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举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書雜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劉棨琮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南昌 滕王阁 刘诰 科举时代 对联

    ×××某年秋,劉誥旅次南昌,時膝王閣旁有新落成之尼姑院,大張華筵,仰慕劉之文才,請其書聯?劉至,援筆立書聯云:「筆直一條;敞開兩扇。」衆觀之以其顜頇,蓋疑其暗射男女之羞也,但都未言。席散,劉酩酊大醉,復索筆書曰:筆直一條西天路;敞開兩扇大千門。一時賓主盡歡,引爲士林美談。×××科擧時代,考生離鄕背井,嘗飽受舟車勞頓之苦,昔時有五六人結伴搭一小帆船赴尋應試,抵達九江尙有十里之遙。時船夫對乘客諸生曰:「余出一聯,汝等任何一人能應對者,則船資全免,一律不取分文。」遂...

  • 文章天國眇目劉狀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周新邦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科举 刘继盛 状元 人物考证

    永新 周新邦「天國」三年(卽淸咸豐三年,西曆一八五三年,「天國」係太平天國紀元年號),太平軍攻下武昌後,聲勢之壯,已使淸廷震驚。洪天王爲光復漢室計,特令開科取士,選拔人才,仍照淸制,設有文武狀元、榜眼、探花等名目。這是天國開科的第一次。這科的文狀元,卽永新少負才名之劉先。惟據坊間洪秀全演義所載,指爲湖北興國州人氏,殊失史實。按劉先字繼盛號輝先,永新東鄕溶江人,人以其眇一目,故又以眼子先生呼之。家貧賴舌耕自給,性豪放,博覽群籍,少以才名噪於鄕里,且尤工聯語...

  • 文章話説吉水人文甲天下(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5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吉水县 科举名人 兴学 重视教育

    罗汝敬、王省、王艮、胡广、邹缉、毛伯温、罗侨、周延、李中、罗洪先、邹元标、曾同亨、曾乾亨、张宗琏、李邦华、李日宣、李献可、刘观、杨引、刘应秋、刘同升,罗大纮等二十四位吉水被编入《列传》,有解缙、廖钦、张伯颖、陈诚、周忱、熊概、钱习礼、罗通、周叙、廖庄、刘俨、毛伯温、彭教、王龟年、颜皞、周述、萧宽、周子恭等十八位吉水人被编修入《志》[2]。吉水历代邑宰,均以兴学为己任。宋天圣四年(1026),县令张浦建儒学于县城。隆兴、庆元间,几度扩建。大德五年(1301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考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科举 创办私塾 筑路铺桥 书法 工厂

    先祖父啓嵩公,世居瑞金縣飽坊鄕洋崗村。擧四子,譜序:繼逢、繼逑、繼遙、繼燧、燧公卽先考也。生於淸光緖七年。資賦聰颕,讀書行文,略啓卽通。本可中式秀士,適科擧廢,乃集資創辦私墊,作育綦衆。生性敦厚,崇德尙信,惟體質較弱,勤勞樸實,擧止謹嚴,見之肅然起敬。鄕人有齟齬紛爭者,卽秉勸和,解鬪息訟,咸頌其德。遇舖路築橋,修建祠廟,多身先倡導,慷慨解囊。某年大伯父返梓,不幸病故,其在福建連城縣賴源村所開設之景泰商號,囑先考續營。及至、所有貴重財貨,被竊一空,乃惜貸資...

  • 文章(陸、序跋:)書「東山公祠堂聯」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东山公祠联 祖功宗德 废除科举 中学 纪念

    瑞金朱坊村東山公祠聯:東風吹捲浮天霧,山水滌清障日塵。敦本堂聯:敦詩書而説禮樂,昭奕代祖功宗德;本學問以成事業,卜前科秋解春元。鄕丈朱和卿先生,諱先錞,一號先純。嫺制藝,擅詩文,淸季以學名振軍應州縣學試,卓蜚聲譽。居貧,屢爲人入場捉刀,成秀士,而科擧乍廢,竟自儕白衣,里閈咸嗟惜。嘗肄業贛州章貢中學堂,以無意仕進,遂杜門耑攻堪輿之學,造詣深邃,卜築建塋多吉地。昔撰東山公祠堂聯,文孫國璋校長誦屬代書,備神州匡復,重爲鐫刻,資作紀念;取便庋藏,輒寫塵此紙,尙乞...

