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赤壁辨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張志哲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赤壁 历史研究

    東漢末年,赤壁之戰的赤壁究竟在何地,古往今來,衆說紛紜,沒有一個定論。據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今湖北漢陽縣(蔡甸)東臨障山、漢川縣西赤壁山、黃岡縣西北赤鼻磯、蒲圻縣西北赤壁山、武昌縣(紙坊)西南赤磯山,都曾被認爲是赤壁之戰的赤壁。前三說把赤壁置於江北,與赤壁之戰的的形勢根本不相符合,顯然是錯誤的,不能成立。後二說中,持蒲圻縣西北赤壁山之說的有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志》、樂史的《太平寰宇記》、歐陽忞的《輿地廣記》、胡三省的《資治通鑒注》和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

  • 文章武昌無影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劉謙定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无影塔 文化研究

    施洋烈士墓西側的無影塔,是武漢地面上至今尚存的最古老建築,日前修復竣工。無影塔原名興福寺塔,無影塔是其俗稱,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方志學家王葆心在一九三三年編著的《再續漢口叢談》中説:「省城(指武昌)内有無影塔二處,一是古無影塔,在鵠磯上,一在大洪山南塔下,名曰無影塔,用以鎭浪花井者,井水沸如浪,建塔乃安瀾焉。」按此説,洪山無影塔應是一座風水塔。其原址在今湖北省軍區大院内。一九六二年塔身傾斜破裂,爲方便群眾參觀,該塔被挪到了異地進行搶救性維修。無影塔是用...

  • 文章九連墩楚墓的發掘與初步認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耿華玲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九连墩楚墓 陪葬品 研究

    篪、竽、笙等,对于笙的簧片及弦的质地都有新的发现,此次所获得的音乐考古信息远远超过以前。相对于以前楚墓出土的乐器较为零散的情况,此次的乐器种类较为集中,数量又多,对于楚国音乐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値。其次,漆木器的数量和种类也较多,其中二号墓占的比例较大。因其使用了一套完整的漆木礼器,另还出土有漆案、鎭墓兽及2个木俑等。木俑一男一女,高在60至70厘米,是墓主人贵族生活的写照。出土漆木器中最精致的要属浮雕龙纹座的虎座鸟架鼓,老虎的下面还有木板榫头,虎的形象无

  • 文章我國古代漆器的藝術與文化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鑑瑞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安阳 殷商 漆器装饰 文化研究

    的一般花纹除了鸟头云纹、云气纹、异兽纹外,其它多为延续三代青铜器的纹饰,例如:变形蟠龙纹、凤鸟纹、弦纹、回纹、圆涡纹、卷云纹、菱格纹等。有些漆器上亦有镶嵌绿松石、蚌片、贴金泊、描金等纹饰工艺,由于漆器有多种胎质和多种装饰技法,使得制造出来的产品,花样繁多,千姿百态,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漆器文化。[2]从新石器时代起,至商周两汉止,所出土的漆器中,以黑红颜色为主要色彩,因为黑色与红色之间的对比较为强烈,黑色深沉、红色鲜艳,可以使彩绘的花纹达到最高的艺术效果。再者

  • 文章九連墩戰國楚墓文物追蹤(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姜安憲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九连墩楚墓 随葬器物 文物研究

    斗争,还是外交活动?是黎民百姓的纳贡记录?还是墓主人的奢靡生活?也许它什么也没有记述,只是一些图胜符号。墓主人在寿终正寝前,压根也就没有想到两千多年后自己会被后人发掘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否则怎么样也会留下一方石印作为「名片」或刻下一篇铭文介绍身世什么的。然而2号墓出土的几件随葬品却使我们更进一步尝试了战国楚文化的精髓。该墓北室出土的一件虎座鸟架鼓。由一座、两虎、两凤,一鼓组成;座为长方形,座四周有四条大蛇与中间两条小蛇虬结纒绕,蛇头高扬,长舌吐信,蛇身鳞片

  • 文章九連墩戰國楚墓竹簡之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姜安憲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九连墩楚墓 考古发掘 竹简 考古研究

