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昌县凤岩青雨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廣昌台辦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龙凤岩 青雨寺 龙凤茶

    凤岩位于江西省广昌城西北十五公里的东华山下,是广昌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又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关于凤岩的来由,在民间有一个美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云游僧人路过大陵,在群山怀抱、绿树成荫的峡谷里,发现一个能容纳千人的岩洞。这里四周古树参天,环境幽静,正是修心养性之地,遂结草为庐,驻脚山岩。次年春天,在荒野的水草地上撒出圣果——莲子。不久,这莲子便发芽、生根、长叶、开花。荷叶表翠,莲花婷婷,芳香四溢,犹如蓬莱仙境,吸引众多乡民前来观赏

  • 文章(壹、史地零縑:)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繩逵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地方民俗 雾山 真君阁 龙珠寺 龙山庵

    可得而闻矣。浮波烟艇,即浮波渡口昔日渔舟麕集之处,晚间灯火明灭,立上游云桥上及两岸观之,别有一番情趣。入民国后,河床淤浅,不能行舟,此景不复存矣。其余四景无大变动,亦无特殊引人入胜之处。其他如距城东五六里之乌仙山,六月花公花母诞辰,前往朝拜者,络绎于途。风景亦佳,在山上可俯瞰县城,楼台参差,绵江如炼。雾山,北距县城廿余里,风景优美,为本县佛敎重地之一。地灵人杰,民国开科状元考选部政务次长周师庆光,其祖居即在山下,故其别号为「务山樵」。猫子寨在黄安鄕,为眞

  • 文章(拾壹、雜纂)霧山聯草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雾山 瑞琳法师 佛法 法会 寿诞

    雾山庵七十一年四月瑞金故里雾山,形势颇类飞凤舞,咸称凤嶂。淸顺治间,朱仲铨(世官)孝廉读书其中,始榜曰雾仙山。有香罏砦、犂壁砦、仙女池、谢寳仙翁墓、靠椅山、老虎岉、灵觉山、院坑溪诸胜境。庵已夷毁,近年人心渐稳,闻略修复,延故瑞琳法师之徒常明住持。族弟邦琼世居山麓求书匄联,率寄四则备写。凤并飞翔,松窦罗巖环碧嶂;雾云相布濩,緜江贡水映仙池。愿众生,广植福田,净修三业口身意;资般若,同登觉路,礼敬十方佛法僧。观法界音,广大慈悲消苦难;应羣萌感

  • 文章旅台一甲子返乡抒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8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龙珠古塔 龙珠古寺 感怀故乡 期许和平

    一日还」。此时才真正体会古人思乡的情境。古塔重修,风彩再现珠古塔,原名赤珠塔,位于城区西面,临绵江之滨,是瑞金地标和胜景,始建于明朝万历壬寅年(公元一六〇二年),迄今有四百多年历史。塔顶生长五棵油戳树,傲然而立,日夜亲近大自然,也时刻竭诚的护佑黎民百姓。二〇〇七年八月重修古塔,把该五棵奇树移离古塔,裁植于附近林圃,再长新苗,也更贴近人群,吐露芳香。古塔为砖石结构,高十余丈,因年久失修,已倾斜半身,经修葺后,塔身直立,外墙粉刷赤白相间方格,显得格外雄伟壮丽

  • 文章河书院春满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河书院 万载中学 往事追忆 母校变化

    万载 王水宝立夏时节,风爽气清,我沿着河,来到了江西万载县康乐八景之冠的「河晚渡」。那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河书院,现在的万载中学,就座落在这古渡口旁。绿杨烟中,渔樵醉归,杏花丛中,书声琅琅,不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走访万载中学的情景……那年,也是立夏时节,我来到河河畔,伫立在古渡口旁,举目四顾,祇见河波光粼粼,白帆片片……当年,在河书院读书的、现旅居台湾的诸位鄕亲,正是从这古渡口,和亲人们「执手相看泪眼」,而挂帆远行的。「长桥晚景添诗意,古渡重阳

  • 文章宜黄县民间艺术拾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汪發蘭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龙灯 盘灯 花灯 吊灯 焰火

