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共返回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叁、敎育:)忆瑞金县立中学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鍾蔚暉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县立中学 母校 绵江中学 乡贤 纪念会 校歌

    瑞金县立中学,乃是余之母校,一别二十余年,不胜萦念。记得学校座落于县城之东南,远山环翠,笔架凌霄,绵江漪涟,贡水荡漾,双江沉月,波光尤美,桃李满园、桐林高耸,校舍巍峨,环境幽靓,吾于此薰陶三年,奠立学识基础。学校前身是私立绵江中学,于民国十二年,由先堂兄蔚升,邀集刘惜吾、杨雨苍、周庆光等十余位鄕贤商议所创建,并公推其为首任校长,悉心规划、并得敎职员全力支持,成绩斐然。因此调任省立宁都十一中学校长。嗣后绵中改为县立中学,校长一职,由刘惜吾先生担任,刘公惟甫

  • 文章張夢慨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8期  出版时间:1971-01-02
    关键字: 张梦慨 中学毕业 抗日战争 中学教育 翻译官 职业教育 因病去世

    嗣后曾就读于泸州县立中学及教育部第一、第三中山中学,修业仅二年,竟能于廿九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旋转入外文系肄业,盖先生对于语言极有天才,中学时代尤以英语最为专长也。翌年仲绥公奉令在成都创设军政部第五被服厂,阖家迁居成都,先生虽未毕业,仍奉征调军中翻译官。卅二年秋遵祖母命在成都与胡坤元女士完婚。胡女士系出南昌望族,与先生幼年有靑梅竹马之谊,亦得祖母之爱,遂委禽焉。南昌沦陷后,胡女士原在贵州金城江铁路小学执教,素性勤俭贤能,婚后生活有梁孟之称

  • 文章追憶六十年前武寧縣中概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郭茂溪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武宁县 人口 协和中学 中学执教 教学概况 教师名单

    全县只有县立中学一所、私立协合中学一所、武宁简易师范一所,中等教育可说是并不十分发达。溯自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武宁最早曾开办一所中学,即私立武宁中学,校长为黄隐亭,不久因小学教育不普遍,招生困难而停办,直至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全县设立国民中心小学六所,小学毕业生众多,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便创办私立协合初级中学,校长为张子野,同年秋南昌江西九县联立洪都中学,搬迁一部分到武宁,便称之为洪都中学武宁分校,翌年,便并入武宁县立协和初级中学,民国

  • 文章龍河書院春滿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龙河书院 万载中学 往事追忆 母校变化

    万载 王水宝立夏时节,风爽气清,我沿着龙河,来到了江西万载县康乐八景之冠的「龙河晚渡」。那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龙河书院,现在的万载中学,就座落在这古渡口旁。绿杨烟中,渔樵醉归,杏花丛中,书声琅琅,不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走访万载中学的情景……那年,也是立夏时节,我来到龙河河畔,伫立在古渡口旁,举目四顾,祇见龙河波光粼粼,白帆片片……当年,在龙河书院读书的、现旅居台湾的诸位鄕亲,正是从这古渡口,和亲人们「执手相看泪眼」,而挂帆远行的。「长桥晚景添诗意,古渡重阳

  • 文章蓮花縣小碧嶺的今昔奇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7期  作者:李白帆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琴亭镇 返乡探亲 莲花中学 学校回忆

    一九六八年年底,我从黑龙江回到一别十九年的故鄕——江西莲花琴亭鎭。悠长的离别蓦然来归,确实感慨万千。县城变样了,新的建设代替了旧的面貌,进展神速,眞是难以设想的变化;小碧岭风姿姣娆,比往昔富丽得多了。这里是我从前执教的所在地,初时只有初中两个班,学生仅一百多人。校址是从前建筑的营房。后来增添了一座大礼堂,继又增加了一个师范班,呕尽心血,牵强度过了八年。今天的莲花中学,其前身正是莲花县立中学,这标识著这个学校从肇始到现在,已度过了二十七个春秋,将届三十而立

