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产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別饒風味 名聞遐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高嵐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雩都 地方特产 梓山酱油 来木 特产供销

    雩都 高岚梓山酱油香飘万家驰名全省的雩都传统特产梓山酱油,相传已有两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说,最初酿造梓山酱油的是一位姓邱的师傅。他从祖籍万载县来到雩都梓山村,在那里娶亲成了家,开始从事做酱油的生涯。因为他做的酱油味美色佳,芳醇可口,大家争相购买,很快就在全县出了名。后来,这手艺在当地流传下来,酱油就成为梓山的传统特产,不仅畅销全县,而且在全省享有盛名。梓山酱油,色纯黑,气芬芳,味香醇,浓度高,黏性强,久不沉淀,鲜美可口,开胃助食,是烹调佳肴,设宴待客

  • 文章泰和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黃從周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泰和特产 泰和美 赞颂词

    巍巍井岡,滔滔贛水,廬陵望鄉,西昌古城。地產嘉禾,和氣所生;天賜佳名,吉泰祥和。東襟白雲丘陵地,西屏青翠羅霄山,南倚章貢通閩粵,北枕長江望京闕。懷巒抱嶂,羽狀水系;天地形勝,巧奪天工。四海之城,皆驚山水之寵;五洲之濱,俱嘆造化之功。美哉泰和!上蒼饋我兮,我獨優賞;壯哉泰和!上蒼厚我兮,我歌不息。泰和之美,美在山水;山靈水秀,甘霖潤澤。山頭林木茂,路畔稻禾平;烏骨雞多產,鎢砂礦著名。雄踞贛中南,山水人稱奇;城東快閣,盛唐始建;飛檐三重,臨江照影,人鷗相嬉。...

  • 文章九江歷代貢品及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2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6-02-25
    关键字: 九江 贡品 地方特产

    乡土特产为官府纳贡。唐代诗人卢仝曾有名句「天子须赏阳羨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据传云居山茶与阳羨茶齐名,可见其当时已很有名气。吴城大板瓜子主要产于吴城镇荷溪、吉山、松门、松丰等地。上述地区土壤底层为黄棕壤,上层为冲积潮沙土,含有丰富矿物元素和有机物质,十分适宜瓜子生长。所产瓜子外形与普通瓜子不同,瓜子壳中心显现白色纹,俗称菊花芯。其特点是粒大板平、壳薄、肉味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有机营养物质,久食而不腻,还可助消化。其

  • 文章豐城凍米糖 香飄海内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冻米糖 江西丰城 地方特产 历史简介

    做工精细,故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其外观平整,洁白晶亮,吃起来松脆爽口,落口消融,无渣无屑,不黏牙、不塞牙,回味无穷。因此,冻米糖成丰城民间四大风味美食之一(其余三大美食为酱羹叽霉豆豉、救饥米古印兜叽、滑川)。在民国时期,丰城冻米糖就远销长沙、武汉、上海、香港及南洋等国家与地区。那时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作坊「天一斋」老字号。1949年2月14日的《民国日报》刊载:「丰城冻米糖自农历八月十六上巿;到次年二、三月为止,一直行销本省及沪港鄂南阳一带,是茶会

  • 文章九江名名優物產——豆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九江 地方特产 豆豉 黄家酱菜店

    與姑塘隔油湖相望的湖口、都昌盛產黑石,個大粒圓,營養豐富,是加工豆豉的良好原料。清初,當地一姓黃醬菜作坊,將黑豆買來,經過細心挑選、漂洗、蒸煮,蓋上稻草,讓豆于發霉,約莫十來天,將發了霉的豆子取出,用清水慢慢沖洗乾淨,然後放在晒筐或蘆席上翻晒,再裝進木盆蓋好約十來天,豆豉便加工完畢。黃家精工製作的豆豉,色澤黑亮,香味濃郁,美味可口。廬山、星子、九江等地百姓、餐館都喜歡用這種豆豉烹飪「豆鼓燒肉」、「家鄕豆腐」等菜餚。經過逐年發展,當年在姑塘鎭製作豆豉的作坊...

