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难民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廖省耕先生小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廖省耕 难民营 香港 金门 去世

    进退两难,乃设计于战乱中辗转前往香港,以避秦乱。抵港后,大陆已吿失守,一时又无法来台,不得已暂居香港调景岭难民营。身处异地,辄感失根之叹;遥望故园,常兴芜城之悲!迨四十一年八月,奉准来台,蒙政府妥善安置,转往金门战地,在福建政府**救国军闽南地区司令部担任会计工作。翌年以绩优调金门烟厂以荐任职会计员实授,其后奉准退为备役,携眷返台。承当时考选部次长孙轶尘先生之推介,参加该部新进人员考试,幸蒙录取。初以人事冻结,暂任临时工作,四十八年春以委任实授,五十年

  • 文章憶南昌·感師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鍾文郁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同乡会 飞机场 难民 师范学校 九一八事件

    瑞金 钟文郁我生长在瑞金县壬田区雅池湖村,数代农耕,苦不堪言,民国二十年秋,闻红军(中共)将到瑞金建中央政府,大家忙于逃命,我才十四岁,虽家无地方干部,也无钱放高利息,只好跟随全区的叔叔伯伯约百余人,先逃往广东省境约一年后,再由汕头经上海至九江到南昌,住进了瑞金同鄕会,当时生活困难,幸中央政府在蒋前主席(中正)领导之下,计划在南昌郊区兴建一座模范飞机场,以防范日本军继「九一八」侵华之后,再侵略我华中地区,因此我们逃难来南昌的难民,经核定凡二十岁至六十

  • 文章(肆、人物傳記)憶先父二三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鍾運樹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钟景辛 中国功夫 地方武装 抗日战争 收容难民

    了。民国二十六年,芦沟桥事件发生,抗战八年,国内军民寝食难安,东南各省相继失守,因日寇造成灾祸,至为惨重,离鄕背井,逃避战祸者,数不胜数,那时灾区难民流向华中华西一带,吾父目睹惨状,十分同情,自动为之准备房舍,收容难民,并个别辅导就业,工商耕种,按其志趣,无法谋生得到收养者,多为潮汕籍的老弱男女,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未能得到安顿的,犹有不少。至三十四年,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吾父为之筹集川资,一一遣归,彼等离开时,个个频频道谢,感激不已。囘忆吾父生前,组队抗共,保衞鄕土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