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歌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叁、敎育:)憶瑞金縣立中學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鍾蔚暉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县立中学 母校 绵江中学 乡贤 纪念会 校歌

    归功于故校长刘惟甫先生之辛勤播种,想必彼亦含笑于九泉。因建议来台瑞中校友于故校长刘公惟甫忌辰,集合前往台中宝觉寺擧行纪念会。以聊表木本水源之意。値逢春节,遥忆母校沦陷铁幕亟久,如今必定面目全非,将来光复大陆之日,愿吾辈重建。玆记校歌歌词与校训于后:校歌:「钵岭耸翠,绵水漪涟,山川灵秀,文化丕振;恢宏内美,重以修能,成为大时代的青年,努力勉旃」。校训:「诚慎爱美」。

  • 文章(捌、诗词)江西省立瑞金师范学校校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楊繩武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师范学校 校歌 青年 救国 教育事业

    靑年靑年,堅苦卓絕,救國任仔肩,從根救起,敎育當先。建設新中國,三民五權。東南重鎭,閩粤毘連。缽山綿水,絃誦興焉。濟濟多士,莫辜負國家作育,努力爭作祖生鞭。四維八德,國訓昭烈,人倫師表,學養修全。勖他年,扶植敎化,開來繼往,立地頂天。

  • 文章(貳、故鄕懷憶)懷念母校忠義中學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鍾仲文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忠义中学 母校 杨衍钧 运动会 校歌

    瑞金私立忠义中学乃本县望族杨氏所开设,创校于抗战末期,校址在绵江河下游河滨之西杨家塾,坐北朝南,面迎笔架峯,距县城约一公里,学校四周,古树环抱,花卉点缀,风景十分优美,更近邻犂庭公园,经常我们在晨间沿江跑步至该园,四散读书,更收到读书乐陶陶之效果。校长杨衍钧先生,字南台,国立中山大学毕业,短小精干,对学校行政及敎育管理极为认眞,经常在早会时,以校歌中之四维八德,做人做事方法相勉励;校长精通英文,故也是我们的英文老师,家鄕沦陷不久,即传来校长遇难之噩耗

  • 文章省立瑞金師範拾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江西省瑞金师范学校 校歌 校园往事 吴振春 回忆母校

    瑞金 刘志俨「校歌」是代表学校的歌,「校训」是为训育的需要而订定的。前者多系依据学校所处时代背景或地理环境而作,藉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后者则系采用格言或成语制作匾额,悬挂于醒目处,作为师生进德修业,淬砺奋发,立志向上,困学自强的指针。要之,两者皆为赋与师生期许及重任,以示教育功能之无限宏伟。「青年青年,坚苦卓绝,救国任仔肩,从根救起,教育当先,建设新中国,三民五权;东南重鎭,闽粤毗连,钵山绵水,絃诵兴焉,济济多士,莫辜负国家培育,努力争着祖生鞭

  • 文章(伍、海峽采風)省立瑞金師範拾零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瑞金师范 校训 校歌 传统美德 吴震春 往事回忆

    校歌」是代表学校的歌,「校训」是为训育的需要而订定的。前者多系依据学校所处时代背景或地理环境而作,藉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后者则系采用格言或成语制作匾额,悬挂于醒目处,作为师生进德修业,淬砺奋发,立志向上,困学自强的指针。要之,两者皆为赋与师生期许及重任,以示教育功能之无限宏伟。「青年青年,坚苦卓绝,救国任仔肩,从根救起,教育当先,建设新中国,三民五权;东南重鎭,闽粤毗连,钵山绵水,絃诵兴焉,济济多士,莫辜负国家培育,努力争着祖生鞭;四维八德,国训昭然

  • 文章(伍、诗词)嘉义县沄水国小校歌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章立之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沄水国小 校歌 良师益友 中华文化 主人翁

    诸罗山麓,沄水溪畔;沄水国校,耸立巍峩。良师益友,汇集一堂;四育并重,德术兼长。效法先圣先贤,宏扬中华文化。做国家主人翁,复国兴邦。(重唱)做国家主人翁,复国兴邦。(六十年春应台湾省敎育厅国小校歌征审)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