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參、傳記類)楊步潛先生墓誌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楊傳霖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杨步潜 中学毕业 小学校长 师范学校 修撰族谱

    文信国公云:「人生自古谁无死?」旨哉!斯言。盖有忠烈殉国死者,有作奸犯科死者,有遭棋祸死者,有疾病死者,不一而足。然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族姪荣柳先生,字步潜,生于逊清光绪甲午年九月廿八日,完成小学教育后,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七中学旧制四年毕业,秉性聪颖,大奋于学,每试辄名列前茅,为同学所称颂。学成出而服务社会,曾任瑞金县学务委员,第一区署区长,六俊乡民代表会主席,六俊乡中心小学校长,及省立瑞金师范学校教员兼总务主任,并参与我族七修族谱等职,无论从政及

  • 文章南昌二中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李康德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南昌二中 学校简介 创建历史 教育成就

    半个世纪,培养学生逾万,方志敏、邹韬奋、吴有训、傅抱石、胡先骕、蔡方荫、程孝刚、夏征农及张国焘、饶漱石、程天放、桂永清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心远任教或就读。一九四九年九月十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将私立剑声中学、青年中学与心远中学合幷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不久,改名为江西省立南昌二中,校址设在原心远中学,一九五三年中学改巿建制,正式定名为南昌巿第二中学,是当时教育部中学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和教育部三〇所重点联系学校之一,由教育部直拨教学设备费,一九六〇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学校

  • 文章我這一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謝廷輔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商店 棉纱 黄豆 米店 师范学校 从军 传统习俗

    三位上兵决心报考,我和杨汉良年纪超龄为符合报考年龄将出生改为十八年次(惭愧,这是善意说谎,利己不损人。)经过初试复试,我等四人上榜录取,于三月一日至凤山校本部报到入学,四月一日总统蒋公中正亲临主持开学典礼,接受二年四个月严格的军官养成教育。民国四十二年八月毕业离校分发军中担任基层干部十七寒暑,继转任学校军训教官十三年至七十二年二月合计军中三十年军职年资限龄退伍,退伍不久,应堂姪国英校长之聘到新营市私立莒光工商高级职校任教兼任教学组长,仍是退而不休,教职工

  • 文章(肆、雜記類)梅坑我生長的地方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梁懷茂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梅坑 梁氏家族 崇本小学 从军 怒潮学校

    由于我妈妈亲和慈爱,辛勤劳苦,抚育老幼,加上茶寮子近在校傍,所以妈妈的苦心孤诣,经由学校师生的口诵心传,无形中塑造出一份平凡中的伟大,大家不问尊卑,不拘贵贱,一律以「文松嫂」尊称。「文松嫂」这个雅号,虽然通俗,虽是平凡,但她始终是我奋斗的活力,奋进的明灯。三、时局的转折我生长在如此不幸的环境中,可是我又是如此的大幸。茶寮子的生意,虽是蝇头小利,但在妈妈省吃俭用,周济倒也灵活,因此在我崇本小学毕业后才有机会去应考升学,三年初中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买书零用

  • 文章(肆、悼念鍾故震鄉賢專文)悼念鍾牧師破曉先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钟震 逝世 公祭 军校 职业学校 基督教 云龙桥

    一、前言钟故牧师峻父,原名钟震,字破晓,谱名观机,峻父乃皈依耶稣后之道号。世居江西省瑞金市城南溪子下。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于民国前六年,殁于民国八十三年九月十七日香港新界西贡「育乐神学院」牧师楼,同年十月八日于香港殡仪馆公祭。春秋八十九年。钟牧师与笔者认识相交,自其西冈军三分校服务,筹创「私立可大初级应用化学科实用职业学校」始。时笔者服务于三民主义青年团瑞金分团兼瑞金日报社编辑,迄今五十余年。多承诚信爱护,受益良深。近数十年虽各居港台,经函通来往不断

  • 文章歡迎撫州地區教育交流訪問代表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黄玠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教育交流 抚州地区 学校参访 台湾名胜 文教访问团

