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事略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賢桂公永清墓園參拜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唐之浩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桂永清 乡贤事略 墓园参拜 往事追述

    二月十七日,台北巿江西同鄕會舉行九十年春節團拜與春季祭祖,公吿書信於兩個星期前寄到時,父親曾對我和二弟說過,期望能一齊參加,會後要赴桂公墓園參拜。這日清晨,連聲鈴響,接聽二弟自新竹撥來電話,叫我稟吿父親,因突發事故無法趕回,並託我先墊五千元,趁到同鄕會之便,以父親名義捐出供作獎學金,又說必定另找一日,再赴墓園向桂公致敬。父親說那就由著之凱好了,便帶我提早出發。到達台北江西會館,恰是九點正,進會場繳費,取得江西文獻季刊一册,場內座無虛席,有人擠在場邊,彼此...

  • 文章張果喜崛起江西山溝的雕刻大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周野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张果喜 人物事略 木匠雕刻 乡土技艺 企业发展

    傳說中,文狀元是文曲星下凡,武狀元是武曲星降世,還從未聽說那個商人是什麼星星。但如今,大陸卻有一個從山溝溝裡崛起的企業家,被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顆星—張果喜星。並獲得國際小行星協會認可,爲三〇二八號張果喜星。在江西,很多人並不知道省長、書記叫什麼名字,但提起張果喜,卻幾乎無人不知。因爲他是江西的頭號富商,也是中國財富雜誌十大富豪之一。或許江西人太窮,或許十大富豪如今已淘汰過半,唯張果喜的生意仍越做越紅火,因而,他已成爲江西人的驕傲,江西想致...

  • 文章江西人發展困難的幾個例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江西人 发展困难 实证举例 乡亲事略 历史原因

    新建 周仲超沈發藻和胡璉的窮通民國卅八年春,沈發藻任第三編練司令,奉令在江西徵兵組成。胡璉任第三編練司令,奉令在浙江編練組成。國防部只賦予所轄部隊番號,兵員由當地軍管區撥補。據柯遠芬「暴風雨」一書中謂:胡無法在浙徵到兵,軍糧補給亦難,胡乃請求移駐江西,請方天主席不採正常徵兵程序,以省行政命令採「一甲一兵、一縣一團、三縣成師、九縣爲軍」徵兵辦法,限一個月內徵集完畢。雷厲風行,不及一月達成,且無一人違抗命令云云。第二編練部乃得改爲戰列部隊,而爲第十二兵團,於...

  • 文章「梅崗人」讀後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梁君新 人物事略 《梅岗人》 家乡情怀

    瑞金 鍾久祥人生價値,在於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群倫,做到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仁人志士爲正義事業立功、立言、立德,名留青史,流芳百世,爲後人敬仰、學習、效法。梁將軍君新出身農家,自幼接受庭訓,良師益友薰陶,農村艱苦生活磨煉,培育出熱愛鄕土,體恤民困,憂國憂民的高尙情操。將軍歷經戰亂,戎馬半生,功勳卓著,解甲卸鞍以後,雖旅居海外,仍心繫故國,眷戀鄕土,不忘鄕親,幾度回鄕探親祭祖,緬懷先慈,克盡孝道;將軍十分關注桑梓經濟發展、教育振興...

  • 文章重修忠簡公祠暨先嚴墓銘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4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中简公祠 修缮工程 孝道 名贤事略 返乡探亲

    慎終追遠,修葺宗祠、維護祖產,乃爲人嗣者應有之孝思與作爲。榮祥爲忠簡公三十六世之嫡系譜名繼諸字軍生,生於公元一九二四歲次甲子年十二月八日。顧自旅台四十年,罔不緬懷祖先,心繫宗親,耿耿情懷,無時或輟。於軍次歷任軍職,妻黃桂蘭,淑德兼備,現三子一女曁子媳七人,僉爲學、碩士,學有專長,服務社會。由於年來拜海峽開放之賜,得以攜眷返梓探親,謁祭忠簡公祠,並奉獻「祖德流芳」匾額,聊表孝思,惟該祠年久失修,損陋不堪,茲爲固本溯源,恢復舊觀,爰斥資人民幣壹萬伍仟元,鳩工...