  • 文章(陸、序跋:)跋「書東山公祠堂聯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朱學瓊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东山公祠联 乡贤 诗文 科举 白衣 孔学

    和卿公昔撰東山公祠、敦本堂聯,鄕賢周慶光先生爲之作書,並繫之以記,備言公嫻制藝、擅詩文、精堪輿:可謂知言,第未詳其細節耳,請補述之。公於書無不觀,熟誦詩文三千餘篇。寄讀高峯菴,去家可廿里,每之菴,且行且誦鄕所讀書。袖米盈握,成誦一篇,去米一粒,至菴下,有餘米,則居路側,復誦書,必米罄乃入。每至夜分,誦聲不絕,人以爲鬼,好事者燭之,乃公也。公所爲文辭,深閎奇肆,而以氣勝,時賢罕出其右者。每試,輒筆掃千軍,因自號振軍。居家貧,屢爲人捉刀場屋,皆中式,成秀士。...

  • 文章故鄕彭澤縣素描(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愛華 出版时间:1968-02-02
    关键字: 彭泽县 科举 风俗习惯 春节习俗

    不説本縣,別的村莊,就是離我家兩華里的許家壩村莊,自歷代科擧以來,出過七名進士,在清朝末年間,該村有位父與子先後都考中翰林,這也説歷代科擧未曾有過的奇遇,清帝特賜父子翰林匾額,懸掛朝廷,以激後進。為了證實此事是否屬實,我特拜訪過在臺之父子翰林後裔許國淵鄉先生,據云,他在軍旅期間,曾到過北平,當時將懸掛之父子翰林匾額拍了一照,寄囘家中,而家人目覩此相片,覺得榮宗耀祖,為鄉里爭光,全村的人都歡欣不已。而該村的房屋,地下都是舖的一塊塊的青石版及方磚,彫樑畫棟,...

  • 文章科举制度在民间的生动演绎——义宁陈氏故里的举人石、进士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劉經富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丰鐄 石旗杆 陈光祖 进士墩 客家人

    修水 刘经富丰子恺先生写过一篇《中举人》的文章,回忆他的父亲丰鐄参加科举考试事。丰鐄科举功名一直不顺,从二十七岁越参加鄕式,连考三届,到三十六岁时,才考取光绪朝最后一科举人。丰母是个好强的人,虽垂垂老妪,常请医吃药,还是放不下一桩心事。当地风俗,凡中举者须到祖坟前立旗杆石,竖起旗杆来,中了举人,不但活着的族人都体面,连死了的祖宗也荣耀。老太太对人说:「坟上不立旗杆,我是不去的。」丰鐄中举不久,母亲已病危,丰鐄连到祖坟上立旗杆。母亲弥留之际犹问:「坟上旗杆

  • 文章科举废后的赣人命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9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中西人才 科举废止 江西人才 江西没落 自救之道

    犁平。打开西洋史,这种例证直到近代仍旧如此,只是没有屠城而已。十九世纪英国击溃西葡等国成为「日不落国」,但廿世纪欧美,乃至美日的商业利益冲突,迄仍见于今日。因为他们重商,人才走向工商发展,或为大企业家,或为产业革命的 大发明家。中国则不同,中国的地形和政治上的「士农工商」导向,人才只有拥向仕途。各省的人无论从鄕到县到省,都尽量培植人才参加科举考试,各省甚至大县均在京城设会馆,来接待举子们的食宿,以争取其地的荣誉。二、科举废止导致革命之说过去学术界研究

  • 文章江西流坑——千古第一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楊衍晆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流坑村 文物局 历史文化 科举考试 古代建筑

    一九九七年秋,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考察流坑村后,欣然挥笔题书「千古第一村」。江西乐安县牛田鎭的千年文明第一古村流坑村,以其年代久远,规模浩大的古建筑、古文物及其保存的完整性,而闻名于世。这是一座始建于五代,兴起于宋代,衰微于元代,繁荣于明代,败落于晩清民国的古村。全村统姓董,尊汉代大儒董仲舒为始祖。两宋年间,出了四十四名进士,特奏名进士十九名,文武状元各一名(矗立在村西北角建有董德元的「状元楼」),举人二百多名这是流坑科举仕官鼎盛时间。上至宰相尙书、下至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