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庐山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庐山古松撷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庐山 古松 东林寺 诗词作品 石松

    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赞颂。北宋范仲淹在《游庐山中云:”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程途。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元代张鸣善在《庐山中写道:”曾到庐山境,巉峰际碧空。万松无路人,一水与天通。“庐山松树,巍巍临风,多姿多采,个中不少维系著许多生动瑰丽的轶事趣闻,令游客所神往,所瞩目。在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影堂前一松矗立,松旁一座石碑上署明闵孝庆刻”六朝松“三大字,此松又称”罗汉松“,因它形似臃睡屈腰,笑容可掬的罗汉而得名。”六朝松“为

  • 文章庐山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李匡寰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庐山 地理位置 名胜古迹 古树古寺 历代诗词

    方竹、孟宗竹等。牯岭名胜更是誉满全球,世界各国名人都筑有别墅,都是因名山而崇慕。万古以来,骚人墨客歌颂名胜者不知多少。以下记忆所及略述古人咏吟胜景章,无不引发心神向往以及心旷神怡,一同熔化宇宙之中。乾隆皇帝游罢庐山也吟过七绝八句:「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浓金球。远看西北三千界,近视江南十二州。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定再来游。」钱起也吟:「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王维也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

  • 文章庐山桥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庐山 古桥 佛经 诗词作品 地方志

    啸起来。有一天,田园人陶渊明和简寂观道士陆修静结伴来东林寺拜访慧远,三人畅谈义理,兴犹未尽,不觉夕阳西下,慧远送客出寺门,边走边谈,走过了虎溪桥,忽听寺后虎啸,三人恍然大悟,相顾大笑,欣然道别。至今东林寺内的「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桥畔的石虎,源出这则传说。虎溪桥也因此而出名,历代文人墨客常借这段佳话吟助兴。唐代李白写了一首《别东林寺僧》云:「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须过虎溪。」由于这个传说,历代佛门弟子来东林寺参拜佛祖,总要在虎溪桥上

  • 文章(玖、词:)丙戌夏与济川登庐山铁船峰口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庐山 石门 危舟 风雨 掌舵 诗词作品

    俛瞰江流繞故城,石門長瀉不平鳴;危舟風雨憑君語,把舵撐篙護此程。

  • 文章(陆、绵江苑)丙子年(一九九六)重游罗汉巖忆昔与今观有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楊慶丙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罗汉岩 庐山 龙潭 一线天 诗词作品

    憶昔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垂長天。飛泉直下三千尺,疑是仙女掛珠簾。豬肝心肺眞奇妙,龍潭顯龍更奇觀。燭峰當關一敵萬,劍石神威心膽寒。今觀豬肝心肺全枯竭,米篩馬尾水已乾。龍潭無水龍飛去,只留窮山一線天。重臨勝地成追憶,景物全非兩茫然。何日恢復舊時景,他年有幸重遊觀。

  • 文章高陽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廖宇陽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高阳台 庐山 汉诗研讨会 诗人 诗词作品

    高阳台廖宇阳乙酉孟秋,应邀参加卢山国际汉硏讨会,游历之余,有谢菊仙,惠玲、王琼诸女弟牵扶之劳。重莅名山,再游锦谷,十年前伴婵娟。蓬岛飞来,依然尙是红颜。沧桑卌载来寻梦,忏当初未近云鬟。对华灯,细语辛酸,倾诉悲欢!今朝万国人聚,有娇娃烂熳,倩妇幽娴。老去王孙,心头又触无端!凌高涉险行踪慢,谢群芳,玉手扶牵。笑浮生,鸿爪留痕,书案题笺。相见欢乙酉孟秋,与洪启明贤弟结识于庐山赋此为赠男儿意气相投,正新秋。有幸今朝得识韩荆州。倾肺腑,谈轶史,快心头,刮目相看

  • 文章九江「虎」地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崔若若林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九江 庐山 诗词作品 山川地貌

    之。」一在开先寺西南里许,是山产云母,名之曰千层石,满地一白莹澈,俯拾即是。虎溪「源于乌龙潭,东林寺前之水也」,《谢颢碑》载:「匡俗修炼虎溪之上七百年,白石轻举,虎溪由是为三十六福地,盖养真之福地也。」晋高僧慧远送客不过东林寺前虎溪桥,过则虎辄鸣吼。常送陶靖节、陆静修,不觉过溪,虎鸣吼,相向大笑。唐代大人李白吟:「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至今东林寺内的「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桥畔的石虎,源出这则传说。虎跑泉,在东林大峡谷内,泉水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曾今可 李劍閣 出版时间:1970-06-02
    关键字: 庐山 古寺 八十大寿 爱国 清明节 诗词作品

    怀庐山曾今可五老峯前景倍幽。天池胜蹟昔频游。匡山眞面迷离在。宋代淸泉日夜流。残破文台曾小憩。荒凉古寺待重修。王师北定中原近。堪慰故鄕父老愁。(文殊台在天池寺西)。怀上海曾今可十里洋场不夜天。天堂地狱永相连。金迷纸醉犹如此。怒吼悲号乃必然。黄浦滩头多恨事。春申江上有哀絃。眼穿民族救星返。重享升平万万年。杜负翁词长八十大庆曾今可福寿人德业优。(公七十时,于右老亲书「福寿人」中堂以祝,并派余代表携往行政院餐厅祝寿。)尤能后乐与先忧。(公为后乐社社长)格高

  • 文章蘆山花之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庐山 植物种类 山川地貌 花品 诗词作品

    奇重,以为瑞祥之征,改名瑞香」。宋代人王梅溪叹曰:「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江南一梦后,天下仰清芬」。明代张祠部据此也写下《瑞香》:「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占断世间春;窥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窗午梦人」。庐山绵秀谷中的瑞香花更是花紫而香烈,形娇而态美,容艳而端庄,明代学者王象晋《群芳谱》中称其为「风流花」、「夺香花」。莲花:有红莲、白莲两种。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周濂溪对莲花钟爱。他在山南任南康军守时,于府衙东隅开挖一个四十余丈的方池种莲花,台上建有「赏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