  • 文章臨川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附近,中学校址,淸时为兴鲁书院,同治间南鄕梅州村张静山先生所捐建。民国后设省立第七中学,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学制改变,和原有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合倂为临川中学。南门附近城墙上,有一拟岘台,我记得石刻拟岘台记中,第一句便是:「拟岘台者,拟乎岘山之台也。」远山映带,抚河由台下静静的流过,风帆可数,文昌桥亦在其右侧,囘视城市,则十万家闾阎扑地,街市纵横,历历在目,为当时邑令公余游息之所。出淸风门约四五里,有靑云峯一座,建筑在松冈高阜之处,也是两层高楼,白云靑松

  • 文章自己人生之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人生感悟 母亲 疾病 中学毕业 民办教师

    啧啧赞赏,少时恩师熊英权先生,在一个学期的《成绩报告单》上,给予评语:「天资聪颖,学习认真,在本学期书法文章,大有长进,惟深夜常有咳嗽,似有隐病,望宜注意」。因为他是位儒医,所以,爱生如子,呵护有加,一语指出,从小就染有疾病之苦。他足足教了我几年的国语课,功底深厚,立雪数载,受益匪浅,为我今后酷爱文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元一九四五年,鬼子投降,凯歌声中,我考入了江西名校——心远中学,因为先父王伟,从师育钖熊老先生,是为熊氏弟子,子继父学,一脉相承,我又拜倒

  • 文章校舍建築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杭口中学 民宅 教学品质 校舍建设 经费筹措 捐款

    修水 涂浩澜修水杭口中学,原无永久校址,初期借用民宅,创建于地处偏僻,地势低漥杭山之麓,既无电力之照明,而且更无自来水之供应,不惟有碍学生身心之健康,亦影响教学之品质。杭口鄕政领导干部,基于上述槪况,乃于公元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九日,飭令该校教师:萧德玉、涂利仁、吴章虎等组织筹建校舍委员会。萧等受命后协调地方有力人士,即积极进行寻觅建校地址。但一个鄕鎭最高教育学府乃为人人争取设立之对象。在此情形之下,而以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历史背景、人员稠密等因素来说服群英

  • 文章(叁、敎育:)忠义中学创校历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忠义中学 义学 西关杨氏 家塾 学校环境

    忠义中学为瑞金私立中学之一,其校名为「瑞金县私立忠义初级中学校」;校址设于城郊云龙桥下游约一公里之绵江右岸夏坊村渔船坝,为吾县各公私立中学中建筑宏伟,较具规模之完整校舍者。原为「私立西杨小学堂」,其前为「西杨家塾」,又称「义学」。谨将忠义中学创校简述如次:㈠、「义学」由来:忠义中学校址前身为「西杨家塾」,初名「义学」。考我国自古有「义学」、「社学」之设,皆为敎育民间子弟之场所,具有辉煌史实,且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自汉代杨仁为什邡令,劝课掾史弟子令就学

  • 文章(伍、人物傳記:)謝拔英先生家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谢拔英 初级师范 小学堂 同盟会 省立第九中学

    辛卯某月卒,距生于同治十二年癸酉,寿七十九。夫人曾氏,齿相若,亦歾里第。子二:存性、存怡,江西省立第九中学毕业,二十年辛未,均被匪害。性子忠祥、忠福。忠福、省立瑞金师范学校毕业,随陆军第一百一十四师入台湾,从事军务,退役,执敎嘉义林森国民小学;在职进修,毕业台湾省立嘉义师范专科学校;可谓自强有志,能承先绪者已。邦道于凤冈,侍立三载,饫荷辟咡以诏。尔后自外归,必晋谒东山;爱护之殷,期许之切,有逾恒等。三十八年七月,江西敎育厅随省政府,由赣州经会昌转粤,向台撤退

共56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