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尊聞居士集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歐陽漸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尊闻居士集》 儒家 佛家 思想文化

    宜黃 歐陽漸西江學向上一着,馬祖、曹山、洞山、石鞏,授記應化,甚盛哉,得未曾有。儒而釋者,王半山、陸象山。陽明講學於贛,及門羅念庵皆是。然偏得玄理,不敢昌言佛;昌言佛者,最近世有瑞金羅台山,吾友九江桂伯華。台山精訓詁,嫺音均,能文章;伯華治經,專今文,而工詩。台山信因果淨土,究其所亟,在向上一着;伯華於因果淨土綦信,而由華嚴以直探秘密。台山不遇,發憤求友,窮走於四方,家庭衰落,不幸而蚤世;伯華不遇,發憤求友,窮走海內外,家庭衰落,而終身不娶,死於日本。台...

  • 文章(壹、論著評序)讀朱先淦學長「征塵瑣記」感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衛民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朱先淦 儒家 奋斗史 巡回教学 《征尘琐记》 怒潮学校

    穿,破了一补再补,最后成了乞丐装。书本也是一样,破了再补,字磨损了则借同学的书将缺字补上。至于工作;上山砍柴,下田除草,能干的活,都要上阵。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人生之三不朽。先淦学长,三者倶备。立德而言;其服务军中为官兵褓姆,同甘苦,共患难,处理问题,以仁为怀。且乐善好施,济助苦难,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胸襟。立言者;其担任各种讲习班及巡回教学,以励忠坚志团结军心为职志。又汇编「庄敬自强」专书,修编「保防教材」,及「空军幼校学生生活辅导」教本等,以及

  • 文章(玖、詩詞:)一、詩 留別宜黃余子誠先生二首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羅有高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沧江 扁舟 儒家 地方志 居士集 诗词作品

    其一崛起滄江一箇人,無明杳窅接清塵;牆東見月扁舟遠,晝外明爻得解神;似我已同芻狗棄,多君暫與木雞隣;何時石筍成農隱,細味程朱課日新。其二我逃於釋子為儒,體貌充盈戰勝腴;觀化已醒蕉鹿夢,執身常若橛株拘;高標古格穹雲水,懶逐時賢判主奴;鳥尾他年容造訪,不妨僧服話黄虞。※此詩載宜黃縣志。民國九年楊紹耕、劉雅堂、鍾鼎勳、羅積深諸鄕丈重刻尊聞居士集時,由邦道詣南京支那內學院,乞宜黃大師歐陽竟無先生作序。承大師與先師周少猷先生誦示,並已補刻入集。惟因年久,不諗記憶有...

  • 文章陶淵明的人品與復興中華文化的關係(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陶渊明 学术思想 儒家思想 道教 东晋 文学作品

    影响世局之力量最大者,要算儒、道、墨、法等四家。但是,这里与本文有关的,仅限于儒、道两家。特将这两家的要旨和功效,简述如次:一、儒家:此派创自孔子。他的思想,始于「正心」「修身」,终于「治人」「救世」,幷揭示以「仁」为中心。注重现实,勇于负责,保持着乐观和进取的态度。二、道家:此派创自老子(李耳)。他主张废弃「礼教」「法令」,听其放任「无为」,顺应「自然」。淸虚自守,卑弱自持。思想消极,囘复太古的纯朴状态,足以阻碍社会文化的进步。儒家学术思想,既近情合理

  • 文章婺源純鑑先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蕭道安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詹纯鉴 人物事略 婺源乡贤 儒家思想 人生哲学

    婚配,在比发展事业,现已儿孙满堂。盖纯冰女士幼年本是问题女孩,其父母无法管敎,全交其兄长一手敎育,培植成器,足见先生对敎育青年,爱护青年具独到之功。先生本儒家思想,从不忘本,祇知敬天祀祖,不涉其他宗敎。一生服膺 国父人生以服务为目的遗训,以及人定胜天,人定胜神之科学论证,而力行之于一生,始终不渝。廿五年,镜公学成回国,正是抗日战争前夕,国家处境艰危,内忧外患,大好河山万万里,时在动荡之中。先生帅气持志,以报效党国自许。返国半世纪来,在各种工作岗位上,不辞辛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