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人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科舉制度在民間的生動演繹——義寧陳氏故里的舉人石、進士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劉經富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丰鐄 石旗杆 陈光祖 进士墩 客家人

    陈寅恪先生的讲授推知的。他的上代是从福建上杭过来的,属客家系统。这些从闽粤迁去的客家人,多数以耕读为业。因为生性耐劳,勤于读书,所以考秀的时候本地人往往以学额被客家学子多分了去,便出而纷争,甚至阻挡客家学子入学考试,后来由封彊大吏请准朝廷,另设「怀远」学额,专给客家人应考,与原有学无关,这才把分争平息。虽然到陈宝箴应考时代,这个规早已打破,土客学子可以一体考试。土客士绅文人在一个共同文化圈子里陶溶煦育但「怀远人」的称谓却从此流传下来。修水现在的旗杆石到底有多少

  • 文章紀念壇前溯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 建筑面积 客家人 永嘉之乱 大迁徙 史料文献

    二〇〇六年八月中旬,我携小女杨淇来到我国著名的「宋城博物馆」——赣州探亲访友,得程到八境台下瞻仰新建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纪念坛」建在八境台城墙外北面的赣江原始码头上,占地面积约有一〇〇〇多平方米。坛高四层,中心立著一座铜质巨鼎,三脚鼎立,象征著客家人的大本营立号于闽粤赣三省。鼎身上有二一九字铭文,介绍了客家先民筚路褴缕、跋山涉水、辗转南迁,客居南国的故事。建坛之地江岸宽阔,地势平坦,客家先民在此弃舟登岸,进而走上落地生根、创业发展之路。坛前有一块

  • 文章湘贛邊界第一庵——象山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曾特山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象山庵 客家人 建筑格局 山川地貌 人文景观

    井冈山市茅坪东去七华里,如浪似海的万山丛中,座落着一簇殿阁毗连的青砖瓦房,那就是名闻湘赣边界的象山庵。象山庵始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公元一七一三年),系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的客家人集资建造的最大的寺庵。它原有前后三排九栋屋宇,三座大殿,六个厅堂,五十间厢房,十八个天井,另有磐屋、磨室、厨房等傍舍。外墙用齐斩斩的麻石舖至窗台,内墙也有两层麻石,高盈三尺。厅堂的一根根顶梁柱,小的粗过水桶,大的两人合抱。大大小小的天井则分擅用场,各显特色。有的辟为花坛,栽种山兰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