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传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拔林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拔林寺 佛教文化 民间传说 两岸文化

    新建 唐子安我國佛教,始自漢明帝,永平年間,派遣使臣蔡愔,前往天竺(印度),取得佛教經典,歸國後,奏准建佛堂,譯經講道,良以其明心見性,得無上正覺,普度衆生禪旨,取得國人共識,信徒日增,皈依者也日衆,捐建佛堂,普及各地。台視星期日播映大陸尋奇節目,廟堂佛堂;誦朗經典,頂拜禮儀,與台灣所信奉祭式,各種法制,全部一樣,並無差異。嘉義媽祖出巡,兩岸交流;極爲熱烈,其淵源悠久深厚,由來有自也。家鄕與安義交界牛頭嶺,下坡地方,有一小廟,名曰「拔林寺」,殿堂高懸「報...

  • 文章忠孝神僊許真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许真君 传说 忠孝文化 万寿宫

    許遜眞君字敬之,先祖籍屬河南許昌,祖父許玉公,痛曹丕專權,隨族人南遷金陵,父許肅公,於漢末避地豫章之南昌。眞君出生於西曆紀元二三九年(吳赤烏二年)八月仲秋,設籍南昌,爲贛之南昌人也,壽至一百卅六歲。贛人感其治水,媲美神禹,拯溺濟衆,降伏群妖,其忠肝義膽,功參玄造,神恩浩蕩,德被黎民,爲鄕人心中之活菩薩。自隋唐以迄明清,歷朝均有敕封,或許眞君,或忠孝神僊,或江西福主,或許旌陽,或妙濟眞君等,均乃吾贛省之尊神也。四十年代,莽莽神州,田園互易,贛人避地台灣,因...

  • 文章陰曹地府——傅崗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传岗庙 民间传说 庙宇建筑 民间信仰 建筑文化

    曾何一时,昙花一现,热烘烘地得了几十年,直至解放,科学文化,昌盛发达,人对事物的看法,穷理致知,大有提高和认识。因此,才逐步消失。变得销声匿迹了,可时隔半世纪了,如今,有些地方,盲目地视庙宇为文化,以兴庙为功德,任其滥建的歪风下,它又于原址废墟上,死灰复燃,随气而生,破土重立:《傅岗老庙》,尽管怎样?値此新世纪年代,若欲使它旧威重振,阴气弥天,那可说是梦想天开,仅能在历史上,留下这个曾一度骇人听闻的记载而已矣!

  • 文章廬山洞府趣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庐山洞府 历史趣闻 文化内涵 历史传说

    九江 崔若林有水的山洞称为洞,无水的山洞称为府。庐山早震旦纪砂岩中,由于节理裂隙发育,加上轴面劈理密集,在风化过程中,一部分形成洞府。这些洞府或幽深曲折,或高明轩广,加之每个洞府几乎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或优美动人的传说,这种自然与人文完美的融合,更给庐山增添了不少迷人的魅力。羲之洞在玉帘泉下,相传晋代王羲之曾在此听瀑练字。洞旁有一水池,一丈见方,王羲之每天练完字后就在水池中洗墨,久而久之,水池的水也就变成乌黑了,后人称之为「右军墨池」。明代诗人王凤池《题

  • 文章南城古蹟名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鄢克昌 出版时间:1971-07-02
    关键字: 南城县 历史发展 名胜古迹 文化教育 对联传说

    南城位于旴水,(亦稱汝水)故稱旴江,又號鳳崗,漢時所置,明淸皆爲建昌府治,轄有南城、南豐、梨川、宜黃、資谿五縣。至民國廢府,改爲第七行政督察專區,轄南城、南豐、臨川、梨川、宜黃、金谿、資谿七縣,縣城有盱江鳳崗兩書院,皆擅樓台亭榭之勝,自昔爲培育人才之淵藪。嗣後旴江書院舊址,設立縣立第一小學,鳳崗書院舊址,設立私立啓南迪德小學,培植新學人才,文風鼎盛。南城爲府區首縣,山川秀麗,古蹟名勝,不可勝紀。惜予自幼離開鄕土,記憶不淸,惟對兩隻待對楹聯,至今難忘。第一...

  • 文章佛敎遺蹤紫瑤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紫瑶山 佛教文化 历史传说 山川风貌

    泰和 聂志刚紫瑶山,在泰和县城东约六〇公里处。原名义山,海拔九〇六米,面积卅二平方公里。西晋时改名王山。《太平寰宇记》称,系以王子乔跨鹤来云游而得名。传说西晋永嘉年间(三〇七—三一三)华阳王子瑶弃官隐居于此。开初在黄茅冈上筑坛设醮启簿,因他修道甚为虔诚,感动了白鹤,鹤群飞集在黄茅冈上。朝廷惊闻此事,赐其庐曰「白鹤观」。不久,王子瑶把醮坛移至义山,从此致力于读经、修道、炼丹,四十年如一日,王子瑶仙逝后,鄕民为纪念他,把义山称作王山,又称子瑶山。唐贞观十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