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10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柒、序启)近代教育先进传略自敍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近代教育 教育年鉴 《教育先进传略》 教育界 人名单

    憶自民國二十二年一月,不佞備員敎育部督學,承朱部長騮先先生手令,主編「敎育年鑑」。竊以事屬創擧,史實叢萃,各種敎育,允宜尋源溯流,述自淸季,以訖於今,此無異爲一部興學綜合編年史也。故訂名曰「第一次中國敎育年鑑」,發凡起例,迥殊一般窠臼。又念興學以還,先進之士;或秉政柄,擘畫規模;或管學務,從事剏建;或長黌舍,造就多士;或主講席,世稱人師;或樹風氣之先聲,或作一方之重鎭,或盡瘁平生,或毁捐家產。其志節行誼,固皆卓犖炳煜,功在國家民族。年湮世遠,稽考堪虞。於...

  • 文章中國第一「才子之鄉」走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临川市 重视教育 教育发展 办学特色 社会教育

    临川 殷新波中国有三大「才子之鄕」,它们是江西临川、江苏宜兴和湖北蕲春。其中,江西临川位居首位。江西省临川巿素有「才子之鄕」的美誉,自古便人杰地灵,文化鼎盛,名士贤才烂若群星。这里曾经诞生过诸如「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以及北宋词坛的「双璧」晏珠、晏几道等一大批古代名人。历代的科学考试,临川子弟也是独占鳌头。时至今日,临川人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先人,特别是临川的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许多人才、遗传、社会、教育和历史

  • 文章光照臨川之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吳開珍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临川市 教育发展 教育投资 港台捐资 投资办学

    临川 吴开珍临川市位于江西省东部,人口九六万,面积二〇〇〇平方公里。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古往今来,教育昌盛,人才辈出,「才子之鄕」飮誉神州。历朝一九五次科举考试,临川有七三人中进士,其中包括:两度为相,矢志改革,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出不朽之作《临川四梦》,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杰出剧曲家汤显祖等。现代又产生了被称为「拆船大王」的台湾实业家王兹华,「养鸡大王」台湾企业家黄光匡,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邓从豪

  • 文章(叁、敎育:)瑞金縣立民衆敎育舘憶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民众教育馆 地方教育 抗战 社会教育 美术作品 地方文献

    敬承莹苍兄函嘱写述县立民众教育舘忆往,固辞不获,谨就由家乡携出之教师应用文孤本内辑存资料,更就记忆所及,草成本文复命。故鄕瑞金县立民众敎育舘之创设,始于民国三十年,舘址借用西门城内孔胡氏宗祠。首任馆长记忆中似为杨衍经,次为杨远霖等先生,翌年二月改由嘉焕承乏,至三十四年底三十五年初由杨庆霖先生继任复又由嘉焕兼任,至卅七年二月间由杨荣昌为先生以县党部副书记长兼长迄卅八年八月撤退。当嘉焕任职期间,正我国抗日战争方酣之际,由于瑞金绾毂东南,地位重要,东南沿海及

  • 文章抚州地区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溫挺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抚州地区 教育概况 历史名贤 重教兴学传统 教育发展

    臨川 溫挺撫州,位於江西東部,轄一市十縣,總面積一·八八萬平方公里,人口三六〇餘萬。撫州,是歷史名人王安石,湯顯祖的故鄕,素有「才子之鄕,文化昌明之邦」的美譽。自古以來,撫州人「以詩書求聞達,棄自守而進取」,尊師重敎蔚然成風。截至一九九七年,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四五六二所,其中普通高校二所,成人高校一所,普通中專六所,成人中專一七所,中學二八〇所,小學二九八〇所,幼兒園二八〇所等;在校學生六七萬多人,其中中小學生近六〇萬人,敎職工四·五萬多人,敎師學歷達標...

