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天祥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花蓮伏腊寄鄉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永新龍得 出版时间:1970-08-02
    关键字: 花莲 同乡 文天祥 乡音乡情 落叶归根

    志三十九年杪,于役花蓮,旅台同鄕,海上伏臘,即席命予綴辭以誌,今又閱念載矣。「遺民淚盡胡塵裏」,「鄕音無改鬢毛催」,耿耿斯懷,幾時或忘,因錄之以應鄕長姜老先生之命。吾贛,古文物蒼翠之鄕。忠臣義士,名儒碩彥,代不乏人。國事蜩螗,提一旅以勤王者有文信國公。權奸肆虐,上一摺以靖君側者有胡文簡公。他如廬陵永叔之文,雙井庭堅之詩,莫不代開新猷,爲後世宗。其以匡廬俊秀,開人天與共之懷,鄱陽浩瀚,蓄物我同德之感;逝者如斯,漪歟盛矣。迺者、帶淚贛水,盡鄕人之戚戚。含羞五...

  • 文章恭敘 文信國公正氣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蕭道安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吉安人 文天祥 正气歌 晋灵公 秦始皇 苏武

    实说,「我是小小县份吉安人」他闻及「吉安人」三字,即用双拳高举手拇指说:「光荣的吉安人是眞正文章节义之邦的源头、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与正气歌是举世无双、千古不朽的好文章,随即引起全席嘉宾敬我酒,大家如此恭敬先贤,这份光荣临我双肩,全于承受,一时忘我,几如遽升天界,这无比崇高荣誉,乃来自我举世无匹伟大的文信国公所赐,外省人居然如此崇敬 文天祥,精硏正气歌,但我江西人,焉能置身事外,所以我们光荣的江西人,大家宜更虔虔诚诚崇拜我 文信国公外、正气歌内涵深意,尤宜格外

  • 文章南通張先生重建宋文忠烈公渡海亭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顧守之 出版时间:1987-04-08
    关键字: 文天祥 张季直 周年纪念 渡海亭 公墓

    南通先賢張季直先生,是近代大魁天下的科擧人才。曾興辦實業敎育,爲擧國共欽的偉人。張先生以先實業而後敎育之旨,創興事業,對於國家社會,有其無比之貢獻。其豐功偉業,見諸史册,無庸贅述。我們出生在通、如、崇、海、啓、靖一帶,六十歲以上的人,對於張先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大家尊稱他爲「張四先生」。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江蘇文獻資料社社長,國大代表塩城李鄕丈通甫先生,函邀參加張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及該社成立二十三年紀念會,會後通甫先生又囑余寫點紀念文字。余在五十年前,於故...

  • 文章廬陵狀元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文天祥 胡广 彭教 罗伦 罗洪先 刘俨 刘同升 刘绎 状元榜

    文天祥你出生在国难当头之时,你是一座巍巍大山,一座岳岳丰碑。大雨滂沱,元军入侵,鄂州被围,京城临安吿急,群臣畏惧,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天低云暗,雾气蒸腾,忽见一道彩虹横亘在天际,状公文天祥立即上书,乞斩董宋臣,以谢天下,稳定人心,并提出御敌之策,大将般的雄浑,深深地震撼着我。「朝中无宰相,湖上看平章」,错把杭州当作汴京,此时拯救国家的责任落在信国公身上。你手捧勤王诏书,泣不成声,率兵入卫京城,不知翻过多少高山,涉过了多少沟壑,淌下了多少血汗终于疲惫不堪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聯:一、氏族簡介)瑞金萬田袁氏「宗派世系」小攷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袁九鵬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万田袁氏 岳飞 文天祥 墓志铭 祠堂 旅台同乡

