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旅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伍、海峽采風)父親的功勳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大陸 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父亲 功勋 团圆 改革开放 军事院校 军旅生涯

    身边。每次都因时间匆匆,要说的话很多,又南来北往,忙忙碌碌,故未同父亲屈膝长谈,父亲也从未谈及他服务军旅院校,立功受奖之事。现在拜读父亲大著〈忠勤〉,我们才较全面的知道父亲了。父亲当年离开我们后,随军赴台,转战金门,再调台湾。做过党代表,曾在军事院校执教,在国防部总政战部新闻处服务。荣获总统颁发的「一星忠勤勋章」、「忠勤勋章」,「四星宝星奖章」、「弼亮甲种奖章」、「景星甲种奖章」、「著作金像奖」等奖勋章多座,官至上校军阶。他忠贞爱国,忠勤服务,待友忠,处事忠,深受

  • 文章(陸、人物傳記)先父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鍾文郁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务农 凤冈县小学 经商 投身军旅 病逝

    南迁,二中迁樟树不肖南返故里,家人久别重聚,其乐融融。翌年春先父吩咐转学赣州省立赣中,是年秋结业,奉先父之命执敎于东关小学,因抗日军兴,戎备待整,家仇国恨,无以图报,乃于二十八年春投身军旅,充任国军七十九师随军记者,辗转前线,出入枪林弹两之中,在所不惜,乃先父生平精神感台,有以致之。二十九年春闻军三分校在邑间招考新生,为使杀敌有方,报国知路。于是吿假返鄕投入十七期工兵科受训。且时有恭聆庭训之机会,先父训儿绝不疾言厉色,总以开导勉励方式,其言中有情,话含深意

  • 文章(肆、人物傳記)謝公炳坤傳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谢炳坤 投身革命 讲武堂 北伐 军旅生涯

    奖章之荣。廿七年调训武昌洛伽山中央军官训练团受训,结业调升为六十三军一〇九六团团长,抗日军兴,日军登陆广东惠阳,率团参加第七区粤北抗日之战,因指挥若定沉着应战扭转逆局,反败为胜,荣获上颁干城勋章一座。卅五年抗战胜利,任衢州绥靖公署应接室主任,卅七年调陆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副处长,卅八年任广州绥靖公署荣管处副处长,卅九年奉令资遣,四十八年以无职军官核为陆军步兵备役上校退伍。谢公毕生军旅,为党为国已尽全力,晚年淡泊明志,淸苦自如,军人本色,心胸宽宏,念念以家国为重

  • 文章(序跋)登賢書贊並序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2期  作者:楊世輝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乡贤 军旅 教授 社会科学部 奖学金

    荐请俟时为梁教授怀茂义宣先生,依例立乡贤传,名垂史志,典范流芳,启励来兹云尔:博学尊儒雅 登贤代轶伦 梁侯风范仰 立传表斯人注:(一)先生祖籍瑞金梅冈,钟灵毓秀,致其天赋颖异,品学兼优,志抱高远。昔年出身军旅,官至中校。嗣转任文职教席,兢兢业业,升迁历经:讲师、副教授、教授,复任系主任。策划敷教,声誉日隆。竟膺重寄,出长该校社会科学部(隶三院十二学系),足证其才能卓越,成就斐然德业。(二)先生胸襟器宇宏伟,品格高尙。礼贤下士,素有儒者风。言行恪守诚信

  • 文章抗戰與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劉力青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斗机 浙赣战役 汉奸 游击队 军旅生活

    ……等十数人于当年三月十七日集体步行至莲荷向军政部靑年远征军敎导第五团(团长敖建畴少将)第一营第二连(连长苏徯我少校现旅美)报到,旋即开始军旅生活。㈠待遇菲薄坚强自励:入营后支上等兵薪饷,每人日支副食费五元(普通士兵二元)月薪十元另发草鞋费每月十五元。实际每月需铅山产竹茎草鞋至少三双每双十元,需用不够皆由家中汇寄。由此可知抗战已进入艰苦阶段,而每人皆能奋发自励不以为苦。㈡战区长官亲莅校阅:莲荷营地均属旧式民房,尙称宽阔,附近有河流有山岭最适野外操练战技