    灯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元霄,县城及一些集镇有舞灯的习惯。灯由头、身、尾组成。每节灯内点有特制的油纸撚,舞动而灯不熄。灯前面还有牌灯、狮象灯、高跷、旱船、蚌壳灯等开路。舞灯时,一人执珠(绣球)引至各户厅堂参拜后,头戏逐珠,身、尾随之翻滚,忽左忽右,时腾时伏,并有锣鼓、唢呐、丝弦伴奏,热闹非凡。城南乡井村的双灯,两条灯同时起舞,表演「双盘柱」、「打结过舱」、「抢劫火球」、「扭丝」、「打花」、「钻沙」等套数,舞灯人还可站在条凳

  • 文章高安錦江風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仲鈺 出版时间:1968-08-02
    关键字: 锦江 龙舟竞赛 风土习俗 回忆故土

    锦江输入县城,为鄕民年节乐于竞购的产品。锦江上游系有浮桥,是两城县民往来的捷径。河的下游,建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据传说将近有三百年的历史。它代表了全县建筑物的精华。桥型有十多个拱形湾曲的孔道,船只都由桥孔穿越而过。河中如遇涨水时期,水位无论激增多少,桥面从不被水湮没,桥孔仍可飘过一把木杓。传说似乎近于神话,但事实的确如此。五月的锦江河畔,更是一个光辉多彩的季节。每年端阳节的舟竞渡,就风魔了各个鄕鎭,带给县民狂欢活跃的心情。依照传统习俗,农历五月初一,县城便有

  • 文章(肆、悼念懷親)三次回鄉祭祖探親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鍾季斌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祠堂 祭祖 百岁匾 龙珠塔 八镜台

    吾等早已在家相候,燃放鞭炮迎接。五年多不见的祠宇,见匾额上的较多,更显肃穆,引我无限的哀思。其第二次回鄕时,我夫妻和兄嫂一同陪伴慈母同往,并为她老人家在祠堂上百岁匾;如今母亲寿匾仍高挂栋梁,二年多前,她老人家一百零一岁高龄时病逝驾鹤仙逝,今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仰望着慈母的寿匾,内心感触至深,一阵心酸,不禁泪流湛湛,我有亲不在无以为孝矣。抵鄕后的第三天,在祠堂内席开十桌,宴请叔、侄辈以及亲友。在鄕的一周内,曾往合鄕田背村益昌堂吾姊家中作客,姊夫步荣燃炮欢迎

  • 文章談江西許真君略歷與鐵樹鎮妖神話故事(十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帥學富 出版时间:1970-06-02
    关键字: 许真君 慎郎 入赘 金陵人 黄牛

    眞君曰:「或此孽瞰我等在此,又往豫章,欲沉郡城土地,未可知也。莫若且囘家中,觅其踪迹,如果不在,再往外获之未晚。」于是师弟们一路囘归。却说孽精砚池变去,又化为美少年男子,逃往长沙府。闻知刺史贾玉家生有一女,极有姿色,怎见得:眉如翠羽,肌如凝脂,齿如瓠犀 子如柔■,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说甚么汉苑王嫱,说甚么吴宫西施,说甚么赵家飞燕,说甚么杨家贵妃!柳腰微摆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裏嫦娥难比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孽遂来

  • 文章綿江亭剪綵記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绵江亭 龙珠公园 同乡 捐款 文物保护单位

    瑞金 杨衍畦二〇〇二年之秋,江西瑞金市辟建珠公园,地广数千万亩,规划营建名亭十座。他日亭台连云,奇花竞茂,将成为我赣南最宏伟之名园。瑞金旅台鄕亲人士闻讯,欣慰何似,回首家山,麓绕塔影,怀鄕情切。鄕贤杨世焕首先响应,发起筹建绵江亭一座,得旅台同鄕会理事长刘登连联名相助鄕众,踊跃乐捐,集资人民币四万三千元,更喜由市政府出资配合百万,筹建三年,今已竣工,蔚为大观。已定于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举行盛大之落成剪彩庆典。这一天,上午十时半,专程从台湾返鄕之捐款人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