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化行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奋志苦学的——化行老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军校毕业 赤珠岭 黄埔军校 干部学校 教育事业

    的。在复兴关的苦读中,为自己找到了定位,建立了自己与复兴关的感情。在复兴关的体会中,养成了对经国先生的服膺的感情[2]三、复兴岗弘扬所学公自感背负著无限的责任、悲痛、愧疚,离开了大陆,由海南飞来台北。在台北未作停留,即赴台中,以闭门思过的心情,在局势漫天风雨中,以及在蜗居的寂静中痛定思痛。想到如何能在学校中谋一教职,以期在教学相长中有所进益,而求不辜负此生。将不辜负此生的重点,放置在读书与写作上,而动机则在于所经历的大动乱,使自己感觉到有事物要探讨与有话要说

  • 文章重遊秀峰紀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秀峰 旅游纪行 桃花源景区 历史文化渊源 游览赋诗

    山,一条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拖拉机路,顺着一条潺潺的溪流上朔爬。大约走过一二十里,我们来到了陆羽茶庄。这里离谷帘泉不远,年轻人都步去观赏了。我们因目标在秀峰,为保存实力,就进了茶庄品茶。坐定后,我才把印制很漂亮的入山券拿出来欣赏。呀!券上标名有几十处的景点我们都一槪忽略了,沿途所见,虽不像余秋雨曾访的阳关旧址,在历史烟尘中沦为一片荒原,但也未见「佳木秀而繁阴」。然而,星子当局能在如此基础上作出了这般宏伟兰图的勇气,能把这般历史文旧蹟作为旅游资源实施

  • 文章萬安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劉玉山 王昌民 曾恢侃 王關仕  出版时间:1982-10-02
    关键字: 万安县 地理位置 行政区域 乡镇名称 教育文化

    县城以北,沿江皆平原。二、政区域㈠建置沿革万安,汉属庐陵县地,晋改为遂兴县,唐属太和县,置万安鎭。五代末为龙泉县之万安鎭。宋宁四年,始割太和、龙泉、赣三县地益之,升为万安县,属吉州。宁八年,县令许浃始筑城,周不及一里。元初废,至正十九年,复筑土城,周三里。明初复增筑,周亦一里有奇,濠长二里,寻皆毁废。正德六年,复筑城,自是屡经修治,周不及四里,明淸皆属吉安府。民国初属庐陵道。(鄕长林夏敎授云:万安初名五云,以分兴国、赣、南康、遂川、泰和五县地而立县也

  • 文章尋鄔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潘善福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寻乌 历史沿革 教育文化 行政区分 山川名迹

    政区分寻邑初建县时,以黄鄕双桥等十五堡为基础,至今三百八十余年,地名虽屡有改变,但政区划大致相同。分述如左:㈠石谿鎭:县治所在,辖东南西北厢及城区各里,公所设于南门内曹氏宗祠,共十六保。㈡吉潭鄕:县东三十里,辖寒地、剑溪、滋溪、布尾、陈屋埧、腰古、圳下、莲塘、黎坑垇、吉潭圩、蓝背等地,公所设吉潭圩,以刘、潘、陈、谢、徐各姓为多。㈢项山鄕:县东南五十里,辖大坜、船肚、中坑、黄拔、小杭、黄金潭、聪坑、书园、坪地、罗福嶂、项山村、卢坑及大中等地,鄕治设项山村,共十

  • 文章江西是個好地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況興國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江西 地理位置 地域面积 行政规划 自然资源 地区文化 宗教

    江西省台办 况兴国江西处于长江中下游。北面与湖北、安徽隔长江相望,南面和广东接攘于大庾岭,东面与福建分界于武夷山,西面同湖南相交于罗霄山脉。全省总面积为一六·六九万平方公里。北面为赣北平原,面积为三·六万平方公里;中部为逶迤起伏的丘陵山地,面积达七万余平方公里;与邻省交界地区的边缘山地有六万余平方公里。全省人口为四四〇〇万。全省政区域划分为十一个地级市,分别是:南昌、九江、景德鎭、萍鄕、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市下面为县,全省共有

  • 文章興國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蕭占芳 出版时间:1979-04-02
    关键字: 兴国县 县况简介 行政区划 自然资源 历史文化

    燃料。农民耕作从未使用肥及杀虫剂;除草木灰,人粪尿,畜粪外,所需之绿肥皆出于山产之嫩叶,野草,芦荠等将采割之靑苗置于牛猪栏中践踏,待春耕时散于水田中肥育禾苗,改良土壤,年年五榖丰登。五、历史文㈠沿革——晋封平固,宋置兴国以迄于今;相传邑人某有功于晋室,封侯赐第,被敕封为平固侯,赐平固侯第,建筑宏伟,为本县属最古之古蹟,因而得名平固。后开发于唐朝末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所置,以年号为名,故改称兴国于今。明淸皆属赣州府。民国改专署而治,属第八

  • 文章我們所希望的新中國(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蔣經國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地方自治 工业化基础 城市建设 行政规划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爱国的精神。对于这四件工作,过去一年中间,我们就开始了:一、实施县政府新编制的第一步:1权限划分。2事权统一。3和下级机关取得密切的直接联系。4确定各级机关的经费,同时按照新县制的编制,县以下分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社会、军事、粮政七科。二、根据各鄕鎭人口地理的特殊情形,调整了各个区、鄕、鎭公所,全政区只分二〇个区署,二六五个鄕鎭,平均每一县有二四个鄕鎭公所,区署取消以后,就可以由县直接指挥,鄕鎭以下亦按照新的编制,分设政治、警卫、文、经济四个干事

  • 文章江西和南昌史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況興國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江西南昌 历史文化 史料记载 地方史料 行政制度

    管理政务的承宣布政使司、掌管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司、握有兵权的都指挥使司,省会仍是南昌。明代的南唐,面积比宋代大大缩小,经济上也不如宋代繁荣,但文教育事业上却有较大的发展,当时不仅有南昌府学、南昌县学,还有东湖、宋濂、正学等书院。清初沿袭明制,地方最高政区划简称为省,省以下为府,再下分州、厅、县。全国内地分为十八省,第十省为江西,南昌仍为省会,江西省和南昌府的治所均设在南昌。清代的江西经济比明代又有新的进展,农业和商业有所发展,手工业中的一些资本主义萌芽已在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