    敝族发源于河南省汝南郡,自宋朝南渡播迁来赣,先祖滋公曾任吉州刺史,祖若孙指茂夫太及仲深太,南宋岳飞剿云都固石洞匪,茂夫太领鄕勇前往助战,匪平岳公手书「高义」二字赠之,仲深太从文天祥抗元任参谋在宁都受伤甚重,还鄕三呼杀贼而死,其父伯高太墓志铭是文公所作,内亦提仲深太从军一段,子孙蕃衍于瑞、会、雩三县,固在雩都县西门立有袁氏宗祠,高祖禧太开基于万田,到现在已有三十三世矣!玆将敝姓字派开列于后:先禧昌夫可,飞伯仲林宗,原以景孟时,汝希天春万,世崇文名永,裕观

  • 文章文天祥三访流坑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南草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文天祥 流坑村 历史事略 《进士题名记》 创建书院

    乐安 南草被全国著名文物考古专家、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先生誉为「千古一村」的江西乐安县流坑村,不仅在当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耀烁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古建筑群落吸引著中外考古专家,知名学者和成千上万的观光旅游者,即是在古代,也影响着众多的名人贤士前来一睹芳容。如朱熹、欧阳修、王安石、岳飞、罗洪光、杨士奇、汤显祖、徐霞客等,这些在当时发聋振聩的泰山北斗,人中英杰,无不被这里异彩纷呈的古代文明而流连忘返。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是三次涉足流坑,为这里秀丽的风光和鼎盛

  • 文章文天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文天祥 尽散家财 军费 元军 南宋 英勇就义 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安,吾赣吉水人。曾住文山,世又称文山先生。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二日,祖父时用公,梦一小儿乘紫云飘然而降,旋又徐徐升堂,喜报孙儿诞生,因名以云孙。少时体貌丰伟,顾盼烨然,即知砥砺气节。一日、游学宫,见所祀鄕贤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等諡忠遗像,肃然景仰曰:「殁不俎豆其间,非丈夫也」。年二十擧进士,对策集贤殿,取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题义,不为稿,下笔疾书,洋洋万言。主考官王应麟,至为激赏,上奏理宗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

  • 文章文信國公及其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龎景隆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告先太师墓文 信国公 文天祥 诗词作品

    与予同患难,自二月晦至今日,无日不与死为邻。平生交游,举目何在?贵卿眞吾异姓兄弟也。诗云:「天高倂地逈,与子独牢愁。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2]三、「金路应」先生文略云:金路应以笔扎往来吾门二十年,性烈而知义。予之北行也,僚从皆散,惟金路应上下相从,更历险难,以为当然。至通州病死,予哭之痛,葬西门雪窖边。异时遇便,取其骨葬庐陵,而后死者之目可闭也。为赋二首:「我为吾君役,尔从乃主行。险夷寗异趣,休戚与同情

  • 文章梅川廖氏族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文天祥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梅川进士 廖氏族谱 山川地貌 伦理观念 文天祥

    而郡望始焉。由是有姓而有郡,而有宗,而有祖,前后相承,绵绵不绝如是,为人后者可以知其流,而溯其源矣。今观廖氏族谱,自子璋以来,子孙众多,本固叶茂,源源流长,分散四方者,难以悉数。至今蛰蛰浩絮,英髦迭出,宗风远振,所居各得其所,传世无穷。且能以诗书为业,搏鹏程于万里,驰骥足以康庄,非廖氏之子其谁与。于是乎书!大宋宝祐丙辰状元及第庐陵文天祥

  • 文章文信國公及其詩(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龎景隆 出版时间:1970-09-02
    关键字: 文天祥 进士 文山先生 诗词作品 元军

    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文文山先生,南宋吉州廬陵人,理宗端平三年五月二日生。其大父時用公,因夢小兒乘紫雲,下而復上,故名雲孫。及長,友人爲字天祥。寶祐三年,以字爲名貢於鄕,改字履善。次年登進士,對策集英殿,寘第五;理宗覽卷,見天祥名,欣然曰:「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親擢爲第一;友人因又稱其字爲宋瑞。度宗咸淳六年,因草制忤賈似道,爲嗾臺臣奏免所居官,致仕歸田里,起宅文山,故取以爲號,曰文山先生。文山先生負豪傑之才略,蓄浩然之正氣,...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