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都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貳:鄕賢名著(三魏文集))一、序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宁都 贤人 孝子 科名

  • 文章江西宁都赖坪禾田廖氏族谱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歐陽修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扶母丧 宁都县 廖氏族谱 西晋

    皇祐五年,癸已,七月,余扶母喪歸附先隴,介程間,忽虔之故人衡山居士廖君元素,束帛載酒,餞余於道。旣而,偕往邑之城南舊第,得與序古今事,且示其世系,曰:吾宗自西晉子璋以功封左衛鎭國大將軍,次子從憲由京之洛陽,遷浙江處州府松陽縣順義鄕誠信里,子吾桂建武己卯以後,以武功得襲封左衛大總管,十一世孫延齡任武威太守,執政以政聞,封武威郡公。迨崇德遷虔化縣,而其孫光綠、光堯、光景,以名官著聲,克昌厥後。今廖君元素,前決勝將軍指揮使克敬子也。懼夫譜牒不明,則後人罔知所自...

  • 文章(參、傳記類)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謝遠明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父亲 宁都九中 读书人 农会议员 送别 追思悼文

    去。一家人对他的突然举动,惊吓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幸亏姑姑在旁拉住我的双腿,在与父亲争持时,祖母闻声喝止。才没有遭到淹毙。父亲初时垂手站立,继则扑然跪倒在祖母跟前,感谢母亲及时喝止,才未铸成大错。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责罚。也是他给儿女最大的孝亲楷模。父亲在宁都九中就学,毕业时正値世局动乱,未曾深造,随祖父经商,但他渴望求知的愿望强烈。民十七年北伐,民十九年红祸,相继发生,父亲深造的机会终于破灭,决心经营酒豆腐店与从事耕稼。将希望转化在儿女身上。春耕秋收

  • 文章宁都县简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69-08-02
    关键字: 宁都县建制史 地方简介 地理特产 文化交通

    一、沿革:三国吴为阳都县,故治在白鹿营;晋改宁都,徙今县北扬田营;刘宋徙今县治太平里(又名徐观);随徙雪坪,(雪竹坪)改县曰虔化,即今县治。宋复曰宁都;元升为州,明复为县;淸升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两县。民国仍改为县;后设江西第八区行政专员公署,先后辖瑞金、石城、雩都、会昌、广昌等县。抗战时,江西省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曾一度迁其地,胜利后始迁返南昌。二、疆域:本县界连九县,东,石城,南,瑞金,西,雩都,东北,广昌,北、宜黄、永丰、崇仁、乐安,西北,兴国

  • 文章(柒、悼誄:)悼念王君春樂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衍伸 章立之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王君春 宁都师范 怒潮军政学校 书法 肺病 道教 病逝

    故窗友王君春荣,民国十七年生。系瑞金河背溪子下篾商王永堃先生之独子。原毕业于西杨小学、忠义中学、省立宁都师范。曾于瑞金黄安国民学校服务。三十八年,时値国难方殷,遂投笔从戎,投考入十二兵团怒潮军政学校,随军来台。王君喜好书法,个性豪爽、刚直、重感情。在校受训期中,军中医药设备缺乏,致患肺病同学既无隔离又不住院治疗;王君素重情感,全力照顾相邻患友,食宿与共,时日一久,致遭传染。王君因系信奉道敎(拜大伯),对病情之恶化未加顾忌。三十九年秋末,分发部队,服务于

  • 文章(捌、詩詞:)故山別母圖題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酈承銓等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故山别母图》 宁都中学 故乡 户口 丹青 诗词作品

    邦道于民国十六年丁卯夏,奉赣南特别委员会令,为江西省立宁都中学校长,归拜先慈杨太夫人而行。嗣后寇氛日炽,消息梗绝。二十一年壬申秋,先慈因质释舍侄,拘囚惨酷,致婴重疾,冬间遂弃养。二十九年,乞国立浙江大学郦衡叔教授承铨,为写故山别母之图,以永哀思。卢冀野学长作记,名宿师友锡题,装池长卷,珍逾拱璧。仓猝避地,未及携台,念及心痛!四十二年甲午,倩吕半僧居士重缋征题,制为续卷。容当汇刊专册,期报春晖于万一。兹谨录卅八年以前篇什如干首,先以登诸瑞金文献马。六十六

  • 文章何年削壁開目嶂,此日尋幽上翠微——翠微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翠微峰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宁都三魏 诗词作品

    翠微峰在宁都城西北郊十二里,为金精山主峰,屹立于群峰之中,挺拔险峻,巍然峭立。峰巓林木葱蔚,苍翠辉明,故名:又因东面峭壁平直,焕如丹霞,故又名赤面峰,俗称赤面寨。周围有凌霄峰、香炉峰、瑞玉峰、石鼓峰、仙桃峰、雄狮峰、望仙峰、伏虎峰、披发峰、三巘峰、莲花峰等,合称金精十二峰。这里不仅以风光奇丽著称,且因清初魏禧等九人结易堂隐此讲学而名。欲登峰顶,唯有从东南峭壁裂开的狭缝间俗称一线天之处上绝壁,过暗桥、爬铁梯、绕栈道而上。清代魏祥诗云:「拔地孤峰逼太虚,青松

  • 文章隴西族譜重修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李農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陇西地区 重修族谱 宁都石溪 李氏家族 家族观念

    宁都石溪李氏出于陇西,先世祖颛顼历传百世,西平忠武王晟八世孙唐昭宗(李晔)时,子鱼公(即吾一世祖),因后唐不纲,弃官隐居洪都之西山,厥后复以避乱,迁抚州赤栏门,再迁宁都定居,建基于琳池,时子鱼公十三世孙,李海郎游居湖州口(石溪),李海郎生六一郎,时为单传,生正心,自此生公越、公超、公起三兄弟,此起公越公迁和尙坪,公起公迁赣州,公超公即吾之始祖,世居石溪,宗支繁衍,生六子,即日升、敏文、用纲、用常、惟显、惟詹,目前红丁约五千六百多人,为宁都李氏十族中唯一

  • 文章缅怀故乡——宁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李澤源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宁都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水陆交通 物产 教育事业

    宁都 李泽源故土难忘,自三十八年五月离鄕别井,流亡海外。岁月易逝,竟已将近四十个年头了。故鄕的景色,无日不在怀思中,特将故鄕「宁都」的风土文物简介于后,以博思鄕读者凭念!一、宁都县名屡易与政制的更替宁都数易其名,溯自西汉属豫章郡,三国东吴始建为县曰阳都,县治置于白鹿营。后改为新都。至西晋徙县治至太平鄕阳田营易名揭阳县,即今之石上鎭湖圳口之大塅上,阳田营武官衙遗址,现改建东岳庙矣。距离三十里之大布别置虔化县。嗣后将揭阳虔化合并改为宁都,县治置于雪竹坪,即今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