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旅生涯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伍、海峽采風)父親的功勳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大陸 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父亲 功勋 团圆 改革开放 军事院校 军旅生涯

    捧讀父親寄來的大著,厚厚的《忠勤》一書,我們首先看著封面上胸前掛滿功勳章的、威武的、魁偉的、嚴肅而又慈祥的父親的照片,似乎旣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他是我們尊敬的父親;陌生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一位堂堂的上校軍銜的父親。因爲我們曾遠離父親幾十年,望斷秋水,骨肉情牽,又驚又喜,思緒翩翩。現在,我們與父親近了,我們爲父親祝福,爲父親獲得這許多崇高的榮譽而歡欣、鼓舞、高興和驕傲。我們的父親是一位妻早、子早、功名早的幸福之人。他二十多歲就與母親相愛結婚,三十多歲...

  • 文章(肆、人物傳記)謝公炳坤傳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谢炳坤 投身革命 讲武堂 北伐 军旅生涯

    謝公炳坤,字永燊,江西瑞金縣黃柏鄕店前村人。幼年失學,但素懷壯志。十八歲時(民國十年)即獻身革命,在廣州入大本營,十一年調選爲國父衞隊下士衞士,十三年,免試保送入警衞軍講武堂第一期,結業派任警衞軍少尉排長,十四年經吳鐵城先生之介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歷經國民革命軍第一、二次東征之役,及十五年國民革命北伐之役,身先士卒勇猛善戰光榮負傷,因作戰有功獲升爲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十七師特務連長,此後凡革命軍討逆、淸共、剿匪諸役無役不與,歷經百戰,出生入死,並獲頒三等光華奬...

  • 文章人海浮沉六十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呂明德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高中毕业 从军报国 军旅生涯 退伍 家庭生活

    一、身世我是中華民國十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七日巳時出生。原名光禮,三十六年台灣「二二八」事變之時,被暴徒集體禁閉數日,因而改名爲明德,以示重生。在呂家譜系中爲敷字輩。先父成樟公,於我出生十三日後,卽因病去世。斯時家母年僅十七歲,勤儉治家,獨撐門戶,養我、育我、敎我,慈恩無日敢忘。先祖父貴寳公,爲人善良,篤信佛理,娶梧桐洋兪氏爲祖母,生有四子,長曰成楫,次曰成枝,三曰成樟,四曰成柜,均已各自獨立成家。堂兄弟亦有四,長曰光仁,次曰光義,三曰光禮,四曰光智,堂姐妹...

  • 文章(玖:雜篡)三顆印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印章 书房 家乡 军旅生涯 往事回忆

    放學回家,走進書房,發現書桌的抽屜,被孩子們翻動了。而且把三顆平日「深居簡出」的印章取出,排置案頭。使我又有一次婆娑把玩的機會。回憶的雙翅,也就不斷的旋飛。不怕人們見笑的說,在我這客地寄盧中,除了「唐書晉字,漢文章」外,可說是「家無長物」。要說是有的話,彌足珍貴的就要算這三顆印章了。黑色的牛角印章,算歷史最久,它是在贛南老家帶出來的有人說:故鄕的泥土是芬芳的,這顆印章,也常使我有這樣的感受。記得是家鄕首次淪陷於民國二十四年春天,國軍收復,刼後重光,與家人...

  • 文章(陸、人物傳記)郭建平先生遣稿(十三則)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郭建平 瑞金县立中学 学校教员 军旅生涯 祖宅 祖茔

    一、自述平生余姓郭,家派上境,以字建平行。生於民國十五年八月廿九日,現年五十四歲,排行第八,瑞金縣象湖鎭夏塘村人。父蔚元先生,嫡母暨生母均姓劉氏,兄七人姊十有一人,妹一人,兄係大學、高師、小學畢業,分任軍政敎職務,或從商。余幼入西楊小學,後畢業瑞金縣立中學,曾任謝坊鄕中心國民學校敎員。娶妻黃美英生一女名藹濱,子一名榮生。**叛亂,三十八年五月間,辭别慈親、骨肉、妻子,逕赴南康唐江鎭,投陸軍七十軍一三九師四一七團衞生連,任准尉特務長。經贛粤戰役,忠於職守,獲...

