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庐山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图片庐山之美在山南

    出版时间:1993-07-01

  • 文章美廬建築風格小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庐山 美庐 建筑风格 简介

    泰和 聂志刚美庐,座落在庐山牯岭上冲中上地段,地势平坦,周围树林荫翳,鸟鸣如嘤,环境幽静宜人。原是英国巴雷夫人于一九二二年所建,一九三四年转让给蒋介石,改为美庐别墅。它运用了英国拱券式房屋建筑符号,有浓厚的英国别墅建筑风格,又揉合了中国气派。去年秋天,我有幸上庐山,常和友人去观察美庐建筑风格,这种观赏确是一种极为丰富的艺术享受。别墅运用了人字形造型和四坡水造型的混和,富于变化,它结合地面平面设计。附楼地势较高,设计为两层,这样更加突出主楼。附楼和主楼之间

  • 文章匡廬奇秀甲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庐山 名胜古迹 景点照片

    庐山庐山亦名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与九江相接,东南濒鄱阳湖与星子县相邻。它一山独峙,凌空而起,风景胜绝。登上庐山,到处是丹崖翠壑,怪石悬空;瀑布飞湍,古木参天;名胜古迹,遍布峯头丘壑;湖光山色,气象万千。是一个驰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庐山有山峯九十余座,羣峯拥簇,有的挺拔,有的峻峭,有的秀丽,姿态逈异,各自争奇斗胜。最高峯是大汉阳峯,高一千五百多公尺,昂霄逼汉,耸入云端;奇峯首推「五老」,五老峯俊伟诡特,为天下之壮观。庐山雨量充沛,形成众多名潭名

  • 文章庐山胜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藍建邦  出版时间:1982-10-02
    关键字: 庐山 风景名胜 地理位置 人物感赋 庐山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县,星子县西北,鄱阳湖绕其东,扬子江环其北,西界沙河,南浔铁路经之。传殷周之际,有匡俗者,结庐此山,故名庐山,亦名匡山,又称庐阜,总名匡庐,浔阳记云:「山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围五百里,叠嶂九层,川流九派」。伏滔游山序云:「庐山者,江阳之多岳,其形大也。背岷流,面彭蠡,蟠根所据,亘数百里,重岭桀嶂,仰揷云日」。国中之山,除五岳外,以庐山为最著,层峦揷天,云雨在下,孤峯拔地,绝壁临空。重岗复岭,幽岫寒崖,泉悬空隙,瀑落云中,虽百里之外,皆能

  • 文章(肆:传记)庐山抗战精神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庐山 地方志 庐山谈话会 抗日战争 局势分析 史料

    民国三十六年刋本,吴宗慈篡「庐山续志稿」,是战后全国新修方志罕见的成品。其时,大局动乱,新修方志之事,百不得一。这部志书,其不同于前此志述庐山的史书处,在特别注意到这名山胜地所肩负的时代任务,它主导提振抗战精神。这一段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动态,「志稿」卷首予以特载,说的是,抗战胜利之后,三十五年七月,牯岭中央日报,曾发表「九年前之牯岭」一文,于抗战前夕所擧行的庐山谈话会前后情形,有极中肯的敍述。历史家无不大书特书者,中国之抗战,乃蒋委员长

  • 文章庐山含鄱岭观日出晚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4期  作者:羅長安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庐山 含鄱岭 日出晚霞 游览观赏 自然风景

    大凡游览名山奇峰的人,都企盼在一个明丽的日子里登临绝岭,朝看红日出岫,暮观彩霞飞天,一睹光照乾坤绚丽纷繁的壮景。金秋时节,适逢在庐山参加一次笔会,有幸到含鄱岭来观赏晨晖暮霞。山里的早晨是清新的,又是迷蒙的。当黎明前的夜空,仍在依稀地闪耀着,点点残星的时刻,含鄱岭上,已陆续迎来了它早到的客人。含鄱岭位于五老峰与九奇峰之间。在岭东南有一凹如口,口下便是碧波万顷的鄱阳湖。岭上建有一座远眺鄱湖的伞形「含鄱亭」,这就是历来被游客们向往的,前来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

  • 文章庐山牯岭街与天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4期  作者:趙九盼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庐山 牯岭街 天池 建筑风格 自然胜景

    庐山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座落在牯牛岭上。这里房屋建筑风格独特,多数房子都是用花岗石砌成,房顶用镔铁瓦覆蓋,一律用油漆漆成朱红色,格外显得清新雅致。牯牛岭横卧在庐山千姿百态的群峰之中,它的形状很像一头仰天长啸的牯牛。小城也因此而得名,叫牯牛街了。这牯牛街是一条坐南朝北的半边街巿。街道宽阔、平坦、整洁。两旁高大的白皮梧桐,婆娑多姿的柳杉伸枝展叶,搭成一座绿色的天棚,遮住了长有一里左右的街区。整条街道是半月型的,远远望去,好像一弯明月悬挂在云天碧空之中,美丽极了

  • 文章庐山“石”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庐山奇石 石花 石鱼 石林 石钟山

    世上万物皆有名字,庐山突兀于江湖之会,奇峰峭峻,崖石挺峙,相传名峰九十九,古人命名的主要山峰及岩台在一百一十七个以上,其特点为石多、石秀、石奇,形态各异,有的简洁流畅,有的生动有趣。近年来,我有幸参加编修地方志,有机会也有意识地涉足庐山上、下及有关资料,从中发现以「石」冠名的也特多,其名兼有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意趣,这里爰就笔者所知,举例一二,以飨读者。闻名遐迩的石耳、石鱼、石鸡是庐山特有的山珍,深受人们喜爱。石耳,生长在庐山的深山绝壁,尤以石耳峰、五老峰

  • 文章雜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李運輝 出版时间:1970-12-02
    关键字: 庐山 思念故乡 自力更生 太平洋 豪杰

    家山一别便迢迢,二十年来恨未消。世路每教淸者浊,社闻常使白头摇。庐山面目近何似?彭蠡襟怀想象遥!老至弥深旧国念,夜来犹梦浙江潮!转烛飘蓬年复年,杞人痴意每忧天!愁闻敌忾竭三鼓,闷听新声燥五絃!讌乐谁存家国恨?荒亡竞攫四知钱!远看恶少横行处,一叶成秋足憬然!氷山那可倚长城,大错当年奈铸成!一误岂堪还再误,求生应自力更生!拾人糟粕终无补,弃我精英亦可矜!试向太平洋上望,违盟大叔拟收人!一片繁华竞逐中,骄奢淫佚习成风!悖入悖出终何益,败德败名徒误公!继往谁伤先

  • 文章近鄉情怯感觸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故乡风景 名胜 开放探亲 庐山 萍乡市

    专利亦奇闻也。庐山雾景白居易诗:「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庐山眞面目。」足见庐山雾色古今雷同。而李白游庐山黄岩瀑布后即兴作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笔者由南昌驱车直奔庐山接近入口处,有「通远」管制站,站前站后有大批年青女子拦车,友人吿称此为陪客人游庐山之女伴,浓粧艳抹、耐人寻味。有一蒋中正当年之行馆购票入场,馆内陈设仍保留早年生活起居之格调,室内图片文字在政治上,当然有成败结局之差异,见怪不怪也。民国廿六年七月十六日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