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谚语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西谚语乙束(续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11-02
    关键字: 谚语 风土 俗语 趣闻

    端羣女史,名方,江西新建人。曹範靑先生之長女公子。範靑先生在辛卯中擧後,即服務桑梓。曾主持諮議局,並赴日本考査政敎。思想開明。所以端羣女史能在當時風氣未開之內地,完成學業。端羣女史於民國六年畢業於南昌女師,即留校服務。八年江西敎廳保送北京女高師肄業。畢業後即在平津靑島等地任敎。民國二十年任山東民敎舘工作。在濟南與王壽康先生認識。壽康先生號茀靑,河北武邑人。畢業北師大。二十二年同赴北平,從事敎育工作。二十四年在北平結婚。抗戰期間,同在第三戰區從事抗日工作。...

  • 文章江西谚语乙朿(续廿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谚语 方言土语 江西

    八三三、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八三四、看事容易做事難。八三五、人死如燈滅。八三六、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八三七、痴心女子負心郞。八三八、皇天不負苦心人。八三九、苦盡甜來。八四〇、吃桐油,嘔生漆。八四一、先苦後甜,富貴萬年。八四二、爲誰辛苦爲誰甜。八四三、餓不死臭虫,苦不死老牛。八四四、世間沒十全,觀音菩薩赤脚坐蓮。八四五、閒來無事話神仙。八四六、嫁鷄跟鷄,嫁狗跟狗。八四七、做一行厭一行。八四八、想得開過得來。八四九、好吃懶做老來苦。八五〇、鏡子裡的錢,看...

  • 文章江西谚语一束(续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10-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风土习俗 地方特色

    二四三、牆上一棵草,風吹兩邊倒。二四四、賭博場中見性情。二四五、不是孝子,難作忠臣。二四六、狗是忠臣,貓是奸臣。二四七、先謀家狗,後謀家財。二四八、打狗欺主。二四九、好狗不擋路。二五〇、離了狗屎,不成花園。二五一、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二五二、貓不髒天,狗不髒地。二五三、狗口裏長不出象牙。二五四、好吃的菜,不放筷。二五五、好吃不留種。二五六,好事多磨。二五七、好心有好報。二五八、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二五九、恨鐵不成鋼。二六〇、不是寃家不聚頭。二六一、黃...

  • 文章鄉故叢談(四)彈棉花者——劉師傅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弹棉花 谚语 师傅 雇主 手工业 地方志

    夫彈棉花之爲技,勞且損身,惟江西人競習之,傳益廣,馴至江西棉被店之招牌,徧及國內外,以雩都、樂安二縣人爲最。其爲業也,有開設商店承攬者;有受僱住戶操作者,雖作業方式不同,而爲人服務之目的則壹焉。師傅,劉其姓,方卿其名,耕讀相承,世居鄱邑城南下岸村,其附業以善彈棉花稱。嘗應僱主之請,携一學徒及其器械與俱,登門作業。始則課徒盡軋棉花種子,次論及棉花斤兩,鄕諺:「四兩棉花不輕彈」,固多善。當僱主告以棉花用途後,劉師傅乃稍事部署,背其彎弓,操其筯絃,執錘附棉而彈...

  • 文章豐富多彩的九江食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饮食文化 烹饪方法 地方风俗 地方菜 餐制 谚语

    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人類進行各種文化活動的前提,俗有「民以食為天」之說。九江自古就是「來商納賈、亦一都會」,九江人在特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下,形成了一整套包括食物的原料和結構、食物的烹調方法、飲食器具的類型、飲食的方式和餐制的飲食習俗,其具有濃重的九江地方風格和特色,展現了不同生活場合的不同情趣。九江人的主食歷來以植物性食料為最,而米、麵是其中的兩大類。傳統的米、麵食品主要有米飯、米粥、米粑、米糕、豆折、湯圓、粽子、餃子等,常年又以米飯、米粥當家...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