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綿江詩苑)憶離鄉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2期  作者:楊世信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家乡 离别 自强 朋友 香江 探亲

    民国八十八年十月四十九年秋 社会乱纷纷 亲友变路人 家乡不可居人心皆惶惶 都想离家乡 有的寻自尽 有的投江亡阿母烧香拜 求神保安康 逃避人追捕 乔装卖线郎离别母与子 双眼泪汪汪 思念离别后 尔等谁抚养阿母千叮嘱 勿思念家乡 家庭的重担 阿娘来担当在家千日好 出外要自强 夜走瑞汀路 细雨无月光心里很惶恐 怕被捉回乡 路途多崎岖 傍晚抵汀洲汀洲不可住 搭船到上杭 寄居朋友处 刨菸贩墟场上杭风声紧 偕兄走东江 关间哨盘查 庆幸抵香江身上无分文 辛酸皆备尝 佣工

  • 文章古井生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箭岩文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家乡古迹 古井 民间传说 抗战时期

    村子上,有口「古井」,它不知是在何年歲月?挖掘建成的,已無從考證。但從皇清同治六年,即公元一八六八年,修編的《王氏族譜》家乘中,牒卷裡面的《地輿篇》部,有關各支宗村形圖,一頁複製版件,有個「」符號圖例,清晰地標記在它座落的位置上。因而,這個古井,不難看出,很易推測,屈指一數,迄今已上個半世紀,不少於一百五十來年的歷史了。追訪「古井」的史跡,據村上歷代遺老口傳:說它在很多年前,這兒原只是一個小小的窟窿,幾條潺潺的細涓,匯流於此,久晴不雨,天旱年分,還經常斷...

  • 文章楊梅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杨梅 思念故乡 家乡风物 诗词怀乡

    萬載 王水寶明朝有位浙江籍人孫升,他在京城做官,常思家鄕楊梅,曾寫有一詩:「舊里楊梅絢紫霞,燭湖佳品更堪誇,只因名繫金閨籍,每當嚐時不在家」,以表達對故鄕的思念,台灣的趙澄淪先生,也由於常思家鄕楊梅,寫過一首《憶楊梅》,詩曰:「榴花瓣瓣舞薰風,正是楊梅果艷紅,我欲飽嚐三百顆,故鄕路遠夢難通。」這小小的楊梅,縈繫著多少浪跡天涯的遊子對故鄕的縷縷深情啊!原籍贛中的台胞楊先生,最近從台灣回到家鄕探親,特別懷念兒時喜愛的楊梅。他無限深情地吿訴筆者:兒時,每當楊梅...

  • 文章對旅台鄉親的期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 旅台乡亲 家乡近况 帮扶故乡 开放探亲

    峽江 陳有聖余離別原籍江西峽江,業已六十有五年,此期間,馳軀戎馬,轉戰南北,遠征印度,近二十年來,奔走國內外講學及學術演講,去戊寅年清明第一次返鄕探親掃墓,目睹家鄕近況,交通、教育發達,人民生活改善,但農村經濟仍未發展,鄕人生活仍甚困難,居住仍多老舊房屋,毫無衛生可言!交通仍待改善……。數十年來,余走遍中外各地,甚少遇到江西人,但在台灣各地隨時隨地,可以遇到江西同鄕,經查抗戰前以贛南之雩都……等最多,抗戰後則各地均有,均係避難來台,因爲台灣經濟發達快速,...

  • 文章憶父母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父亲 母亲 家乡 追思故人 往事回忆

    誰無父母!春萱並茂,能晨昏定省者有之。余羨之慕之敬之!不顧其溫飽,任其自生自滅,遭受忤逆不孝之名,任其鄰里唾駡,依然我行我素者有之。余厭之惡之恥之!如我是屬於遠離他鄕,有家歸不得,生而不能奉養,死而未能祭奠之人!每午夜自責,常淚濕枕巾!此種罪愆,永無能贖!我原籍江西修水,生於交通阻塞貧脊之鄕,自幼負笈他鄕。抗戰時期,就讀豐城、遂川、吉安、雩都,多屬離家千里,寒暑假期,仍多住學校;勝利後返家歡聚,以爲可以永久承歡膝下,不意戡亂戰爭,蔓延江南,不得再作離家打...

