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湖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湖口县 地理环境 人杰地灵 改革奋进

    湖口始自唐虞,分自彭泽,渊明故址,邬阳古镇。西邻匡庐,东联瓷都,北障鄂皖,南捍洪都。江湖交汇,水分两色;上下对应,山峙双钟。控长江之天险,锁鄱湖之咽喉。苏东坡写记,探寻石钟镗鞳声韵;李德裕作赋,描述大孤砥柱中流。周公瑾操练水军,挥师西上破曹孟德于赤壁;朱元璋屯兵驻水,乘舟追逐射杀陈友谅于蠡湖。石逹开大败湘军于湖口,曾国藩险些丧命;李烈钧起义举旗于县城,杨赓笙草檄讨袁。抗战时期,军民携手同心击倭寇;解放前夕,大军南渡从此西进。许多志士仁人,无数男儿巾帼

  • 文章鄱阳湖口石钟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石钟山 鄱阳湖口 历史记载 自然风景 出土文物

    湖口 袁作石钟山,位于湖口县城双钟鎭。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倚南的为上石钟山;靠北的为下石钟山。两山对峙,耸立在鄱阳湖口,长江之滨,相距一千二百米,双钟鎭即由此而得名。上石钟山奇石突兀,层林叠翠,有「瑞云洞」、「英雄石」、「系马桩」等名胜及宋代王安石、明代常遇春等名人题字石刻。下石钟山危崖耸峙,楼阁参差,素有「小蓬莱」之称。明代王恪《咏石钟山》诗「千尺危崖俯碧湾,金仙楼阁异人寰」之句。古往今来,拥有名山之誉,人们习惯地把它泛称「石钟山」。石钟山得名,始见于

  • 文章三十年代湖口「走马实验区」始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湖口 走马实验区 筹备建设 农村发展 经济教育 村镇建设

    湖口 董握璋沧海桑田如走马,昙花一现实验区。话说湖口县走马鄕实验区系中国国民党江西农村改进社试办的两个实验区之一。位于马影鄕大屋梅村东面、张青鄕刘鎭村下首的大仙庙。从其实施目标来看,颇具改进作用。走马实验区于一九三四年九月开始筹备,设有筹备处。由江西省农村改进社选派苏屯圃(男性,当年卅六岁,江西贵溪人,曾任国际大学教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委员)为筹备处主任;刘廷桀(男性,当年卅七岁,江西贵溪人,曾任万年县政府法官、代县长)、梅荣汉(男性,江西湖口人,曾任

  • 文章湖口县石钟山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湖口县 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胜地 自然风光 楹联 鄱阳湖

    湖口是赣北一个弹丸小县。但有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胜地石钟山,因而蜚声海外、名扬古今。在石钟山脚下,就是千顷鄱湖万里长江的交汇处。正是在这交汇处出现两股颜色截然不同的水流。一股浑浊的在北边,一股清澈的在南边,中间一线界开,清浊分明,绵延几十公里,堪称我国和全世界一大自然景观。为方便游人观赏,在石钟山专修了一座清浊亭,亭柱刻有楹联:「江湖水分两色,石钟浪击千年」。凡登亭游览者,无不赏心悦目,兴致勃发,心生疑谜。有的用摄相机拍照,有的用写生笔素描,历代墨客

  • 文章家鄕名勝石鐘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劉愛華 出版时间:1968-04-02
    关键字: 石钟山 湖口县 风景名胜 地理环境 历史诗联

    童年就读湖口,数度往游石钟山,种种令人神驰的奇景,年来频入梦境,追索往迹,掇写本文。湖口县,位于赣省豫章平原中,西濒鄱阳湖,北临扬子江,城缘江涘湖滨而建,形势险要,为长江中流军事重鎭。江湖相通,帆樯云集,扼全省水路之锁钥,街道纵横,商贾荟萃,曩时一片繁盛气象,犹在目前。城西北江湖汇合处,有闻名海内的石钟山,三面环水,一隅连陆,山麓多洞穴,水石冲激,声如洪钟,号称天下奇景,好游人士,辄为之向往。石钟山濒岸拔起,高约二百公尺,周围约六公里。山中岩石,峥嵘嶙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