  • 文章梓源荆派 幹蠱傳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熊墨渲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鸭咀垄村 熊式辉 人文景观 人物事略 家乡建设

    安義 熊墨渲在中國江西省南昌巿昌北機場和山水甲天下的廬山之間,一〇五國道旁,一條銀帶似的潦水河畔,有一個雅稱爲「梓源荆派,幹蠱傳奇」的秀麗山莊。它,就是原中國國民黨二級上將,上海淞滬警備司令、東北九省行轅主任、主贛十年的省政府主席熊式輝老先生的故鄕——鴨咀壠村。鴨咀壠村是江西省安義縣萬埠鎭政府管轄的一個行政村。萬埠鎭是巿、縣重點發展的「衛星」鎭,歷史上因水陸交通方便,商賈雲集,俗稱「五鄕碼頭」。該鎭山水美、人氣旺、資源富、物產豐。有塡補全省空白、生產出口...

  • 文章貴谿、勇士、詩人——劉力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鍾岳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贵谿县 刘力青 文人武将 人物事略 贵谿发展

    雩都 鍾岳壹、貴谿—文武匯集,多麼美麗的地名。一、貴谿;:唐置,今治縣,明、清皆屬廣信府,晚清屬豫章道,位贛東在浙贛鐵路東鄕與弋陽之間,鷹(潭)廈(門)鐵路通車後,鷹潭原屬貴谿的一個小鎭,今成爲地市,位居貴谿之上。二、聞名中外的龍虎山位於貴谿西南約卅華里,風景宜人,山青水綠,美景爲宜,嚮往旅遊與朝拜信徒不絕於道,兩岸及中外人士都來往如織。三古今文人武將不乏其人:張道陵:東漢人,子房八世孫,客蜀以符水禁咒之法愚民,學者出五斗米,時稱五斗米道。其徒衆稱陵爲《...

  • 文章文天祥三訪流坑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南草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文天祥 流坑村 历史事略 《进士题名记》 创建书院

    樂安 南草被全國著名文物考古專家、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先生譽爲「千古一村」的江西樂安縣流坑村,不僅在當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耀爍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古建築群落吸引著中外考古專家,知名學者和成千上萬的觀光旅遊者,即是在古代,也影響著衆多的名人賢士前來一睹芳容。如朱熹、歐陽修、王安石、岳飛、羅洪光、楊士奇、湯顯祖、徐霞客等,這些在當時發聾振聵的泰山北斗,人中英傑,無不被這裡異彩紛呈的古代文明而流連忘返。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是三次涉足流坑,爲這裡秀麗的風光和鼎盛的...

  • 文章爲了故鄕的明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崔麗麗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周仲超 人物事略 回馈家乡 捐资建设 教育事业

    南昌市台辦 崔麗麗一頭雪白的頭髮,一口純正的鄕音,一身簡樸的裝束,一腔遊子的赤誠,這就是我們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新建籍旅台同胞周仲超先生。周仲超先生於一九二〇年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昌邑鄕社林村,如今已是八十一歲的高齡了。他先後就讀於陸軍參謀大學、國防大學和美國軍事學校。一九四九年隨軍去台,後棄軍從商,並從事文化工作。曾任台灣《家庭教育》雜誌社社長兼總編,天林出版社發行人兼社長,《江西文獻》社長、《新建文獻》社長。先後在台灣許多報刊雜誌上發表愛國愛鄕...

  • 文章小陋室憶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往事追述 铅山县 先贤简传 历史轶闻 人物事略

    新建 唐子安木柵住宅,陋而狹,小而窄,可謂小陋室矣!祖孫三代集居一堂,僅能容膝,不堪擁擠,自作疏散,隻身重返岡山農校宿舍。收拾書物,不意發現故友師曾兄,生前函囑代寫序文遺書,渠與余爲共同參加泰和武溪街,幹部講習會摯友。來台時,又同住中和鄕,私交甚厚,睹物思人,捧讀再三,不勝愴痛!袁日省先生,字師曾,鉛山縣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寫有鉛山散文集,余曾函復,吿之前江西省地政局長,省黨部書記長劉己達(海澄)公,撰有「蔣心餘清風亮節」一文,刊于本刊六九期,對鉛山...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