  • 文章萬載土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胡學正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万载 土特产 花炮 夏布 表芯纸

    其麻鲜艳夺目,表现雅洁之色。二、布成之后,它处皆用硫磺烟熏,以求一时之美色。万载对此法则历来严禁,故愈服则色愈出。」万载夏布以精粗定价之高低,阔幅狭幅价亦不同。运销各埠,分别成卷。一九三六年万载夏布参加粤、湘、鄂、赣特产联合展览会、江西省运杭展览会和江西省国货陈列馆特产展览会,均受好评。万载夏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并被列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万载表芯纸亦称土纸。古时,纸为万载富源之本,「万载土产三大宗,纸为最。」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六年,全县有纸槽五千余个

  • 文章(肆、故鄉懷舊)故鄉的風光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鄧建忠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故乡 山城 罗汉岩 邓氏宗祠 当地特产 春天

    顶头,生长鲜少的几棵树木,彿像狮子头的头鬃,竟那麽俨然雄伟鸳鸯相对,眞可称得所谓「双狮把县门」。米豆则是我们故鄕的唯一出产大宗品,那一片沃衍千里之称的田甸,每年的丰耕稔收的农夫农妇,总是得意的笑脸颜开,流露喜悦面孔而庆丰年。其次各种水菓是瑞金的特产。均有大宗出输各省县消售。其他烟叶、毛边纸等各副特产不胜枚擧,总之则是物产富饶之地。瑞金的风俗人情尤为诚朴,不像其他各县市大都埠的嚣张闹市,繁华复杂,贵族化,而是忠实俭朴,记忆民国卅一二年间,粤省遭受空前的水旱俱困,难民

  • 文章(貳、民情風尙:)邑人來源及其生活習尙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繩逵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邑人 仕宦巨族 中原义人 迁徙 标准国语 方言 特产

    一、邑人之來源瑞金人是中原仕宦巨族的後裔,有高亢的氣節,不願作僞朝、異族的順民。史實具在,不容置疑。西元九年,王莽篡漢,建立僞新。中原仕宦巨族,義不帝新,紛紛往江南遷徙。江西是當時由北方通往百粤的孔道。中原義民到達江西中部——吉安、吉水、泰和、永豐一帶,以氣候宜人,土地肥美,加以新莽的勢力不能及,便擧族僑居於此,從事墾殖。漢時,江西以地處南陲,尙未開發,土著猺、畬、山越、蛋家,尙不知耕織。輿地紀勝引圖經云:「郡土曠民惰,而業農者鮮,悉汀贛僑寓者耕焉,故人...

  • 文章可愛的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5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江西省 风土人情 江西特产 民族融合 矿产

    瑞金 杨晓苍江西是个好地方,是我们可爱的家鄕。我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少年生活在赣南,青年执敎于省城。几十年来,由南到北,从东到西,踏遍千山万水,熟悉自然环境,探讨人文宏观,了解特产名胜。作为江西儿女,体认家鄕眞貌,献身家鄕建设,感到无限安慰、荣幸和骄傲。「浩浩赣江水,缕缕家鄕情。」我深深的热爱江西。一、人杰地灵江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物产资源,秀丽的湖光山色,淳朴的风土人情,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称。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

  • 文章宁都县简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69-08-02
    关键字: 宁都县建制史 地方简介 地理特产 文化交通

    太平鄕有石上,东山坝,坪田,大布,小源等处;怀德鄕有璜陂,小布,扬依,旸霁等处;淸泰鄕有洛口,吴村,萧田等处。墟期各有规定,以不互相冲突为原则。大槪而言,洛口为盬业,小布为纸业,田头,固村为糖业,湛田,石上为米业,会同则为夏布业,各以特产聚会之商品为主要交易。七、名胜,志书原有「梅江八景」之称,即所谓「三江毓秀」,「八印呈祥」,「鱼洲秋月」,「螺石晴霞」,「莲花古蹟」,「金精仙洞」等是。而最足供人游览者则为莲花山与金精洞。兹略述之:㈠莲花山:距县城约三十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