    国立中央大学、台北建国高中、溪昆国中、剑声幼稚园。桃园县立文化活动中心、建国中学、榭篮幼校。高雄立志高中等院校,两岸负责教育人士、认眞的、专业的交换教学心得,访问团一行对台湾学校的教学设施,校舍巍莪,环境幽雅与及尊师爱生精神,表示高度肯定。断言将可揭示与探讨家鄕教育未来发展趋向,积聚前人经验和观摩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推进家鄕经济、科技进步,提供智能支持,为文化建设培育优秀人才,以彰显不虚跨海参访之旨意。除了两岸文化学术观摩,紧接着参观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故宫

  • 文章(壹、論著評序)讀朱先淦學長「征塵瑣記」感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衛民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朱先淦 儒家 奋斗史 巡回教学 《征尘琐记》 怒潮学校

    新著之「征尘琐记」,均富立己立人效能。立功;则其历任军中要职,对勤俭建军,提高战力有恒久绩著,因获颁勋奖章无数。其能有如此成就者,体认约有数点:一、坚定的意志,刚强的毅力:凡作一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其这股力量,乃是幼时受艰苦的环境所养成、决心、毅力加恒心,对人的事业成就至为重要。盖一曝十寒,为山九仞而弃之,决不能成大事,立大业。二、好学不懈,力求上进:其自省立瑞师毕业后,因遇变乱,决志从军,考入「怒潮学校」来台,表现优异。复于四十二年考入国防部政工干部学校

  • 文章九江千年前的私立大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8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2-08-15
    关键字: 九江市 私立大学 学校历史 东佳书堂 家学

    延师课读,即穷乏之家,必当竭力培植,毋令可造就者无成。我族众均宜以此重务。」遂由家庭出资,创办两所级次不同的学校,低级的称「书屋」,高级的称「书堂」。除建有专用校舍外,并设置学田,以作为固定的教育基金。为了确保这一独特的私办学校持续并发展下去,在唐大顺元年(890),陈崇又亲自创立《义门家法卅三条》。其中,第8条、第9条专列关于「书堂」、「书屋」的规定。书屋设在紧靠住宅区的西侧,书堂设在远离住宅区之左侧20里东佳山下的东佳庄,故称「东佳书堂」。显然,义门

  • 文章(陸、人物傳記)郭建平先生遣稿(十三則)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郭建平 瑞金县立中学 学校教员 军旅生涯 祖宅 祖茔

    一、自述平生余姓郭,家派上境,以字建平行。生于民国十五年八月廿九日,现年五十四岁,排行第八,瑞金县象湖鎭夏塘村人。父蔚元先生,嫡母暨生母均姓刘氏,兄七人姊十有一人,妹一人,兄系大学、高师、小学毕业,分任军政敎职务,或从商。余幼入西杨小学,后毕业瑞金县立中学,曾任谢坊鄕中心国民学校敎员。娶妻黄美英生一女名蔼滨,子一名荣生。**叛乱,三十八年五月间,辞别慈亲、骨肉、妻子,迳赴南康唐江鎭,投陆军七十军一三九师四一七团衞生连,任准尉特务长。经赣粤战役,忠于职守

  • 文章(貳、故鄕懷憶)鮑坊洋岡下村剪影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典型农村 洋岗下村 民风 农作过程 学校教育

    立祠建庙、修路舖桥等公益事业,一经议决即行。凡财产争夺,债务纠葛,家庭不和等争端,一经劝解即息。一般靑少年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家户和宗睦族,守望相助,盗、刼、抢、杀之事不生,夜不闭户。当擧为绅长者,均能励忠重义,以身作则,谨就所知略擧数位于后:朱焕衢,字乃康,国立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国立北京工业大学前身),历任江西省立第九中学敎员,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政治部秘书,嗣因愤于赖肇周军长无辜被害,乃转任省立二中敎员,忠党爱国,作育英才,惜未届「而立」之年,即因疾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