    枣阳文献》二十一期刊发拙作〈九连墩战国楚墓文物追踪〉(上)。(下)文部份提到2号墓发掘的竹简一、一〇〇余枝,要经过化学溶液处理,三年后才能解读其文字。现据湖北省文物局近期制作的电视文物考古片《见证》(已在中视播出),补叙如下:九连墩楚墓中的竹简共一、三〇〇枝,经过化学溶液浸泡还原处理后,专家们发现每枝竹简的背面都绘有清晰图案,十分精美,犹如一部精装巨著,但翻看它的正面,千余枝竹简竟没有书写一个字,是一部「无字书」。这使考古工作者疑惑不解,过去所有墓葬

  • 文章東湖賞荷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6期  作者:萬云先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东湖 荷花研究中心 荷花美景

    我的老同學及好友王其超、張行言夫妻是一對荷花專家,由他們倆親手選育的荷花新品就有二〇〇餘個,加上他們收集的品種,共計三〇一個,都集中於他們建立的位於東湖的中國荷花硏究中心裡。今年的六月二十五日,他們邀請我和振坤,劉紀麟和熊秀珠倆對夫妻到東湖的荷花中心去看這些珍貴的荷花新品種,我們都在該日上午先後到達。我們三對夫妻都是當年湖北農學院不同班次的同學。劉和熊現在是玉米專家,他們帶來許多他們試驗田裡自己培育的名叫金銀九九的超甜玉米棒(該科硏成果曾在農業部舉辦的全...

  • 文章説九頭鳥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九头鸟鬼车 本草记载 姑获鸟 楚文化研究 山海经 九头精怪 玉芝堂谈荟 湖北佬

    自南而北,谓之归巢,主晴。」周密「齐东野语」云:「宋、李寿翁守长沙,曾捕得此鸟,状类野凫,赤色,身圆如箕,十颈九头,其一独无而滴鲜血,每颈两翼,飞则霍霍并进。又,周汉公主病,此鸟飞至砧石即薨。」呜呼,怪气所钟,妖异如此,不可不知。[2]鬼鸟另一系列的说法,为姑获鸟,有「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妇人」的精怪传说。但并非九头鸟,也有滴血为祟的说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钩星。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妇人。无子,喜取人子。胸前

  • 文章寫我故鄕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1期  作者:楊繼武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北伐监利事 清算委员会 党义研究所 田赋征收 土户军民家 婚嫁习俗 贞坊石刻 写乡抒怀

    我離家太早,故鄕事知道得不多。六十三年冬,承王軼猛兄寄給我一本「一〇八期藝文誌」,內有陳祚龍博士「懷念故鄕毛家口」一篇文章。捧讀以後,感慨萬千。他所說的我都知道,後來我把他對毛家口還沒有說出來而我所知道的,寫了一篇「山河戀—兼候旅法陳祚龍敎授」,登在「湖北文獻」第三十八期,也可以說我所知道的故鄕事,都在「山河戀」裏面寫出來了。現任同鄕會理事長王軼猛兄及其餘爲同鄕會工作的諸兄,平時卽熱心爲同鄕服務,現在更沒有話說。他們決定除了重編重印「監利縣旅台同鄕通訊錄...

  • 文章泛論中國神話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鄒郎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神话之论 神源人思 神权政治 山海经 九歌天问 人性神明 普性神话 源流神话 三千书神 日本研究 儒孔神化 寓意体会

    一、神話的起源人之初,民以食爲天,人類的幸福與災難,一切聽命于天。然而,宇宙萬象變化實在太神祕太奇妙了,於是,人類有了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世界是怎樣產生的?爲什麽有人類又有禽獸?日月星辰的佈列、轉動是什麽緣故?誰在安排主宰?爲什麽這些東西幫助那些東西生長,而那些東西毁滅這些東西?爲什麽這棵樹有一朵紅花,而那隻鳥有一點黑斑點在牠的尾上?在許多爲什麽之中,人類祇能找得着經驗,找不着答案。於是,他們用事實,用經驗,用情感和玄想,羅織了奇妙美麗的傳說——神話。最初...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