  • 文章張夢慨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8期  出版时间:1971-01-02
    关键字: 张梦慨 中学毕业 抗日战争 中学教育 翻译官 职业教育 因病去世

    嗣后曾就读于泸州县立中学及教育部第一、第三中山中学,修业仅二年,竟能于廿九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旋转入外文系肄业,盖先生对于语言极有天才,中学时代尤以英语最为专长也。翌年仲绥公奉令在成都创设军政部第五被服厂,阖家迁居成都,先生虽未毕业,仍奉征调军中翻译官。卅二年秋遵祖母命在成都与胡坤元女士完婚。胡女士系出南昌望族,与先生幼年有靑梅竹马之谊,亦得祖母之爱,遂委禽焉。南昌沦陷后,胡女士原在贵州金城江铁路小学执教,素性勤俭贤能,婚后生活有梁孟之称

  • 文章(拾壹、雜纂)平生漫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省立第九中学 高等师范学校 教授名单 教育行政 考试院 教育团体

    民國七十年七月,爲 國父實業計畫硏究學會「復興關懷念集」作,因受字數限制,故僅簡述。七十一年八月,略加整理。余氏周,名邦道、字慶光,號龍霧山樵、霧山居士,籍江西瑞金,世居北鄕龍霧山下八公村。淸光緖廿四年(一八九八)戊戌正月十九日生。幼就村塾,從家顯志澤民先生,讀賢文、經籍。宣統二年,入鳳岡高等小學堂,有修身、國文、讀經講經等課,校長鍾光柳倣陶先生。民國二年、轉縣城開智小學畢業,校長楊榮佳瑞廷先生。三年春。肄寧都縣立中學,校長陳紫星翰卿先生。夏、改江西省立...

  • 文章(捌、悼誄:)哭業師胡南屏先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黄嘉煥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胡南屏 北伐 兴办教育 国文教学 投笔请缨 特种教育

    漫天烽燧幾曾聞,魏闕黍離遍淚痕;誰遣騶騎臨蜀道,驚傳梁木圯滇門。曩欽北伐横磨劍,今向南陲弔客魂;未報涓埃慚弟子,祝師化鶴益清芬。這些日子,整理舊作,一首「哭南屛業師」的七律,滑落玻璃版上。入臺的翌年——四十年春,聽說前江西第一行政區胡督察專員南屛老師於大陸戡亂局勢逆轉時,擧家避難重慶,轉赴雲南,以致被**殺害。聞此噩耗,曾於臺北寫成這首哀詩。旋在屛東旅次,看見暢流上刊出,當卽買寄一册與在臺的百華師兄。流光匆匆,忽忽過了二十幾年歲月,今天看到這首舊作,又輾動...

  • 文章(肆、雜記類)瑞金市私立英才學校的成長與茁壯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梁懷茂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英才学校 教育事业 私立学校 学校建设 教育资产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是人力资源的宝库;政治的民主,经济的开发,社会的繁荣,乃至于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均有赖教育的植基与建设。大陆自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交流的拓展,经济科技的提升,城乡发展的规划,以及百姓衣食住行乐育需求的满足,在在都需要人民智慧的贡献,整体人力资源的投入。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民智慧的启发,社会整体人力的培训,良非一朝一夕,一蹴可成!于是国家教育投资增加,教育人员待遇改善,其与百姓期待子女成龙成凤的风潮,自然难成正比。于焉创造了一个

  • 文章(傳記)先父楊衍鈞傳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2期  作者:楊苾蘭、楊友仁等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杨衍钧 中山大学 高等教育司 教育事业 血吸虫病

    先父杨衍钧,字南台,瑞金上阳官圳口人氏,清朝道光十七年丁酉科拔页杨峻辉之后裔。先祖父杨世堃早逝,先父自幼由先祖母钟素萱抚育成人。先父生于一九零七年十一月廿一日辰时。婚配张慧英,慈祥娴淑,且有较深的旧文学根底,相夫教子,辛劳一生,至今已过九十高龄。先父早年考入国立中山大学攻读经济学,毕业后即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任职。七七事变后随国府迁重庆,因水土不服,辞职回乡,与家乡刘姓族长刘惟甫联手,筹备恢复瑞金县立绵江中学,并受聘为教务主任,兼授英语课

共100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