  • 文章行年將八十略敍平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鄒瀾清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小学毕业 陆军军需学校 军旅生涯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宜丰 鄒瀾清前言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承先人之餘緖,廓後人之丕基,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余不幸而生逢世變,猶能得乎中壽。(左傳,莊子:八十爲中壽)。親視子女之克自樹立,完成婚嫁。諸孫之相繼誕生,循序就讀。老妻比翼雙棲,何其幸也。家世先人由魯遷贛,立籍於宜豐縣天寳鄕三十三都衭溪車上,聚族而居,前有溪流,山明水秀。自始祖興財公十一世而傳至先王父良謨公,先王母劉,生先伯父宗漢公,先父宗浪公,先叔父宗汝公三人。先王父英年早逝,先王母柏舟矢志,旌表節孝。因外戚皆爲...

  • 文章滿眶血淚細訴生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鄒瀾淸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军旅生涯 卢沟桥事变 轰炸重庆 日军投降 淮海战役

    余生逢世變,學書學劍,俱無所成。惟念父母之軀,矢志以身許國。久役軍旅,南征北討,數不盡的艱難險阻。幸皇天厚我,竟然苟延於世,不覺七十七年矣。細訴平生遭遇,自少小之時起,因家庭貧乏,常役柴水之劳;鄕間家庭用水,來自河中,一次去挑水時,誤墜河中,水流湍急,幾遭滅頂之禍。丁年出外謀生,民二一服務於萍鄕煤礦警察局,黃匪公略攻陷安源,鄕人劉魯生遇害。余幸脫險奔走漢皐,除僅有的隨身衣服外,一無所有,狼狽不堪言狀。七七事變,抗日軍興,隻身前往陪都重慶,供職於中央陸軍官...

  • 文章「洪流」讀後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同乡会监事 春节团拜 地方风俗 军旅生涯 中学校长

    书中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闯天下的宿愿,想出去外面,为什么原因?讲不出来,只有一个幻觉,可能外面的天地要比家鄕大些。」于是在民国卅七年七月初和小学同学钟培修、钟光锐、萧家坡,另有两个女孩去赣州报考了江西省保安团军士队,入学后接受四个月训练,结业后返回部队充当基层干部,正式走入了军旅生涯。民国卅八年夏共军渡江南下,形势紧张,人心惶惶,随军撤退至南雄,与同伴偷偷逃离江西保安旅;投考青年军二〇七师,随军抵广州黄埔码头乘台富轮来台,九月十二日踏上基隆港这块土地

  • 文章(貳、序跋類)陳鄉丈耀東九秩壽序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朱學瓊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心远大学 军阀割据 投笔从戎 军旅生涯 教育工作 九秩

    丈,我邑耆宿,世居石水新中村,距余家四十里。余齠齔入塾,聞諸長者言:丈幼有大志,比冠,負笈南昌心遠大學,肄業二年,丁國難而輟讀。先是,軍閥割據,倭寇脅迫,繼以蘇區裂治,内患方殷,外侮洊至,睹國本之動搖,憂累卵之危岌,毅然投筆請纓,急赴國難,義無反顧。其父母力阻之,不聽,族䣊尊長,說以蓼莪之義,則力排衆議,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應之,遂果行。初入獨立第七師,任准尉排長。具才識,嫺戰術,以驍勇善戰著稱,積功累遷上校團長。在軍旅凡三十餘載,轉戰沙場,精忠報國,良...

  • 文章(玖、悼誄)懷往事悼故友—楊和清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謝遠明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杨和清 去世 军旅生涯 日本考察 研习书法 追思悼文

    六十八年九月十七日鍾生兄來電話,吿訴我和淸學長去世消息,他所罹患的絕症(脊椎癌),明知其死亡必然的結果,友好總希望有奇蹟出現,逢凶化吉,絕處逢生,因此,他的辭世有無限的悲傷!自我調北部工作之後,每次到南部,都要在嘉義停留,由生、導初諸兄約同去醫院探慰。在他去世前的一星期天,又因公途經嘉義,與生兄又到省立嘉義醫院看他。往常相見,總是先有笑容,然後圍坐病榻,暢談早年軼事,風趣幽默,幾不知有病。間常亦談到治癒絕症之信心,以及康復後之各種計劃,友輩間皆佩服其求生...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