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纪念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烈鈞的書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李烈钧 书法 对联 纪念碑 周年纪念 革命烈士 军旅生涯

    游人更增游兴,使美景更添情趣。第三处在九江甘堂公园蔡公时烈士纪念碑上,蔡公时是李烈钧早年的部下,又都是九江老乡。他在一九二八年「五三惨案」中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于济南,李烈钧为蔡公时像赞题书:「外交史上第一人。」原迹留存台湾,今纪念碑上仍存此题刻,是为行书,字体中心紧结,外向四开,笔划长挺,纵横奇倔,运笔缓慢有力,颇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的笔意。第四处在贵州镇远中河山畔香炉崖上,五个大字为「乾坤之钓竿」,是一九二〇李烈钧镇守镇远时题写。这里山清水秀,巨石当立,上丰下削

  • 文章峽江自得堂建築經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峡江自得堂 建筑经过 抗日战争 返乡纪念

    硕士又博士,未将国学荒,著述兼讲学,中外常年忙,桃李满天下,文武各相当,博士敎立言,将校保国疆,期待所有学,弟子再传扬。一生历军敎,双亲兄嫂亡,功德言虽立,愧久未奔丧,亲恩未能报,建立纪念堂,廖表思亲恩,后人希勿忘,身虽居海外,心仍在家鄕,子孙亦远游,侄保自得堂,香火不可断,忠孝绝勿忘,忠孝传家匾,万载留名扬。后语拜别双亲,奔走革命救国,六十年来,深感愧对父母养育之恩,两岸各不相通,哭又奈何?丁卯年夏与侄逢孝斌姬,己巳年夏与姪九祥侄孙果仁果实重逢于香港女京桂

  • 文章(叁、敎育:)憶瑞金縣立中學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鍾蔚暉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县立中学 母校 绵江中学 乡贤 纪念会 校歌

    归功于故校长刘惟甫先生之辛勤播种,想必彼亦含笑于九泉。因建议来台瑞中校友于故校长刘公惟甫忌辰,集合前往台中宝觉寺擧行纪念会。以聊表木本水源之意。値逢春节,遥忆母校沦陷铁幕亟久,如今必定面目全非,将来光复大陆之日,愿吾辈重建。玆记校歌歌词与校训于后:校歌:「钵岭耸翠,绵水漪涟,山川灵秀,文化丕振;恢宏内美,重以修能,成为大时代的青年,努力勉旃」。校训:「诚慎爱美」。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曾大父小溪府君家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鍾文秉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钟观濂 贡生 拒重贿 青天 石桥 纪念碑

    蔡所为,拒重贿,明断于归王氏。邑人大服,传为佳话。在任三年,淸愼廉明,德政非一。瓜代之日,士庶夹道欢送,立去思碑多处,并于琴堂树「靑天悬镜」匾,以永棠思云。未几,晋知永春直隶州,州在泉州府西北,位桃林溪北岸,辖德化大田二县。莅任,政通人和。溪流漭,舟渡维艰,州民倡修石桥,而工程浩大,捐募数微。府君慨允,全力搘助。落成于桥中建亭立碑,纪念府君。所有州县政绩,具载八闽志乘中。致仕归,于云集墟,跨緜江筑石桥数十丈,为太夫人祝嘏,额曰「长寿」。诗云:「孝思不匮,永

  • 文章(捌、诗词:)宾兴祠重建县参议会大厦落成纪念颂词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宾兴祠 中秋 文献 纪念颂词 绵江

    ㈠瑞金縣旅省同鄉會敬頌戊子中秋十年兵燹,玉石俱焚,莽莽山河,鬱氣氤氳。懿歟黌宇,欣看重建,美奐美侖,弘我文獻。室有淸音,鏘然變徵。濟濟多士,景行行止。南望枌園,如日之升。氣象復興,云胡不喜?㈡江西鹽務局楊局長興勤頌詞緜江名郡,襟粵帶閩,山川毓秀,薈萃人文。養賢勸士,會剏賓興,英豪輩出,拔類超羣。祠宇規復,議壇煥新,永昭忠義,團結精誠。勝利前奏,觀光親仁,長留鴻爪,益佩經綸。㈢邑人泰和地方法院鍾院長文柏頌詞綿水流芳,筆峯聳秀,俊傑蔚興,令聞在舊。立祠崇賢,...

