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年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捌、詩詞)江西省立瑞金師範學校校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楊繩武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师范学校 校歌 青年 救国 教育事业

    靑年靑年,堅苦卓絕,救國任仔肩,從根救起,敎育當先。建設新中國,三民五權。東南重鎭,閩粤毘連。缽山綿水,絃誦興焉。濟濟多士,莫辜負國家作育,努力爭作祖生鞭。四維八德,國訓昭烈,人倫師表,學養修全。勖他年,扶植敎化,開來繼往,立地頂天。

  • 文章(肆、悼念懷親)追憶楊縣長慶珊先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世錦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杨庆珊 乡贤 县长 文书 铅山县 青年俊彥

    接触,但凭直接观感记忆所及,略述我对杨县长庆珊先生之行谊与感念:㈠照顾鄕人不分姓族:我们四人到达铅山以后,陆续来铅山县政府找工作的,络绎不断,各姓族青年俊彦都有,记忆中有:胡廷材、杨家麟、钟子魁、杨荣通、钟天锦、杨世霆、杨衍畦、钟秀清、曾能榜、杨庆瑷等限于记忆及篇幅,不克一一记述。总计准在数十人,他们分别任职于县政府、税捐处、田粮处、民教馆、农业推广所、县立中学、电信局、区鎭公所各阶层都有,盛极一时。(待续)

  • 文章「霜葉紅於二月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文赳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浮梁临时中学 失学青年 校园建设 名师执教 人名单

    一九四一年,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疯狂蹂躏中华大地之际,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岌岌危殆之中。尤其是日寇侵入的沦陷区,更是苦不堪言。就在这一年,江西省教育厅决定创建省立浮梁临时中学,专门招收沦陷区的失学青年。斯时斯举,其意义自不待言,其影响亦未可估量。这年十月开始筹备,筹备主任由刘伍夫(浮梁师范校长)兼任。十一月,省教育厅即委派黎坤宏为校长。黎先生富有办学经验,更有刻苦精神,这所学校很快就初具规模:校舍设于景德镇都昌会馆,招收初一、初二新生,假陶瓷职业学校上课

  • 文章(叁、敎育:)「怒潮」軍政學校創校簡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怒潮学校 青年学生 作战体制 现代战争 往事回忆

    中華民國卅八年夏天,國共「和談」破裂,**渡江,我國民革命形勢大逆轉之際,國軍第十二兵團轉戰贛南。當時局勢危急,兵團司令官胡璉伯玉將軍,爲防萬一陷入重圍,乃計劃於閩、粵、贛邊區作久戰之計,首先策劃擬設立閩粵贛邊區軍政幹部學校於我瑞金,以招收戰地靑年學生,期以培植革命幹部,重整革命軍聲,將與**作殊死之決鬪。正當暴風疾雨,革命局勢大挫敗,我軍政土崩瓦解,許多應負國家重責者,及官僚政客,或遠走高飛,或競相投靠,出乎意料之外,却有許許多多尙未擔負國家重任的靑年學生...

  • 文章驻湖洲、忆往事——青年军回忆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甘煌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湖州 抗日战争 青年军 夏令营 往事回忆

    上饶 甘煌热血凝长虹,青年十万军;敌骑躁吾土,全民仇恨同!忘家思报国,投笔纷从戎;切莫轻书生,抗日作先锋!抗战胜利后,二〇八师自江西黎川拔营,开赴福州,待命接收台湾。其后,因故变更行程,转而到杭州。而六二二团(团长王大钧),则驻于湖洲(吴兴)。肩扛鎗,背揹包,步行数千里,历时一月多,长途苦跋涉,历尽劳艰辛!为真正接受「大时代的考验,在洪炉中锻炼」的一群。抵达湖洲,已是卅五年元月底。这时正是腊鼓频催,山枕寒流,水垫冰河的季节。但由于我们青年军六二一团的到来

  • 文章懷念玄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王卜珊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廖玄 锄云馆 农村青年 学生 往事回忆 诗词作品

    龙南 王卜珊玄哥,是龙南东安鄕鸦背廖家,与成溥老师同鄕同宗。廖玄,是他的学名,汉鹏是他的原名。大陆撤守前,玄哥以半身不遂之身,坐鎭龙南西门一角之地,三间瓦房指挥三南通讯工作。三南父老,以及青年,无论在城在鄕,无不知「廖玄」其人者,其盛名可知。而其忠爱党国,忠于领袖之诚悫,实有令人怀想而不能已于言者。余十四岁(民十八年)拜于鄕贤成溥老师门下,学读古书,学作诗文。成老设帐于东门廖氏宗祠。一时城鄕子弟,望风来学者,颇不乏人。如里仁李道源、李运初,山下李方为兄弟

  • 文章金戈鐵馬憶當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知识青年 从军救国 军事训练 抗战胜利 复旦大学 教育事业

    分宜 鍾鳴鳳一、奮臂雲興民國卅三年秋天,就讀江西省立宜春鄕村師範高中一年級。剛滿十八歲,參加了三民主義靑年團。當時國家處境岌岌可危。十月廿四日,蔣委員長發表吿知識靑年從軍書,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靑年十萬軍」,號召知識靑年從軍救國,爭取抗戰最後勝利。其時歷史老師黎世芬,就利用上課,或在總理紀念週上,以其淵博的學識,雄健的口才,強調靑年與國家的關係,鼓勵同學踴躍從軍。乃謂響應從軍,可一舉兩得,不但可以救國,而且還可以創業。年輕學子,無不爲之感動。於是奮袂...

  • 文章抗戰八年親歷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劉力青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宣传 敌机轰炸 合唱队 谍报人员 青年远征军

    游击队乘夜推进至鹰潭对岸夏家埠河边以土砲七、八门,点火齐发打击日军,迅速撤退,打了就跳,翌日敌军以砲火掩护强行渡河将附近十里内民房烧毁殆尽,又添见日军之暴行。十、随船进出鹰潭街区:日军不支后撤消息灵通,村民一部共乘一小船进出街区将商家因战乱遗弃物品搬走。国军亦占领河边一山头用轻机枪向对岸扫射亲临战地子弹头顶飞过,遭逢战火经验难得,又曾见信江中漂浮武装士兵尸体数具,随波逐流。参、参加抗战行列一、参加青年远征军:民国三十三年四月适在私立象山中学就读,抗战已进入最

  • 文章懷念吳英荃先生(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馬肇選 出版时间:1970-05-02
    关键字: 吴英荃 友谊 新闻局 新生活运动 新闻训练班 青年军

    一「人生畢竟是相當苦痛的,這不單單祇是由於它本身苦多樂少。」這是吳英荃先生令我時時追念的一句沉痛至言。他的本意是告訴我,一個人的行爲和意向,往往需要從表面上拆開來,遠遠的好像是不容易、不能夠或不曾粘連在一起一樣。心裏想要的,很可能永遠得不到,必須做到的,又可能是心裏很不願意的,但是爲了尊敬別人,爲了尊重自己,又得表示這一切都出自本人的心甘情願!因爲,人生常常需要在犧牲中才能發現它更高的意義,而且人生本身,幾乎就大部份被包含在這些各式各樣的犧牲之中。所以他...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