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荊楚漫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6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荆楚历史 地理沿革

    荆楚一詞,見於典籍,蓋已數千年於玆矣,詩經商頌:「撻彼殷武,奮伐荆楚」。地輿誌:「荆,荆州之楚國也」。又曰:「楚,舊號荆」。以字面觀之,當爲荆州楚國之合稱,不必界定其主從先後之關係。如稱楚荆,亦無不可,質言之,荆楚乃互爲表裡,實一體之二面,有荆州之物博地大,乃有楚國之悠久歷史光輝,地靈人傑,相得益彰。余幸爲楚人,試略談楚史:一、楚國經緯:昔周成王(公元前二一五年至公元前一〇九一年)封熊繹於楚,居丹陽,今湖北之秭歸縣,楚於春秋戰國時,奄有兩湖兩江,浙江河南...

  • 文章漫談五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9期  作者:傅柏林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五峰县 故乡 地理

    地理位置,敎导儿女熟记外,尤应对我们住家在五峰县的小地名和位置吿诉儿女,并随时提示,以便他(她)们熟记在心。第二、如您还记得自家族谱的话,就应敎导儿女背熟写明。笔者离家前,先祖父和先父就将我们傅姓在松滋祠堂的族谱,敎我背熟了:「久运大正开,学士相朝廷,立本承先德,万代永茂新。」每字一代(辈),共二十代(辈),等快排完时,再由祠堂重新编排。笔者是「本」字辈,原名傅本松,少年入学时改用「柏林」之名,待成年后想改回本名时,又因乏户籍证明而未能如愿,甚憾!但我的子女都是

  • 文章湖北九宮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楚天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九宫山 地理环境 景观介绍

    九宮山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通山縣境內,距省城武漢一七八公里,它東接匡廬,西連衡岳,廣裹數百里,總面積二一〇平方公里。九宮山有二百多座峰巒幽谷,山勢雄偉險峻,峰巒秀麗多姿,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陰,廬山之秀。是經國務院審批的第三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九宮山海拔一六五六米,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攝氏三十度,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每年七、八月份是武漢最熱的時候,而這裡晚上睡覺還要蓋棉被。有人說,九宮山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後如秋,夜晚如初冬。代江西文人吳覺寫過一篇夏日《...

  • 文章咸豐縣誌沿革及槪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邢元玠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咸丰县 地理沿革 地方志

    多遭燻毙。癸亥秋七月,石逆余党廻窜县境,至丁寨场,闻防堵甚严,竟绕道犯酉阳边邑而去」。闻诸前辈言,太平军之役,裹胁烧杀极凶恶。鄕民一向为避兵祸,多据险结寨自保,遇无法抗者,则藏入山峝中,致被太平军积薪熏死者甚众,甚为悲惨!石达开其人极为雄黠,据云在邻邑麂子峡悬壁有其刻诗,可窥其豪气。诗云:大盗亦有道 诗书所不屑 黄金似粪土 肝胆硬如铁策马飞绝崖 弯弓射明月 人头作酒杯 飮尽仇仇血六、结语咸邑虽处鄂省西南一角,然就全国地理位置言,实非边鄙。不过西南广大

  • 文章鄂南邊陲要邑——陽新的今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8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阳新县 人文地理 物质建设

    自开放对大陆禁制以来,探亲游子,不绝于途,谈起故园近况,自觉大致如昔者,固不乏人,但殊感变化出乎意料者亦大有人在,换句话说,经四十年的隔绝,或因主观客观条件影响,有的地方变更很大,有的地方却变化很少,我县的情况,属于前者,尤其我县邻近长江地带,大开矿产、致形成急剧变化,兹将所见,所闻,胪列于后,以观其今昔之变。一、阳新地理人文概述阳新为吾鄂东南门户,昔称楚尾吴头,襟山带江,土沃民萃,西连江夏,东出豫章,此为要冲,昔唐淮南将李神福有云:「得永兴,已得鄂之半

  • 文章郧阳的地理形势怀我故鄕之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6期  作者:趙鍾華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郧阳 故乡 地方志 地理沿革

    前在「郧阳建府」 一文中(见本刋六十五期),因限于篇幅,对于郧阳(即今之郧县)的得名及其始末,未能详言。今以地理形势,愿再一敍。上文曾引昔贤吴有钦咏郧阳怀古一诗,中有「辨名误袭郧公号,食釆纷传尹氏颁」之句。何以说辨石误袭郧公之号呢?原来成周时有个郧国,即左传桓十一年所说的「郧人军于蒲骚」的郧国。此郧国亦为嬴姓,与秦同祖(见钱穆国史大纲),春秋时已为楚所灭。按左传桓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均国名),郧人军于蒲骚(地名,在今安陆县境),将与隋、绞、州、蓼

  • 文章閒話武漢三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雁蓀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名胜古迹 地理形势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峯倚紅日。巖巒行空跨,峯嶂亦冥密。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金鼇生烟埃,玉潭秘淸謐。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朮。蹇予美攀躋,因欲保閑逸。觀奇遍諸嶽,玆嶺不可匹。結心寄靑松,永悟客情畢。唐·李白:題黃鶴樓

  • 文章羅田點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彭士輿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罗田县 地理沿革 故乡风貌

    一、緖言我國典章文物,縣史爲其最重要之一部份,忠孝節烈,文風世俗,均亟其推重,所以中華文化之流傳,當以縣史之貢献最大。自**竊據大陸,其最大的罪惡,是澈底消滅歷史和文化,由於地方史乃歷史文化傳播最著實效的工具,所謂褒貶善惡,端正社會風氣,故不容於共黨邪說,因此,成爲**消滅的對象,大陸上之縣志,或各姓譜牒均已消滅殆盡,此中華民族亘古以來從未有之悲劇,歷史文化之厄運,有遠勝於焚書坑儒的暴秦時代。一縣之史,爲牧民行政之所依,是故中樞鑑於縣史之重要;留心各省縣方志...

  • 文章张仲炘太史纂湖北地理志稿(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張忠建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张仲炘 湖北地理志

    襄陽府均縣府西南三百九十里。南武當、一曰:太和;亦曰:蔘上山,明時專爲太嶽;浪河,曾水並出焉。漢水自鄖遠河口入。又東爲禹貢:滄浪之水。其由浪河入者,有殷家河、蕭河。其由曾水入者,有黃沙小芝水、磨篤河。又均水自州南流至光化之小江口亦入之。有草店,浪河諸鎭。隕陽府隸安襄鄖荆道。順治初,沿明制;屬湖廣布政司。康熙三年,屬湖北省布政司。六年罷撫治。西北距省治一千二百五十里。廣七百十里。袤四百里。北極高二十二度四十九分。京師偏西五度四十二分。領縣六。隕縣北兜鍪。西...

  • 文章也谈关于黄梅历史地理沿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5期  作者:李華白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黃梅 歷史地理 沿革

    一九九四年二月《黄梅会讯》第三期,刊登鄕亲项毓烈、洪毅、黄鹤年三位先生关于黄梅县名沿革的简述。作为黄梅人,多熟悉一点故鄕故土的历史沿革,对于增强爱鄕爱国的情怀,无疑是一种激励。八十年代初,我在黄梅曾主编过《黄梅县地名志》一书,对全县一六四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近五千个地名,参加过普查核实,并由此牵涉到源远流长的历史,如朝代的更迭,地理的变迁,战争的频仍,文化的兴废,均曾广泛搜集资料并加以考证。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全或不存,这给我们考证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