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陶淵明的人品與復興中華文化的關係(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0-09-02
    关键字: 陶渊明 买卖官职 桓玄 实践儒家 诗词作品

    到此,为之掷笔抚琴而歌,歌曰:『吁嗟骐骥兮!来非其时。不先不后兮!命定数奇。守身乐道兮!坎坷如夷。霜菊雪梅兮!风骨谁追?箕山汨水兮!异代同归。』吾人既悉陶公所处的时代,确是历史上一个「五浊恶世」的大时代。是「乱邦」、也是「危邦」。仁人志士,不谈挽救「大我」,想自全「小我」,亦不容易。但是,渊明是实践儒家一位典型人物,他不幸诞生在这样一个恶时代里,他究竟怎样的自处?及对这个时间,作何表示?或留某种影响于后世。这些都是我们对陶公生平急盼所欲得到的答案。这里请专

  • 文章(壹、論著評序)讀朱先淦學長「征塵瑣記」感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衛民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朱先淦 儒家 奋斗史 巡回教学 《征尘琐记》 怒潮学校

    穿,破了一补再补,最后成了乞丐装。书本也是一样,破了再补,字磨损了则借同学的书将缺字补上。至于工作;上山砍柴,下田除草,能干的活,都要上阵。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人生之三不朽。先淦学长,三者倶备。立德而言;其服务军中为官兵褓姆,同甘苦,共患难,处理问题,以仁为怀。且乐善好施,济助苦难,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胸襟。立言者;其担任各种讲习班及巡回教学,以励忠坚志团结军心为职志。又汇编「庄敬自强」专书,修编「保防教材」,及「空军幼校学生生活辅导」教本等,以及

  • 文章(肆、人物傳記:)尊聞居士羅臺山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尊闻居士 罗台山 佛乘 儒家思想 古韵标准 学术研究

    編者按:作者蔡愛仁先生,寧都人,遜淸拔貢,中興大學文科敎授。著述甚豐。羅有高字臺山,號天目山人,又號尊聞居士,江西瑞金人,淸乾隆擧人。少習技擊,力敵數十人。後見雩都宋道源,乃潛心理學。旣又師事寧化雷鋐,爲學凡數變。晚與同年友長洲彭紹升友善,遂長齋讀佛乘,欲溝通儒釋之郵。有「尊聞居士集」凡四卷,歐陽漸曾作長序。爲文章旁通曲鬯,能抒其所獨得。於音韻學亦有硏究,序江永「古韻標準」,以「……均之爲韻,非俗師妄造,則傳寫承譌也。至於韻學一端,在古誠爲醩醨,黃小受詩...

  • 文章(玖、詩詞:)一、詩 留別宜黃余子誠先生二首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羅有高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沧江 扁舟 儒家 地方志 居士集 诗词作品

    其一崛起滄江一箇人,無明杳窅接清塵;牆東見月扁舟遠,晝外明爻得解神;似我已同芻狗棄,多君暫與木雞隣;何時石筍成農隱,細味程朱課日新。其二我逃於釋子為儒,體貌充盈戰勝腴;觀化已醒蕉鹿夢,執身常若橛株拘;高標古格穹雲水,懶逐時賢判主奴;鳥尾他年容造訪,不妨僧服話黄虞。※此詩載宜黃縣志。民國九年楊紹耕、劉雅堂、鍾鼎勳、羅積深諸鄕丈重刻尊聞居士集時,由邦道詣南京支那內學院,乞宜黃大師歐陽竟無先生作序。承大師與先師周少猷先生誦示,並已補刻入集。惟因年久,不諗記憶有...

  • 文章(拾:雜纂)仙道嘉言錄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李樂俅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仙学妙选》 修道 儒家 佛教 诗词作品

    第一編摘錄拙編「仙學妙選」再版增訂資料麻姑仙:修道者好靜而不好動,欲探玄妙之理,須向靜中細細硏究,方可悟道。藥師琉璃光佛:天欲其人之成,必置於逆境中,試其心,勵其品,危其遇,果堅貞不變,壁立千仞,然後鬼神欽敬,天地呵護,名列仙班。太極眞人:學道者,譬如登山,故凡修持之人,必須有勇猛之氣,精進之懷,金剛之志,鐵漢之身,任他千魔百考,決不萌退悔之心。梅福仙翁:人可勝天,心能造命。古往今來,幾人經過玄關。崔宗之仙翁:身體是死,靈魂是活。行善之人,其魂輕淸,所以...

  • 文章陶淵明的人品與復興中華文化的關係(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陶渊明 学术思想 儒家思想 道教 东晋 文学作品

    影响世局之力量最大者,要算儒、道、墨、法等四家。但是,这里与本文有关的,仅限于儒、道两家。特将这两家的要旨和功效,简述如次:一、儒家:此派创自孔子。他的思想,始于「正心」「修身」,终于「治人」「救世」,幷揭示以「仁」为中心。注重现实,勇于负责,保持着乐观和进取的态度。二、道家:此派创自老子(李耳)。他主张废弃「礼教」「法令」,听其放任「无为」,顺应「自然」。淸虚自守,卑弱自持。思想消极,囘复太古的纯朴状态,足以阻碍社会文化的进步。儒家学术思想,既近情合理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