  • 文章(參、傳記類)西門楊氏歷次修族譜年代表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西门杨氏 修撰族谱 家乡 宗祠 历史沿革

    初修族谱:明朝天启二年壬戌,公元一六二二年。二修族谱: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公元一六八五年。三修族谱:清朝雍正四年丙午,公元一七二六年。四修族谱:清朝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一七八二年。五修族谱:清朝道光十二年壬辰,公元一八三二年。六修族谱:清朝光绪八年壬午冬十一月,公元一八八二年。七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戊子秋,公元一九四八年。八修族谱:民国八十四年乙亥夏,公元一九九五年。附注:⑴初至六修族谱年代系中华民国八十三年甲戌,公元一九九四年夏,恭抄于家乡奉太宗

  • 文章從餘干決堤談故鄉點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4期  作者:劉西崙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故乡 余干 决堤 交通水利 家乡往事

    由堂侄家惠戴孝,自感对双亲生未奉养,死未安葬,实是罪孽深重。第二次是政府一九七八年秋开放探亲,携妻及三男家骏,先至湖南岳母处探亲再返家乡扫墓。第三次仍为三人于一九九〇年中秋为双亲修墓,在父碑上书以亲恩罔极子职多亏。母碑上书以几人得子能终养,自古无亲不谅儿,以表示为子之心情。家乡是很可爱的,有很多点点滴滴的事値得留给子孙知道,特略述如下:一、族谱一般族中一族只有一谱,但我们祠共有六房,只有很大会产,而谱分由四公众与三六房两分祠分掌分修,按修谱是一件大事,修毕

  • 文章(陸、遊記類)洪州七日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南昌 洪都 返乡探亲 滕王阁 家乡菜 庐山

    的江西文人武将,如陶渊明,朱喜、文天祥、汤显祖等,我又一一地介绝给他们听。大哥等亦觉神彩飞扬。第五层与第六层是中通的,副厅有许多处卖各种纪念物,登上顶楼,有古戏台正穿着古装在演奏古乐器,因时间不许可,未予欣赏,走出回廓,俯视四周上下,如同乘风登天的感觉。道侄公司经理请我们午餐,其住宿的公寓,有客厅,卧室、厨房,虽空间不大,在大陆算是不错的了,其夫婿,英俊潇洒,乐观善谈,纵论天下事,倍觉亲切,家乡菜味也特别口爽。道春的老师赵一亭乡长也在寓所请我们用晚餐,满桌的菜肴

  • 文章相聚總談天下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林遠琪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家乡 诗词 风景名胜 灵鹫寺 纪念碑 感怀诗

    廣豐 林遠琪駑駘伏櫪呈餘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這是弘一法師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這首歌大槪在民國三十六年間於北平的一次音樂會中演唱過;當時那種哀婉情長的餘音,迄今猶令我有身歷其境的難忘之感。而此種長遠的情懷,卻於最近不由得潸然淚下了。那是今年(二〇〇〇年)的四月中,在家鄕蒙兪大柱兄邀約餐聚,睽隔半個世紀之後乍見,心胸內突然湧現波濤萬頃之象;蓋在「知交半零落」...

  • 文章修水寧紅大橋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朱嘯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修水县 宁红大桥 筹建始末 家乡建设

    修水 朱嘯世紀之交,千年更替,時代浩蕩,史載新篇,改革促經濟振興,發展賴基礎堅牢,邑人盡知,縣城偏僻,商旅往來,繫於公路,鄕村路網初具,縣城格局日新,城北紛華,高樓鱗次,一橋連岸,人車擁擠,城南地利,開發方興,加速擴展,其勢必然。規劃所依,理應造建新橋,縣委縣府,決然全力以赴,方略旣定,立付實施,地選劉埠,扼一河西岸要津;構建恢宏,起修江第一長虹,橋寬雙向四車道,主跨五百四十米,冠名寧紅,取百年寧紅飲譽天下之意,精心策劃,需籌措款項五千九百萬元,各級鼎力...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