于景德镇」。到底景德镇有哪些名瓷呢?景德镇的瓷器大致上可分为十大类,其中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免釉瓷和粉彩瓷称为四大名瓷。景瓷瓷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并以品种繁多、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而畅销国内外。景瓷既有经济实用的日用瓷,又有工艺高超的美术瓷;既有配套的中西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烟具,也有单件的碗、盘、杯、壶、坛;既有小到二、三厘米的精致

  • 文章(伍、遊記類)姨父姨媽二次返鄉探親側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楊曉蒼(大陸)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风景名胜 宴会 九寨沟 景德镇 道路交通

    四十多年來,我們一直想念著尊敬的姨父姨媽,去年和今年終於盼到了和姨父姨媽相見的機會。我還有幸二次陪同姨父姨媽返瑞探親。在去年一個星期,今年兩個星期的時間中,我和姨父姨媽朝夕相處聆聽教誨,使我深受教育,受益匪淺,大開眼界,頓開茅塞。我覺得姨父姨媽見多識廣,知識淵博。他們爲人處世,光明磊落、胸懷寬闊、辦事乾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他們生活文雅,講究規律、尊老愛幼、平易近人、喜游名山大川,欣賞風景名勝。姨父善于吟詩作畫,愛好收藏藝術珍品,姨媽一心向佛,逢人便講...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