  • 文章人海浮沉六十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呂明德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高中毕业 从军报国 军旅生涯 退伍 家庭生活

    一、身世我是中華民國十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七日巳時出生。原名光禮,三十六年台灣「二二八」事變之時,被暴徒集體禁閉數日,因而改名爲明德,以示重生。在呂家譜系中爲敷字輩。先父成樟公,於我出生十三日後,卽因病去世。斯時家母年僅十七歲,勤儉治家,獨撐門戶,養我、育我、敎我,慈恩無日敢忘。先祖父貴寳公,爲人善良,篤信佛理,娶梧桐洋兪氏爲祖母,生有四子,長曰成楫,次曰成枝,三曰成樟,四曰成柜,均已各自獨立成家。堂兄弟亦有四,長曰光仁,次曰光義,三曰光禮,四曰光智,堂姐妹...

  • 文章(玖:雜篡)三顆印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印章 书房 家乡 军旅生涯 往事回忆

    放學回家,走進書房,發現書桌的抽屜,被孩子們翻動了。而且把三顆平日「深居簡出」的印章取出,排置案頭。使我又有一次婆娑把玩的機會。回憶的雙翅,也就不斷的旋飛。不怕人們見笑的說,在我這客地寄盧中,除了「唐書晉字,漢文章」外,可說是「家無長物」。要說是有的話,彌足珍貴的就要算這三顆印章了。黑色的牛角印章,算歷史最久,它是在贛南老家帶出來的有人說:故鄕的泥土是芬芳的,這顆印章,也常使我有這樣的感受。記得是家鄕首次淪陷於民國二十四年春天,國軍收復,刼後重光,與家人...

  • 文章(陸、人物傳記)郭建平先生遣稿(十三則)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郭建平 瑞金县立中学 学校教员 军旅生涯 祖宅 祖茔

    一、自述平生余姓郭,家派上境,以字建平行。生於民國十五年八月廿九日,現年五十四歲,排行第八,瑞金縣象湖鎭夏塘村人。父蔚元先生,嫡母暨生母均姓劉氏,兄七人姊十有一人,妹一人,兄係大學、高師、小學畢業,分任軍政敎職務,或從商。余幼入西楊小學,後畢業瑞金縣立中學,曾任謝坊鄕中心國民學校敎員。娶妻黃美英生一女名藹濱,子一名榮生。**叛亂,三十八年五月間,辭别慈親、骨肉、妻子,逕赴南康唐江鎭,投陸軍七十軍一三九師四一七團衞生連,任准尉特務長。經贛粤戰役,忠於職守,獲...

  • 文章行年將八十略敍平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鄒瀾清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小学毕业 陆军军需学校 军旅生涯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宜丰 鄒瀾清前言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承先人之餘緖,廓後人之丕基,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余不幸而生逢世變,猶能得乎中壽。(左傳,莊子:八十爲中壽)。親視子女之克自樹立,完成婚嫁。諸孫之相繼誕生,循序就讀。老妻比翼雙棲,何其幸也。家世先人由魯遷贛,立籍於宜豐縣天寳鄕三十三都衭溪車上,聚族而居,前有溪流,山明水秀。自始祖興財公十一世而傳至先王父良謨公,先王母劉,生先伯父宗漢公,先父宗浪公,先叔父宗汝公三人。先王父英年早逝,先王母柏舟矢志,旌表節孝。因外戚皆爲...

  • 文章滿眶血淚細訴生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鄒瀾淸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军旅生涯 卢沟桥事变 轰炸重庆 日军投降 淮海战役

    余生逢世变,学书学剑,俱无所成。惟念父母之躯,矢志以身许国。久役军旅,南征北讨,数不尽的艰难险阻。幸皇天厚我,竟然苟延于世,不觉七十七年矣。细诉平生遭遇,自少小之时起,因家庭贫乏,常役柴水之劳;鄕间家庭用水,来自河中,一次去挑水时,误坠河中,水流湍急,几遭灭顶之祸。丁年出外谋生,民二一服务于萍鄕煤矿警察局,黄匪公略攻陷安源,鄕人刘鲁生遇害。余幸脱险奔走汉皐,除仅有的随身衣服外,一无所有,狼狈不堪言状。七七事变,抗日军兴,只身前往陪都重庆,供职于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