  • 文章(捌、詩詞:)乙卯冬作雲海蒼松圖壽鄉友王士菴先生六秩晋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怒潮军政学校 从军 故乡 结婚纪念日 生日 乡亲

    離亂萍逢亦宿緣,那堪鄕井話桑田;祝君雖老爲廬阜,雲悔蒼松不紀年。沁園春前人民國卅八年,**禍國,故鄉淪陷,在離亂中與閩隨龍岩張品三先生八小姐竹君結褵,並相偕從戎救國,西胡璉兵團怒潮軍事政治學校來臺。念竹君茹苦含辛,撫育諸兒,今逢婚期廿七週年曁其四十四歲生辰,感懷往昔,特譜「沁園春」誌慶憶昔良辰,詩詠關睢,恁羡新人。恨連理才結,骨肉又分;披星戴月,萬里征麈。板蕩中原,萍飃海澨,幸有桃源堪避秦,流光轉,嘆鷄皮換舊,鶴髮添新。鄕親,散淡如雲,怎料咱家駒成隊陳。願...

  • 文章(陸、序跋:)書「東山公祠堂聯」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东山公祠联 祖功宗德 废除科举 中学 纪念

    瑞金朱坊村东山公祠联:东风吹卷浮天雾,山水涤清障日尘。敦本堂联:敦诗书而说礼乐,昭奕代祖功宗德;本学问以成事业,卜前科秋解春元。鄕丈朱和卿先生,讳先錞,一号先纯。嫺制艺,擅诗文,淸季以学名振军应州县学试,卓蜚声誉。居贫,屡为人入场捉刀,成秀士,而科擧乍废,竟自侪白衣,里闬咸嗟惜。尝肄业赣州章贡中学堂,以无意仕进,遂杜门耑攻堪舆之学,造诣深邃,卜筑建茔多吉地。昔撰东山公祠堂联,文孙国璋校长诵属代书,备神州匡复,重为镌刻,资作纪念;取便庋藏,辄写尘此纸,尙乞

  • 文章人溺己溺話救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洪涝灾害 救灾行动 文公纪念堂 乡情乡谊

    工具堵塞缺口,(因米漂水有膨胀作用,与沙石等结合,水泥与面粉遇水即溶化而无效)的救灾措施,终于保住长江岸堤,否则江岸全崩,为祸之烈不堪设想。而对受灾之民,因社会经济甚为稳固,连年积谷饱和,及时配粮赈灾,使灾害减至最低限度,未发生过去难民逃荒拥向都市求活情形。若仍如过去十余年前之政治情形,倒堤势必死人千万以上,饿死灾民尤难估计,此则不能不拜邓氏政策大转弯之赐。四、文公纪念堂瞻拜我至赣南,深以赣州、泰和、及吉安等地今昔大殊,尤以吉安市肆繁盛,泰和则为至井岗山之

  • 文章一座普通的墓碑,一個不尋常的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沈家保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墓碑 孙家山 抗日战争 家庭逸闻 纪念墓碑

    九江 沈家保在九江市廬山區新港鎭長嶺口村與九江石化總廠的交界處,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孫家山。山上種了些松樹、杉木,也沒有什麼獨特之處。但十里八村的鄕親們都知道,在這茂密林中的茅草深處有一位老人的墓非常特別,在這個普通老百姓的墓碑上刻有曾經權傾一時的蔣介石親筆題寫的悼辭:「淑訓猶存」四個大字。歷經五十五年的雨雪風霜,墓碑已有些風化剝落,斑駁難辨。但它卻攜刻了一段屈辱、悲痛又鮮爲人知的歷史。爲躱日寇逃亡投子一九四二年是日軍侵華最猖獗的頂峰期,大半個中國已...

  • 文章相聚總談天下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林遠琪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家乡 诗词 风景名胜 灵鹫寺 纪念碑 感怀诗

    间,万仞奇峰去复还;灵鹫自从西域降,飞翔到此结禅关。」芝山亭和纪念碑「辜负昻藏七尺躯,毕生飮恨痛奚如;生来傲骨自峋嶙,国步方艰待来者。」「自古奸人多杀忠,风波亭上起罡风;历史遗憾无穷读,应有明昭雪义冢。」这是广丰名士杨公芝山先生遗留下来的两首感怀诗。杨公芝山先生于民国二十年前后的二十年间,在广丰,在赣东,甚至扩及其他地区;其名声,其德望,很是获得广大人们极其崇隆的赞誉的,诚有「潇洒清名映士林」的辉煌风彩。究其原因,乃因杨公是一位具有高标准的「仁以为己任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