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刘秀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贤刘秀的传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李淑珍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刘秀 地名传说 诞辰纪念

    今年是我鄕先贤刘秀的两千年诞辰。我县旅台同鄕会理事长、总干事、理、监事,以及众多鄕长,无不待以殊荣及热诚的心态,于海峡两岸,搜集先贤中兴汉室历程与功绩等资料;而筹备纪念活动事宜。沾先贤的光,我虽一女流之辈,亦不能置身事外。少女时代的鄕俗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于家塾中,读书不多,见闻更少。幸于先慈口述中,得知先贤刘秀曾在我鎭吴家店,东畈上约七里的皇村耕读。因王莽篡位后,为清除异己,追杀其外甥刘秀,鄕人为崇敬先贤之德行,留下甚多传奇神话。谨摘录三则于后;略表

  • 文章白水寺刘秀殿楹联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傅良居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白水寺 刘秀殿 楹联

    中興炎漢,天意炎運,漢運炎炎屬天意;大學明道,靈山明德,道德明明在靈山。

  • 文章光武興為東漢撰後拾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現代棗陽人:楊宗聰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白水 舂陵 刘秀 枣阳 古城

    目威协左右,有这样一位更始王朝中大司徒,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现任皇帝刘玄少受威协,也保护了复兴汉室的光武皇帝,历史安排乏人询问,更可受公平。(四)真命天子——刘秀刘秀,性敦厚,心宽仁,富进取,深省思,生年祥瑞,一茎九穗,冑甲帝王满业中兴,天佑其三。人助则五,自立自助谨慎裕如:天助有三:1.地皇一年七月,秀勇助兄义成立柱天都部于白水山中,秣马励兵得枯井涌泉之助,起义成功,天助其一。2.更始元年七月,昆阳之战天骤降雨,雷电交加,虎貊象群,一息惊散,冲破

  • 文章关于刘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杜立本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刘秀 汉陵 光武陵园 游览胜地

    刘秀坟称「原陵」又称「汉陵」,所在地今属河南省、孟津县、白合乡、铁谢村。距今一千九百多年,一九六三年被国家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陵」北临滔滔黄河、南近巍巍邙山,邙山为历代皇帝将相十分理想的寿寝之地,呈虎踞龙盘之势,突显浩然之气。现在光武陵园、坐北朝南、占地壹百余亩、呈长方形,由祠庙、方丈院、陵园三部份组成、四周由短墙卫护,高约丈余,门前是一道巨大石碑,正中正书「东汉中兴世祖光武帝之陵」,字体遒劲、端庄,此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一七一九年

  • 文章白水寺的古與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白水寺 刘秀 真隆大师 历史文物

    枣阳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就发祥在这里。这里,北有濜水,南有白水。白水自东而西,穿山越谷,飞流而下,像一条白色玉带横贯古舂陵(今枣阳吴店鎭)而过。就在白水的南岸上,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老村庄,它就是当年的白水村即今日的皇村。一位历史巨人,东汉的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因此,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把这里称之为「龙飞白水」的地方。由皇村西去五华里的狮子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它便是著名的文物胜地白水寺。狮子山因山貌酷似

  • 文章奉祀刘秀的白水寺现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刘秀 白水寺现貌 白水精神

    枣阳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白水寺又是光武帝的发祥地。这一古老的历史遗迹,历经沧桑,几经修缮,如今再度成为新兴的文化风景名胜区。白水寺位于枣阳城南二十公里的狮子山上,东临古鎭吴家店,西连巍巍白云山,南抵葱葱凤凰山,北依滔滔滚河水,整个区域面积约五千亩。道里山势巍峨,林木葱苍,殿宇古朴典雅,环境清幽秀丽,历来是人们游览访古的胜地。刘秀,字文叔,庙号世祖,谥号光武,东汉开国君主,故南阳郡蔡阳县舂陵人,即今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鎭人。其原籍为舂陵古城,即今吴店鎭舂陵

  • 文章重建光武祠 白水換新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枣阳文物 文物保护 白水寺 刘秀

    二〇〇九年十月)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强音,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当新时期来到之际,国家文物工作也迎来了保护与建设的春天。层层动员 形成共识二千年前,从枣阳这片热土上走出了一位历史巨人,他就是中华历史上十大明君之一的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其故居就在今枣阳市区东南约四十华里的古白水岸上的白水村,即今日之皇村,从故居沿白水向西去约五华里岸旁的狮子山上(唐代已改称光武山)有乡人为纪念这位历史伟人而修建的一座光武庙也称光武祠。明代佛教得宠,受到朝廷

  • 文章兩位〈文獻〉作者的心聲〈訪談錄〉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访谈录 枣阳志 枣阳财贸志 枣阳黉学 刘秀故里 抗日周年回忆 姜刘共识 参观抗战纪念物

    時間:二〇〇五年四月四日上午十—十二時。地點:棗陽市供銷社劉逢吉寓所。訪談者:姜安憲先生〈文獻〉作者,湖北省新聞學會理事及夫人。被訪者:劉逢吉(「文獻」作者,原「棗陽志」編輯、「棗陽財貿志」主編)。九時許,貴客光臨,接閱名片,方知是姜安憲先生及夫人。同是〈棗陽文獻〉作者,都是文藝愛好者,三言兩語後就敞開心扉,無話不談。我們談了很多,有問有答,中心議題不外乎四個方面:對〈文獻〉的評價,爲什麼喜愛〈文獻〉?今年打算爲〈文獻〉寫點什麼?對當前兩岸前景的看法,對...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